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新生适应性调查问卷调研报告

高一新生适应性调查问卷调研报告

《高一新生适应性调查问卷》分析与总结临西实验中学陈祖兵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衔接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能否较好、较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学习成绩。

高一学生处于由半成人化逐步走向成人化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方面存在的特殊性,使他们的行为更加情绪化、不稳定。

此外,高中课程内容的增多与难度加深的变化、父母对孩子期望值的过高、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问题以及成绩下滑后,学生心理压力的加重而带来的情绪低落问题等等,都使得高一学生在学习适应上存在着各种问题。

我校今年扩招使得每个班级都存在不同层次的学生,这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的适应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同样存在着诸如学习的困惑、学科学习的时间安排等学习适应问题。

针对出现的问题,本次调查问卷从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方面分析高一新生学习适应情况,努力探索出一条合理、切实、有效的途径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学习生活,为学校开展新生教育提供可行的建议。

一、研究方法与调查问卷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临西实验中学高一新生为研究主体进行抽样,12个教学班,以每班实到人数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从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四大方面设置题目,共25道题,其中19道单项选择题,3道多选题,3道问答题。

测量时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每一道题,将题目中所叙述的内容同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对照,从提供的选项中选出最符合自己情况的一个或多个选项。

整个测验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

本次调研发放问卷832份,回收问卷832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780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3.75%。

全部问卷资料均由班主任核实,进行整理编号后进行统计分析。

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来了解高一新生学习适应情况和探讨新生适应性教育的策略。

二、调查问卷分析(一)选择题(二)主观题20、(1)高一级学生的学习压力已经较大了,47.15%的学生认为学习压力过大,只有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压力适中。

刚从紧张的初三升上高中,学习压力没有减少反而还是那么大,这个应该引起学校老师和家长的重视。

(2)学生学习压力的来源主要表现为对成绩的高度重视,而其中有60%的学生认为压力来自自己本身,20%的认为压力来自家长的期望。

这点也说明了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和对自己未来所抱的期望很高。

这一结果应引起我们的深思,虽然学生都已认识到是为自己而学(也正是平常老师所教导我们的),但如果老师的工作中如能融入更多的情感成分,是否会更容易产生“期待效应”。

(3)学生对于这些压力的解决途径主要是向朋友倾诉,而缺乏与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同时,高达42.9%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去做相关的咨询,有50.0%的则不知道有这样的一种舒缓压力,解决心理障碍的方法。

这一现象是值得家长的广泛关注的。

21、数学、英语、物理和地理是学生一致认为学起来最吃力的科目。

造成学生对数学、英语、物理和地理感到吃力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知识太难,公式太多,跨度太大(占40.23%),而且有37.05%的学生认为自己基础太差,认为老师教学进度太快的学生达到27.95%。

另外,有15.68%的学生认为是兴趣问题造成学习吃力。

另外,通过和学生谈话中了解到,许多学生初中知识已经遗忘了,在初中知识和高中知识上没有衔接好,这是学习感到吃力的主要原因。

22、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学习方面,高中比初中增加了学习任务(占92.27%),而且难度加大(占91.82%),节奏加快(占88.41%),感到竞争更加激烈(占86.82%),并有超过一半学生感到学习方法不适应(占58%),只有极少数同学认为没什么变化(占1.36%)。

由此可见,高中学习和初中学习差别很大,这对学生适应高中学习生活造成一定的难度。

这也表明急需提出一些合理、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指导学生尽快地适应这些变化,让他们更好地融入高中学习生活。

23、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你认为采取哪种方法好?绝大部分同学都认可赏罚分明,违纪处理,但都提到了应该坚持民主制,老师与学生共同协商制定,让大家认同的,体现全体学生意志的制度,学生才能更认可,执行时更得力。

因此,班主任不能照搬照抄别班班级制度或下载,在具体管理中又很少参照班规,它就成了贴在班级墙壁上的一张纸,没有实际意义,只能形同虚设,没有任何权威,反而不利于树立班主任的威信。

只有建立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制度,才能科学而又艺术地管理班级,提高班级学生素质。

24、在老师针对违规学生采取处罚措施时,哪些方法可以接受?每个班级绝大部分同学都提到了只要不涉及个人尊严的情况下,都可以接受。

这一点对班主任、任课老师乃至学校的管理人员尤为重要。

有些时候我们在处理学生时,受到学生抵触,即使表面服从,但是内心却认可,不接受,这时我们往往定性为学生不听话,确实学生违规,但是有时我们也思考一下,是否我们教育方式不能让学生接受,我们做到以生为本,可能学生在接受处罚时也能心服口服。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众多因素中最为突出的因素。

一个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后,他就会从内心受到鼓舞、激励,受到信赖,感到欣慰,并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为了制止学生的某一错误行为,而用处罚来摧毁他的活力,代价未免太高。

处罚必须体现对学生的关心和疼爱,特别在大庭广众中受罚,如果不体现关心爱护,极易扭曲学生的性格。

因而在课堂上发生的问题,尽可能放到课后去解决;在集体场合发生的问题,设法和学生个别谈话;学生的情绪比较冲动,一时转不过弯来的时候,不要急于让他承认错误,待他冷静下来以后再做彻底处理。

25、在班风、学风的认识上,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认识到学风和班风是每一个班集体的灵魂,都愿意为班风、学风建设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比如,一些同学提到制定班级制度、参加集体活动展现班级风采,做好班级思想宣传工作等等,说明高一新生能够为自己创造正能量。

要想真正达到班风正、学风浓,还需要班主任真正用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各方面关系的协调者。

所以班主任在建设班级的学风和班风的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6、学习之余学生一般选择看书、唱歌、运动、找朋友谈心,整体学生能够选择一些积极向上的活动,也有一部分学生提到学校应开展一些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同时给老师和班主任说的话这一问题中,不少学生提到个别学科老师讲的太快,希望老师管严一些,老师多理解学生。

这说明学生在学习节奏上还跟不上,应师生加强沟通;学生有些以前不良习惯在逐渐改正,老师们也应适当给予学生时间;同时学生希望班级管严一些,刚进入新的学习环境,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加强管理,规范学生行为,这个调整适应的过程会缩短。

三、建议针对临西实验中学高一新生学习适应的上述问题,我们分别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方面提出了如下的建议:(一)学生方面1.正确认识自我,寻找学习方法。

根据学生适应能力的差异划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学习适应能力较强、学习适应能力一般、学习适应能力较弱。

根据调查显示:学习适应能力较强的学生通常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及扎实的知识基础,这类学生,在保持学习优势的同时,可适当发挥榜样作用,主动与同学分享交流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

学习适应能力一般的学生,通常对未来具有一定的目标,但是对于怎么实现目标感觉迷茫,这类学生,可多向优秀学生学习,在发现问题的时候主动积极询问老师,并虚心听取老师和同学的建议,平时多参加学校举办的心理辅导或主题班会等活动。

至于学习适应能力较弱的学生,一般对未来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动力不足,这类学生,建议其打好知识基础,上课认真听讲,紧跟老师步伐,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并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据调查,大部分学生还沿用初中所养成的学习习惯,如课前少预习、课后少复习、考前搞突击等,但相对于初中而言,高中科目多、内容难度大、讲课节奏快,由此致使学生难以适应高中生活,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滑。

对此,学生需要观念的转变,清楚认识高中需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善于总结归纳、合理安排时间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自学能力。

3.寻找方法以适应教师教学用语的转变。

高一大部分学生来自于乡镇学校,初中的教育语言一般为家乡话,但是到了高中,基本上所有科目都使用普通话教学,由此,不少学生出现了知识理解困难的困扰,从而导致了学习不适应情况的加重。

对此:(1)建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多采用普通话阅读课文,熟悉课本内容。

(2)把握好早、午、晚读的时间,以普通话大声朗读各科内容,注重语音的准确性,培养普通话语感。

(3)平时进行课外阅读时,可自觉采用普通话浏览文章,日常生活中多以普通话交流,多方面提高普通话的运用能力。

(二)教师方面1.因材施教。

根据前文所提的学生学习适应能力的三种情况,可采取不同措施进行辅导。

(1)学习适应能力较强的学生,重视其在班级上树立的榜样作用,开展相应的学习交流会,鼓励并提供机会让优秀学生与同学分享其学习经验和方法。

(2)学习适应能力一般的学生,平时应多关注其动态,多进行个别辅导,引导他们寻找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坚定其学习目标,激发其学习动力。

(3)学习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帮助其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建设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的学习气氛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适应程度,勤奋、刻苦、严谨和注重对知识的消化理解的学风,将会更利于学生对高中各门学科的学习;团结、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促进同学们相互帮扶,共同进步。

班集体能形成良好班风,对个人适应高中生活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3.进行渗透性教育,抓住机会给予学生鼓励。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可在讲解新课的同时适时地讲解所教内容的特点以及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渗透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其次,合理布置作业,在批改作业时可加上一些鼓励性话语,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其的关注和关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最后,严格执行学校规定的坐班制度,坐班时,仔细观察学生,善于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问,同时也可以教授本科目学习的技巧与方法。

4.加强思想教育,多方面关注关怀学生。

针对学生所存在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可利用班会课等时间进行全班性辅导,积极开展各类有助于学生适应高中学习生活的主题班会,如开展理想、励志、自信、勤奋等励志类的主题班会,可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开展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注重基础等学习类的主题班会,可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学习。

生活方面,多与家长沟通联系,及时反映学生情况。

在平时的个别谈话中可适时地进行心理、思想和学习方面的辅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