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词语
平淡清新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炼悲慨沉郁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绚丽、含蓄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明快、朴素
清新——清新自然、清新明丽、清新雅致
平淡——平淡自然、平实质朴、朴素自然
含蓄——含蓄隽永、含蓄委婉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点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详解析)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感情)
例1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活泼、口语化。

(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打大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步骤二)这样就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步骤三)
例2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答案:语言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

不作雕饰,自然成句,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二),表达了作者此时恬淡闲适的心情(步骤三)。

例3(2008年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

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
义。

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

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表达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及对祖国深沉的爱。

不同诗类的语言特色
宫廷诗——缠绵婉转田园诗——恬静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慷慨悲凉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
一词、一句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提问变体:前人认为,某词(句)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有何看法?
解答分析:古时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句子就构成了全诗的线索。

抓住这个句子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检测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例1:(2002年高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同意, “折柳”二字,在诗中既指曲名,又含折柳赠别之事,寓意是“惜别怀远”,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有了第三句的“折柳”,末句的“故园情”就不显得空(步骤二)。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例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
与躬耕之所。

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答: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步骤一)
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步骤二)
例3 夜归周密
夜深归客倚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问: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两字统领全篇。

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在夜晚拄杖而行的疲惫艰难之态。

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

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写出家人对游子的关切与思念,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