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式商务礼仪之-送礼

中国式商务礼仪之-送礼

中国式礼品消费“指南”房产老板喜欢送金银砖,官场喜欢送金银币,最隐晦的礼是“祖国山河一片红”邮票,一转手就是60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姚冬琴|北京报道一位从事外交事务的人士给记者讲了个故事,中国官员出访国外,往往携带很多贵重礼品,尤其是当要连续访问多个国家时,礼品托运常常会超重。

而外国赠送给中国官员的礼品往往很简单,一张明信片或者一些文具。

中国人把“礼仪之邦”的特色发挥到极致,以至于外国人来到中国也要入乡随俗。

北京鼎瀚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宁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的公司成立四年,主要经营收藏类礼品,接待了不少外国客户。

“前来购买礼品的外国人大多是使馆工作人员与在华外商。

他们喜欢景泰蓝瓶子、漆线雕,以及《富春山居图》、《清明上河图》复制品等。

这些复制品有宣纸版、黄金版、丝绢版的,有中国特色,外国人很喜欢。

”张海宁介绍说。

他还告诉记者,最受美国人欢迎的是美元连体钞,有面额1美元、2美元的32连体版本。

比如2美元的32连体版本,面额64美元,售价1000多元人民币。

“外国人送礼与中国人不同之处在于,外国人送礼不送特别贵重的,一般在一两千元,表表心意。

中国人就不同了,常常是买上万元的礼品。

”张海宁说。

具体到中国送礼的不同人群,张海宁告诉记者,房地产老板喜欢买金银砖、金银条,出手就是四五万元。

“属于傻有钱的那种礼品。

别人也知道,送这样的礼,虽然是工艺品,但实际上就等于送现金。

”据介绍,官场喜欢买官方色彩的礼品,比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币总公司、中国邮政发行的带有“中字头”的礼品。

比较受欢迎的是以世博会、世园会等为题材的金银币,价格一般在五六千元。

人民币也有连体钞,“但不好卖,因为价格太贵。

比如‘人民币大炮筒’,是2000年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长城硬币投资有限公司发行的,包含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七种券别的整版纸币,面值总计722.5元,但现在的市场行情在四五十万元。

这样的人,一般是收藏人群购买。

”“一种很隐晦的送礼手法是送‘祖国山河一片红’邮票。

面值8分,但是送给谁谁一出手就能换60万元。

”张海宁说,像这样的邮票,他一年能卖二三十张,而金银砖之类,一年卖上百套不成问题。

张海宁还告诉记者,龙年将至,那些在报纸上登了广告的龙年产品,往往连他们这些销售商也一件难求。

“1月5日,壬辰龙年邮票发行,发行价格才24元,3天时间已经涨到300元了。

拿到就能升值,这样的礼品谁不想要啊?”张海宁说。

古玩字画:暗钱汹涌历史悠久的“雅贿”,令艺术品市场不自觉地沾染了“洗钱”的污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孙冰|北京报道如果从礼品的价值而论,无论是真金白银、参茸虫草,还是名烟名酒、名表名包,令人震撼的程度似乎都无法与古玩字画相媲美,因为它们少则几万、十几万,多则数十万甚至百万、千万,更重要的是其中有惯常礼品所不具备的“风雅”和“别致”。

能够用上如此价值连城的礼物,究竟收礼人和送礼人之间是何等的“情义”?想必已不言自明。

齐白石、范曾最受欢迎最近几年,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空前繁荣,随着亿元时代的出现,各个品类艺术品的价格纷纷水涨船高,以往只属于小众雅藏的古玩字画,也因价值连城而逐渐成为高档礼品的重要选项之一。

毕竟,这年头,连大妈们都知道,艺术是很值钱的!“在近几年我们调查的官员受贿案件中,以价值而论,古董字画等艺术品已经超过房产成为排名第一的类别,而房产排第二,第三则是各类小件奢侈品。

”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一位纪检干部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近几年,我们已经开始组织纪检干部学习一些关于艺术品和奢侈品的知识。

以前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要不是受贿人自己交代,我们很多纪检干部可能并不知道一副眼镜架也有几百万的;一串乌突突的木头珠子穿成的手串会比一块劳力士金表要贵得多,因为那是顶级沉香。

”他说。

一方印章、一把紫砂壶、一幅字画、一个笔筒……这样的礼品不仅风雅,而且在“含金量”十足同时又相当低调、隐蔽、婉转,不像传统的金钱交易那般赤裸裸。

“现在官员收礼都相当谨慎,普通的礼品根本看不上眼,冒着风险也值不了什么钱,不如不收。

但是,古玩字画就不一样了,有时叫人很难拒绝。

”著名书画经纪人郎永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说,常有人通过他向书法家求字,很多要写上“赠某某”,这样领导不收也不好,因为写了他的名字总不好再给别人了。

虽然官员权贵中爱好古玩书画的不少,但真正懂艺术的毕竟是少数,所以要想礼品的价值被对方充分地“领悟”,选择那些家喻户晓的艺术家或者“有名头”、“有官职”的艺术家会更加事半功倍。

“比如书画若出自在美协、书协有头衔或者在艺术院校有职位的书画家之手,那自然是拿得出手的,因为不管你懂不懂,有来头总是感觉错不了。

”郎永说,“如果更有实力,那就可以选择如齐白石、范曾的画或者启功、沈鹏的字,这些在艺术市场里都属于硬通货,最受欢迎,价值高、能保值,而且变现也非常容易。

”历史悠久的“雅贿”以艺术品作为礼品并非今人所创,在中国绝对是有悠久历史的,称之为“雅贿”。

“雅贿”可追溯至汉代,唐宋渐成风气,至明清则已臻于极致。

据说在明代,书画是可以充当俸银的,是“硬通货”,自然也可以当作礼金的。

于是,古玩书画成为官场交际的秘密武器,“雅贿”蔚然成风。

古代仕林耻于论及钱财,又好风雅,于是以古玩书画作为媒介,便可两全齐美。

明清时期的大贪官个个均非“庸俗”之人。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唐吴道子《南岳图》、王维《圆光小景》、宋徽宗《秋鹰》、宋高宗《题王仲珪梅》、苏东坡《墨竹》都曾是明代大贪官严嵩的藏品。

据说严嵩爱棋,因此他所收受的碧玉、白玉围棋和金银象棋各有数百副之多。

清乾隆时期的大贪官和珅,同样以喜“雅贿”著称。

和珅并非不学无术之人,于书于画也都算颇有见地,虽然所收之名作数量只有170余张,但绝对件件精品。

乾隆皇帝也同样是爱好书画之人,《石渠宝笈》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和珅也常常以难得的书画去“雅贿”皇上。

不幸的是,这一传统被很好地保存下来。

“艺术品成为贿赂的工具,这对立法、司法以及纪检领域都是一个新课题。

”上述纪检干部说,“干部级别越高,收受的贿赂中,艺术的价值和比例越高。

”从赖昌星、文强、马继国,到李大伦、许迈永、刘志祥……近年来落马的高官中,无一不被查出藏有名贵的古玩字画,从齐白石、张大千到陈逸飞、范曾,从瓷器、紫砂到象牙、红木,还有比较前卫的当代艺术品。

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温州市公安局鹿城分局原局长王天义,他家中所藏的古董和字画简直令很多专业博物馆汗颜。

这座“天义博物馆”中包括书画作品195件,古代瓷器及西方艺术品27件,邮票、文物、鸡血石等1351件。

其中不乏上乘之品,如齐白石《春山图》、法国铜鎏金竖琴纹托盘座钟、清乾隆年间斗彩团花罐……洗钱暗流“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今天,晚清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故事依然被很多人推崇,在《胡雪岩传》中就记载了这样的故事:光绪七年,为了帮助左宗棠西征、开船运局、办洋务,胡雪岩计划向德国、英国的洋商“借洋银”300万两。

但是,这一计划若想成行,就必须得到清朝政府的许可。

当时的户部尚书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兼外经贸部部长)宝鋆就是一个必须要争取的人物。

但是,胡雪岩并不认识宝鋆,贸然送钱恐怕是会徒劳无功。

于是,早已深谙“雅贿”之道的胡雪岩来到琉璃厂,找到一个可信的古董商来作为“送礼”的中间人。

宝鋆家中藏有一幅明代唐寅的《看泉听风图》,胡雪岩就让古董商去联络宝鋆,说有买家非常喜欢这幅画,愿意以三万两银子求宝鋆“割爱”。

宝鋆自然知道这幅画虽好,但哪里会有这般高价,当下心领神会,告诉古董商愿以君子之德“成人之美”。

这笔交易,用今天的话来讲,叫做“洗钱”。

鉴于以艺术品形式行贿受贿的现象日益突出,中纪委颁布了新的规定:官员不得收取古玩字画、不得收取润笔费等等。

但是,“变通”的方式毕竟太多了。

“我在潘家园买了一把破茶壶,然后就说是明朝的,送到拍卖公司拍卖,然后就有人以一百万拍下来。

这似乎不触犯任何法律,而且还十分高雅,只能说我眼力好、捡了漏儿,这叫以假为真。

”郎永说。

“我拿了一件乾隆的花瓶,摆在琉璃厂,你花1万块买了去,其实值100万,这叫以真为假。

”在古玩店和拍卖场上演过多少次这样的情节,我们不得而知。

“我听到的一个故事是:两企业竞标一个千万的项目,对手送了领导一辆路虎免费试驾。

这边企业没那么多钱,于是花几千块找人仿了一幅齐白石,拿到拍卖公司自卖自拍了一下,拍了80多个(万),然后带着拍卖公司的付款凭证送给了领导,反正是一锤子买卖,拿下这个单子就行。

”郎永说。

曾经一度,文强收到的那幅张大千的“青绿山水图”被鉴定价值高达364万余元,震惊了不少人,但在随后的庭审中,又被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般仿品”。

只是不知道,送画之人的事儿文强给办了没有?超级礼品酒:“刚需”无限加价也要买——人家要的不是“味儿”,而是“范儿”。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孙冰|北京报道经济学原理中有个基本的“需求定律”,它是说:“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动关系,即价格上涨时,需求就会下降。

”比如一种酒价格上涨了,购买的人自然就会减少。

但也有例外,经济学家们将有悖于这一定律的现象称之为“吉芬现象”,即一种产品的价格上升,需求也随之增加。

现在,我们可以为之加上一个奇妙的例证:中国春节时候的茅台和拉菲。

“越贵越抢手”或许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

“茅台到底有多好喝”、“拉菲究竟是个什么味儿”显然是无法提供解释的。

或许在中国,国酒茅台和“洋茅台”拉菲早已超越了其本质属性,而是变成了极具象征意义的“超级礼品酒”。

总之,对于送礼人和收礼人来说,重要的不是“味儿”,而是“范儿”。

送茅台永远不会错在北京西四环边上一条并不起眼的街道上,不足200米范围内就开着5家综合性的烟酒店、一家“国酒茅台”专卖店和一家“红酒坊”。

张为先经营的是其中一家规模较大的烟酒店。

“这周围都是政府机关和部队大院,需求量大,所以每家生意都不错。

”他说。

“老板,53度飞天要一箱,今儿能拿吗?”刚刚进来的顾客和张为先熟络地打着招呼。

“有倒是有,但上次那个价恐怕不行了,整箱拿,最低2300。

”张为先说。

而在销售柜的橱窗里,53度飞天茅台酒的价签上则标着2380元。

“行吧,酒没问题就行。

”顾客有些无奈,但也并不太在意。

“年初也就一千八九,中秋涨了一次,过了元旦就小两千五了。

”他说。

“您这是送人吧?那就送点别的呗。

”旁人问道。

“领导客户什么喜好的都有,送礼送不对可是会吃力不讨好。

但是,送茅台永远不会错,就算他不喝酒,也可以转送给他人,实在不行卖掉也行。

”这位顾客说,“茅台虽然贵,但越贵越难买越要送,因为这会让领导和客户觉得更有面子,也显得你更有诚意。

您看,这时候茅台多贵多难买呀,但我还是给您拎来了。

”人类已经无法阻止茅台涨价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