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分析和预测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分析和预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以下简 称 《教育 规 划 纲 要 》) 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战略目标是: 到 2020 年, 高等
一、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现存的几个 问题
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毛入学率达到 40%;
1. 高等教育需要进行结构调整
在 学 总 规 模 3550 万 人 ; 在 校 生 3300 万 人 , 其
数量增长相对缓慢, 也就是说, 高等教育规模
的扩张主要依赖于校均规模的扩大, 但校均规 究
模的扩大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此外, 随着
根据 《教育规划纲要》 确定的我国高等教 我国适龄人口数量的下降, 高等教育的入学需
育发展主要目标 (见表 4), 到 2015 年, 高等教 求 将 相 对 减 少 , 因 此 , 今 后 一 个 时 期 我 国 高 等
职业教育在校生”) 1390 万人, 占整个在校生的 硕 士 研 究 生 。 当 前 , 我 国 存 在 着 一 些 制 约 博 士
表 3 我国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规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位: 人)
1987 年
1999 年
2003 年
2006 年
毕业生数
22344
40140
232878
880687
校在校生的比例依然较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仍 而言, 我国每年研究生学位授予的硕博比相对
有较大差距。 (详见表 2)
偏低, 其政策含义就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适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产业结构的不 度快速发展, 而博士研究生教育则应保持低速
断升级, 劳动力市场对较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 稳定增长。
进一步提升, 我国的研究生规模还有相当大的
第一,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
业技术教育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 到本世纪初这 应 当 稳 步 发 展 。 一 方 面 , 我 国 接 受 过 高 等 教 育
类 学 校 数 已 达 170 余 所 , 在 校 生 数 约 占 半 壁 江 的 人 口 比 重 低 于 与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相 应 的 国
究 达 20.6%, 也同样高于在校硕士生的 12.3%。 [4]
业技术教育的学生限制在狭义的范围, 即仅指
就 目 前 我 国 授 予 硕 士 数 量 来 看 , 2009 年 我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的 专 科 生 , 而 不 包 括 综 合 类 院 校
国 授 予 硕 士 数 量 为 439,253, 大 致 与 美 国 1998- 和其他专业类院校中的专科生。
在 校 生 的 比 例 为 29.44%, 如 果 加 上 成 人 本 专 科 据 指 标 , 我 们 可 以 探 寻 其 背 后 所 隐 含 的 高 等 教
在 校 生 , 这 一 比 例 仅 为 23.51%。 考 察 发 达 国 家 育层次结构调整方向,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的情况, 自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 德国的高等职
育在校生为 3080 万人, 其中, 研究生 170 万人, 教 育 的 规 模 不 宜 过 快 发 展 , 并 且 , 规 模 的 扩 大
在高等教育在校生中的比例提高到 5.52%; 职业 应当主要依赖于普通高校数量的增加。
技术学院及其他院校的专科生 (统称为 “高等
第二, 提高研究生教育规模比重应着力于
2003-2004 年 48,378 的水平, 其发展速度高于硕 技 术 学 院 的 在 校 生 规 模 从 77,531 人 迅 速 上 升 为
士, 同样也快于美国博士的增长速度。 [5] 1996 年 6,314,723 人 , 年 均 增 长 率 为 22.14%; 如 果 从 扩
我国授予博士数量相当于美国上世纪 40 年代末 招 开 始 的 1999 年 234,244 人 算 起 , 到 2009 年 ,
规划纲要》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2
66
●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均增长率为 21.76%。 从招 生 数 来 看 , 1987 年 为 比例为 45.13%, 略有下降。 到 2020 年, 高等教
28,148 人, 2009 年 增加到 2,134,181 人, 年 均 增 育在校 生达到 3300 万人 , 其中, 研究 生 200 万
1999 年 的水平 相 当 , 当 时 美 国 硕 士 授 予 数 量 为
我国的职业技术学院起步于 20 世纪 80 年代
439,986, 略 高 于 我 国 。 然 而 从 博 士 数 量 来 看 , 初 , 从 90 年 代 末 开 始 规 模 迅 速 扩 大 。 (详 见 表
2009 年我国授 予博士 49,278 人, 已 经 超 过 美 国 3) 从 1987 年到 2009 年, 20 余年间, 我国职业
见, 本文仅就各层次高等教育的在校生数量进 快速调整。 因此,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迅速发
行讨论。
展, 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快速扩张之后亟需进
收稿日期: 2011-10-21 基金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10XNE003) 作者简介: 詹宏毅 (1972-), 男, 浙江松阳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 博士, 主要从事教育经济学和高 等教育财政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因 平, 甚至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因此, 题
此, 从中长期发展目标来看, 职业技术学院在 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的人力资源开发任务仍然相
校生占本专科在校生的比例应当大幅提高, 争 当繁重。 另一方面, 过去十几年我国普通高校 研
取在 2020 年达到 40%左右。 二、 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及层次结构调整方向

的构成和变动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 从当前到 2015 年及到 2020 年, 研究生的年均增长率在
3.3%左右, 普通本专科生的年均增长率不到 2%, 而成人本专科生则呈现负增长。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层次结构; 发展预测
中图分类号: G64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38 (2012) 02-0065-05
65
2012.2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行相应的结构调整。
完了美国 50 多年的博士发展历程。
2. 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偏低
虽然自 1998 年扩招以来硕士增长非常迅速,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我 国 研 究 生 教 育 虽 然 有 了 但是, 近 年 来 我 国 硕 博 比 仍 然 较 低 , 2010 年 为
1999 年 扩 招 以 来 ,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在 规 模 上
中, 研究生 200 万人, 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 (专 有了巨大的发展, 在校生总数从 747.1 万人增长
科在校生) 1480 万人; 提出: “适应国家和区域 到 2009 年 的 2826.6 万 人 , 年 均 增 长 率 达 到
究生教育、 普通本专科教育和成人本专科教育 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
在高等教育总规模中的构成和变动情况。 由于 速发展, 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相应地快速变化。
在学总规模涉及网络教育、 函授以及自学考试 在对外贸易持续扩大, 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的背
等学生数量的按系数折算问题, 因此, 简化起 景下, 整个社会的就业结构也在进行着相应的
表 2 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研究生数占高校在校生数的比例
美国 (1997 年) 法国 (1997 年) 英国 (1999 年) 日本 (2000 年) 中国 (2009 年)
比例 (%)
16.6
18.5
41.1
8.3
5.0
注: 表中外国数据根据 1997、 1999 和 2000 年世界教育报告 [3] 整理, 中国数 据 来自 《教 育
4. 职业技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过低
发展空间, 而研究生数量的扩大应主要集中在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历史较为复杂, 自恢
硕士研究生, 特别是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

3. 研究生教育中硕博比偏低
复高考以来, 高等专科教育 (高专) 与高等职 业教育 (高职) 长期并存, 这两类院校在课程

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要快于硕 设置和培养目标上具有较大差异。 近几年, 在
士研究生教育。 1982-1991 年间, 博士生招生数 高 考 招 生 中 取 消 了 高 专 与 高 职 的 区 别 , 统 称 为
研 量和在校生数量的增长速度均高于硕士生; 1992 高 职 , 然 而 , 这 两 类 院 校 在 实 际 的 培 养 过 程 中
年至 1999 年间, 在校博士生数量的年 均增长率 仍 然 存 在 较 大 差 异 , 因 此 , 本 文 将 接 受 高 等 职
长率为 21.74%。
人, 所占比例进一步提高到 6.06%; 专科在校生
从 我 国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占 高 等 教 育 的 比 例 来 1480 万人, 所占比例降为 44.85%。
看, 2009 年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在 校 生 占 普 通 本 专 科
深入分析 《教育规划纲要》 提出的这些数
山。 2005 年 , 美 国 两 年 制 社 区 学 院 的 在 校 生 占 际平均水平, 高等教育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所 有 本 专 科 生 的 比 例 为 37.1%, 而 1963 年 仅 为 2009 年, 我 国 主 要 劳 动 年 龄 人 口 中 受 过 高 等 教 17.8%。 [8] 综合来看, 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育 的比例仅 为 9.9%, 远 低 于 发 达 国 家 的 平 均 水 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