第八章神奇的压强
知识自助餐A
一、选择题
1.(2012年黑河)下图中主要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事例是()
2.(2012年菏泽)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B.运动员穿带有冰刀的溜冰鞋
C.注射针头做得很尖
D.给坦克车装上履带
3.(2011年南宁)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X8-1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A、F B,压强分别为p A和p 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图X8-1
A.F A<F B,p A<p B
B.F A>F B,p A=p B
C.F A>F B,p A>p B
D.F A>F B,p A<p B
4.(2011年泉州)在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X8-2所示,这表明液体压强()
图X8-2
A.与深度有关
B.与密度有关
C.与液柱粗细有关
D.与容器形状有关
5.(2012年茂名)图X8-3所示的是测量大气压强的装置,玻璃管长约1 m,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装置是一个连通器
B.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帕斯卡
C.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测出的大气压强一定为76 cm汞柱高
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汞液面高度差减小
图X8-3 图X8-4
6.如图X8-4所示,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 .变大 B .不变
C .变小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7.如图X8-5所示,在装有适量水的盘子中央,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然后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蜡烛火焰很快熄灭,盘中的水在__________的作用下进入杯中.这一过程中,杯中水柱产生的压强将________.
图X8-5 图X8-6
8.(2011年大连)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如图X8-6所示.水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关系分别是:F 甲______F 乙,p 甲______p 乙.(填“>”、“<”或“=”)
9.(2011年南京)如图X8-7所示,水平地面上甲、乙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 、B 、C 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 p A 、p B 和p C .(ρ酒精=0.8×103 kg/m 3)
(1)p A 、p B 和p C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水在C 点的压强p C 变小,可以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图X8-7 图X8-8
10.如图X8-8所示,重为6 N ,底面积为0.01 m 2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内装20 cm 深的水,则水的质量为________kg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______Pa ;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________N 和________Pa.(g 取10 N/kg)
知识自助餐B
三、实验题
11.(2011年重庆)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图X8-9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__.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X8-9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_____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_________,表示液体的压强越__________.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____(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
四、计算题
12.一辆质量为6 t的载货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9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30 mi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6倍.(取g=10 N/kg)求:
(1)汽车所受重力是多少?
(2)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是多少?
(3)汽车有6个轮子,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250 cm2,汽车对地面的压强约是多大?
知识自助餐C
13.(2011年牡丹江)如图X8-10所示,小玮想估测大气压的大小,她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图X8-10
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B.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
D.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计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
E.根据p=F
S
,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1)小玮由于疏忽,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小玮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实验中小玮所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 N,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10 cm2,她________(填“能”或“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设大气压约为1.0×105 Pa)
(4)要测出大气压的大小,你认为实验中所选吸盘的面积应尽量__________(填“大一些”或“小一些”).
(5)小玮通过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与1标准大气压值相差很大.她分析,可能是测得的吸盘的面积不准确,也可能是吸盘与玻璃板面脱离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准确,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6)小玮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立放,使弹簧测力计向不同方向拉吸盘,也都测出了大气压的值.这说明大气压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章神奇的压强
1.D 2.D
3.B解析:设长方体A和B的高度为h,则根据p=F
S
得p=
ρShg
S
=ρhg,即长方体A
和B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只与其密度和高度有关,可知p A=p B.
4.A 5.D 6.A
7.大气压增大
8.=>
9.(1)p B<p A<p C(2)倒出适量水
10.2 2 00026 2 600
11.(1)小相平(2)深度(3)大大(4)不变相等
12.解:(1)G=mg=6×103 kg×10 N/kg=6×104 N.
(2)f阻=0.06G=0.06×60 000 N=3.6×103 N
t=30 min=0.5 h
s=v t=90 km/h×0.5 h=45 km=4.5×104 m
W=Fs=3.6×103 N×4.5×104 m=1.62×108 J.
(3)S=250 cm2×6=1 500 cm2=0.15 m2
p=F
S
=
G
S
=
60 000 N
0.15 m2
=4×105 Pa.
13.(1)BCA(2)尽量将吸盘内的空气排干净
(3)不能(4)小一些
(5)吸盘漏气(或吸盘内的气体没排净、吸盘里有剩余空气)
(6)向各个方向的
解析:大气压力F=pS=1.0×105 Pa×10×10-4 m2=100 N,1标准大气压下算出的拉力远大于弹簧测力计的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