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宁市新仓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00分,含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35分)1.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无论是小溪的潺潺流动,还是大江的(zòng)情奔流;无论是瀑布的潇洒飘(yì),还是大海的汪洋恣肆,它们总是在运动中得到永生。
这正如人的生命:是劳动,推动了人类进步;是思索,升华了人类智慧。
江河如果停止了流(tǎng),那么终将干(hé);人生如果停止了运动,那么终将失去生命。
2.古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15分)(1)读诗,既要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也要关注诗的表现手法。
曹操的《观沧海》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的气概,“,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写道:“,。
”明明是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可见这离情当时何等深沉;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对友人的牵挂与不舍托付给明月:“,。
”诗人的真挚的友情和一颗赤诚的心表露无遗;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用菊花指代自己的故乡长安“,。
”写出了他对山河破碎、家园沦丧的无比痛心与对和平的无限渴望。
(2)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3),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4)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借落花吟报国之志的名句是,。
(5),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6)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
”与杜甫的《望岳》“,一览众山小。
”有异曲同工之妙。
3.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13分)(1)小说讲述的是法国生物学家带着仆人和一个捕鲸手,跟随船长乘坐号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2)在印度洋的珠场和展开了搏斗,捕琼手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船长救下受袭击的采珠人,并送给他;他们在红海里追捕一条频于绝种的,他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3)这一夜我的睡眠很不好,希望和恐惧轮流地在我心中转来转去。
我起来好几次……最后可纪念的8月19日那天,早晨六点,客厅门打开,船长进来,他对我说:“到自由通行的海了!”船长的话表明此时他们已经摆脱困境,他们遇到的这个困境是:。
船长用来什么办法领导船队脱险的?他们一行人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其他的3次险情。
4.语言运用。
(3分)新年伊始,为响应国家号召,作为市政建设的一项,高新区内新增了一些公共自行车站点,小新家所居住的小区附近和小新爸爸单位门口都新设了站点。
小新想劝爸爸骑自行车上班,但小新爸爸不爱运动,觉得骑车累。
假如你是小新,怎么说才能更好地让爸爸接受呢?(不少于50字)二、现代文阅读(32分)(一)弱种子也要发芽(16分)⑴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
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⑵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
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
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⑶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⑷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
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⑸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
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⑹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
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
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
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
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⑺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⑻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
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⑼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
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⑽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
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
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
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⑾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⑿"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⒀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5.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
(2分)①→议种瘪种→②→给儿新生6.结合上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
7.结合上下文,请补充好第⑷段中城里人的恳求。
(2分)8.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4分)9.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二)绿色塑料(16分)①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
但是,在塑料应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
塑料不会自行“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妨碍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外许多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纷纷投身于“绿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制。
②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
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
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③“绿色塑料”的品种很多,这里只介绍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转基因型塑料四种。
④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剂生产出来的塑料。
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光降解型塑料的研制。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光敏剂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在推广中证明这一技术已经成熟。
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光照下,可分解成4×4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后不再分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也不会给土壤物化性能带来影响,对土壤养分造成破坏。
⑤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
比如,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利用农作物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的可降解农用地膜就是其中的一种。
这种天然高分子塑料地膜具有极好的透明度和伸展性,埋在土中只需数日,即可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
⑥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碱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
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细胞内部生成聚酯,再利用这种聚酯制成植物型生化塑料。
这种塑料在细菌作用下也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但不污染环境,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
⑦转基因型塑料是由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索姆维尔等人研制的。
他们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从一种叫做营养佳良产碱杆菌的土壤细菌中分离出生产塑料的基因,然后把这一基因转移到一种遗传结构墒单的油菜子属植物中,培育出一种适宜种植的名叫多羟丁酸的塑料植物.这种植物的叶、秆、根都能长出多羟丁酸颗粒塑料,用这种颗粒制成的塑料可以完全被降解。
受索姆维尔研究的启发,美国密茨根大学的生物学家则干脆将这种塑料基因直接植入土豆和玉米之中,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合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不久,人们就可以像种植庄稼那样大面积种植和收获塑料了。
⑧目前,可降解型塑料大多还处在研究或试产阶段,距大规模推广使用还有一段时间,但科学家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经为人们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我们坚信,随着研究的加速进展,绿色环保塑料的新时代一定会很快到来。
10.阅读第②段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绿色塑料”下一个定义。
(2分)11.阅读第⑤⑥段文字,说说“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和“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的异同。
(4分)12.文中划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13.“目前,可降解型塑料大多..还处在研究或试产阶段,距大规模推广使用还有一段时间”中加点的“大多”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14.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向一位正在使用普通塑料袋的人宣传“绿色”塑料袋的特点及使用意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4分)二、古诗文阅读(22分)(一)晚春【韩愈】(6分)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
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解(jiě)]:知道。
15.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3分)16.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分)(二)《狼》/《猫窃梨》(16分)【甲】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舅祖陈公德音家有婢恶猫窃食见则挞.之。
猫闻其咳笑,即窜避。
一日,舅祖母郭太安人使守屋。
闭户暂寝,醒则盘中失数梨。
旁无他人,猫犬又无食梨理,无以自明,竟大受捶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