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卷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入学摸底考试时间 :60分钟 满分:100分(亲爱的同学,又到了展示你才能的时刻了,别匆忙,别慌张,请你微笑着拿起语文试卷,愉快地接受检验,相信你寒假的辛勤耕耘定会在这里收获到硕果。

)请将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救济(j ì)) 嫉妒(j í) 环谒(y è) 憎恶(z ēng )B.炽痛(ch ì) 默契(q ì) 祈祷(q ĭ) 脑髓(su ǐ)C.哽咽(y è) 蝉蜕(tu ì) 可汗(h án) 九曲连环(q ŭ)D.确凿(z áo ) 气氛(f èn ) 泥泞(n ìng )讪笑(sh àn )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A .菜畦 狂斓 臃肿 人迹罕至B .叮嘱 逼狹 丑陋 来势汹汹C .阻仰 崎岖 屏嶂 荒草萋萋D .澎湃 怪诞 谰语 一泄万里 3. 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秘密。

)B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爷:父亲。

)C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

鼎,古代的一种铜鋳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

沸,水开。

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D .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听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方正:做事情呆板,不知变通。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B 、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 、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D 、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④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欲。

A .①拟人 ②比喻 ③夸张 ④复沓 B.①互文、排比 ②对偶 ③比喻 ④对偶 C .①比喻 ②对偶 ③夸张 ④对偶 D.①互文、对偶 ②顶真 ③拟人 ④复沓6、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形象和感人至深的爱国志士形象。

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民歌》,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姓 名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 考 场 _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民歌。

D.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他向往美、不懈地追求美,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

丑小鸭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7、选出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

(3分)A.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B.军书十二..年..卷同行十二C.昨夜见军帖.对镜帖.花黄D.东市.买骏马愿为市.鞍马8、根据所学内容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9分。

)(1)__________________,云从窗里出。

(吴均《山中杂诗》)(2)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3)________________,不要悲伤,不要心急!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5)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那一句?,。

二、文言文阅读。

(20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①伤.仲永:②宾客..其父:③泯然..众人矣: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10、翻译下列各句。

(6分)⑴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分)译:。

⑵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3分)译:11、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3分)三个阶段:①童年时期,才思,“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②少年时期,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泯然众人矣”。

12、方仲永由神童论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语句)(3分)答:①“”②“ "③“”13、你从方仲永故事中明白了什么?(4分)答:三、现代文阅读阅读《我长大了》完成下列习题。

(20分)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

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

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

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

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

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

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

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

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

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

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4、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3分)15、文中画线句子是描写,作用是(3分)。

16、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

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4分)17、文中“撞人”和“吃晚饭”是(详写、略写),而照顾老奶奶却是_________(详写、略写)。

请从括号中选出答案填在横线上。

(4分)18、“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四、作文(30分)成长的过程中,有开心的经历,也有许多小烦恼。

生活中,学习上,你碰到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

(2)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如果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

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入学摸底考试参考答案一、1-7ABDBDBB8. ⑴鸟向檐上飞⑵弹琴复长啸(3)思君不见下渝州(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二、文言文阅读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第④个没有写出所通之字不得分。

①伤.仲永:哀伤,叹惜②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③泯然..众人矣:消失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引。

10、翻译下列各句。

一题2分:关键字一分,连贯一分。

⑴、关键字:自是立就文理观者。

译: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⑵、关键字:夫固反问语气译:现在那些没有先天的禀赋,本来就是普通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普通人恐怕都不能够吧?11、(3分)①敏捷,天赋极高。

②衰退。

③平庸。

12、(2分)答:①、“父利其然也”②、“不使学”③、“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13、(2分)答:一个人的成才,后天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三、现代文阅读14、希望早点进入中学早点成为大人15、环境描写作用:为下文写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 (交代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的缘由)16、因为我的车撞人了,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17、详写略写18、一定结合自己生活体验,举一二个例子来阐述。

如:长大并不仅在于年龄,更在于心理。

年龄大并不等于“长大”,年龄小也未必是没有“长大”,“长大”的标准是有责任感。

(意思相符即可)四、作文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