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练习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练习
31、国 ①国家;②周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③国都,京城。 ⑴登斯楼也,则有去国( )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 (《岳阳楼记》) ⑴国都,京城;⑵诸侯国。 32、过 ①走过,经过;②过错,过失;③犯过错;④形容词,错了,错误的;⑤ 超过,胜过;⑥拜访,探望;⑦过分;⑧指出过失,责备。 ⑴人恒过( ),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⑸从此道至吾军,不过( )二十里耳。(《鸿门宴》) ⑹闻大王有意督过( )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鸿门宴》) ⑻一日,大母过( )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项脊轩志》) ⑼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 )蒙拔擢。(《陈情表》)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练习(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⑿以其境过( )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⒀孟浩然《过( )故人庄》 ⒁成语“文过( )饰非”“过( )犹不及” ⑴犯过错;⑸超过;⑹责备;⑻探望;⑼过分⑿过分;⒀拜访; ⒁过错,过失/过分。 • 33、恨 • ①遗憾;②怨恨,仇恨。 • ⑵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 )于桓、灵也。 (《出师表》) • 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 )久之。 (《陈涉世家》) • ⑷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 ⑸成语“一失足成千古恨( )” • ⑵遗憾;⑶遗憾;⑷怨恨,仇恨;⑸遗憾。
• 36、或 • ①有的,有的人;②也许,或许;③有时。 • ⑵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师焉,或( )不焉。(《师 说》) • ⑷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 ⑹成语“智者千虑,或( )有一失” • ⑵有的/有的;⑷有时;⑹有时。 • 37、疾 • ①病,疾病;②生病,患病;③痛苦,疾苦;④缺点,毛病; ⑤厌恶,憎恨;⑥快速,急速;⑦妒忌。 • ⑸成语“疾( )恶如仇”“痛心疾( )首”“讳疾( )忌 医”“疾( )言厉色”“眼疾( )手快”“奋笔疾( ) 书”“大声疾( )呼”
• ⑵接近,靠近;⑹完成/成功/成功。 • 47、举 • ①举起,抬起;②举行,发动;③推荐,推举;④攻下,占领; ⑤全,都;⑥完成,成功;⑦尽,完。 • ⑴今亡亦死,举( )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 ⑶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 ),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 • ⑻成语“举( )世瞩目”“举( )国上下”“举( )目无亲” • ⑴举行,发动;⑶尽,完;⑻全/全/举起,抬起。
• 48、绝 • ①断,断绝;②隔绝,隔断;③穿越,越过;④横渡;⑤断绝往 来,绝交;⑥绝命,死;⑦极,非常。 • 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境。(《桃花源记》) • ⑵佛印绝( )类弥勒。(《核舟记》) • 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 )如缕。(《赤壁 赋》) • ⑷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 )江河。(《劝学》) • ⑺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 )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 百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⑻成语“韦编三绝( )”“悲痛欲绝( )” • ⑴隔绝,隔断;⑵极,非常;⑶断,断绝;⑷横渡;⑺断绝往来, 绝交;⑻断/绝命,死。
• ⑸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 • ⑺成语“奇( )耻大辱”“出奇( )制胜”“奇( )文共赏” • ⑵以……为奇,认为……奇特;⑸零数;⑺罕见的/出人意料的/好, 佳。 • 58、迁 • ①迁移;②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③贬谪,放逐,流放。④ [左迁]:贬官。 • ⑴迁( )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 ⑵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 )徙之徒也。 (《陈涉世家》) • ⑴贬谪,放逐,流放;⑵迁移;
• 34、胡 • ①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统称;②疑问代词,什么;③疑问副 词,怎么,为什么。 • ⑵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 )不归!(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⑶嗟尔远道之人胡( )为乎来哉?(《蜀道难》) • ⑵怎么,为什么;⑶什么。 • 35、患 • ①担心,忧虑;②祸患,灾害;③毛病,弊病。 • ⑶欲勿予,即患( )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⑷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 )有所不避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⑸成语“人满为患( )”“防患( )未然”“患得患( )失” • ⑴担心,忧虑;⑶担心,忧虑;⑷祸患,灾害;⑸祸患,灾害/ 祸患,灾害/担心,忧虑。
• 45、解 • ①把系着的东西解开;②解除,消除;③消释,化解;④解围, 撤围;⑤xiè,懈怠,松弛;⑥jiè,押送。 • ⑴太后之色稍解( )。(《战国策》) • 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 )惑也。(《师说》) • ⑷成语“解( )铃还须系铃人” • ⑴消释,化解;⑵解除,消除;⑷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 46、就 • ①接近,靠近;②承受,接受;③完成,成功;④就职,赴任; ⑤踏上,登上。 • ⑵故木受绳则直,金就( )砺则利。(《劝学》) • ⑹成语“一挥而就( )”“一蹴而就( )”“功成名就( )”
• 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 )隔。 (《桃花源记》) • ⑵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焉?(《曹刿论战》) • ⑷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 )进。 (《邹忌讽齐王纳谏》) • ⑸从郦山下,道芷阳间( )行。(《鸿门宴》) • ⑹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 )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项脊轩志》) • 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 )至赵矣。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⑽又间(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 ⑾成语“挑拨离间( )”“间( )不容发”“疏不间( )亲”
• ⑴隔离;⑵参与;⑷间或,断断续续地;⑸从小路;⑹期间, 年间;⑺秘密地,悄悄地;⑽秘密地,悄悄地;⑾离间/中间/离 间。 • 44、见 • ①看见;②拜见,谒见;③见解,见识;④表示被动,相当于 “被”;⑤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⑥xiàn,出现,表 现,显露。 • ⑾欲勿予,秦城恐不可得,徒见( )欺。(《史记· 廉颇蔺相如 列传》) • ⑿臣诚恐见( )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⒁成语“见( )贤思齐”“远见( )卓识”“书读百遍,其义 自见( )” • ⑾被;⑿被;⒁看见/见解,见识/显露。
• 59、请 • ①请求;②请允许我,请让我;③谒见,拜见;④请示;⑤请教, 询问;⑥邀请。【注意】“请”后带动词时,有两种不同意义。 一是请你做某事,即①;二是请你允许我做某事,即②。第二种 较常见。 • ⑴公将战,曹刿请( )见。(《曹刿论战》) • ⑵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 )从。(《曹刿论战》) • ⑷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俟其欣悦,则又 请( )焉。(《送东阳马生序》) • ⑸成语“请君( )入瓮” • ⑴请求;⑵请允许我,请让我;⑷请教,询问/请教,询问;⑸ 请求。
• ⑷且壮士不死即( )已,死即( )举大名耳。(《史记•陈涉世 家》) • ⑸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 )冈峦之体势。 (《滕王阁序》) • ⑺成语“若即( )若离”“可望而不可即( )” • ⑵立即,马上;⑷就,便/就,便;⑸根据,依据;;⑺走近, 靠近/走近,靠近。 • 40、既 • ①尽,完了;②副词,已经,…之后;③副词,既然;(后起意 义)④副词,不久,常“既而”连用;⑤常与“且”、“又”、 “亦”相呼应,表并列关系。 • ⑷壬戌之秋,七月既( )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赤壁赋》) • ⑼成语“既( )往不咎”“一如既( )往”“一言既( )出, 驷马难追”
• ⑹距关,毋内( )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 • ⑺成语“色厉内( )荏”“内( )忧外患” • ⑸通“纳”,使进入,接纳;⑹通“纳”,接纳;⑺内心/内部,常指朝 廷内部,国家内部。 • 56、期 • ①规定的时间,期限;②约定;③期望,要求;④jī,一周年,一周月。 • ⑵期( )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 ⑷成语“不期( )而遇” • ⑵一周年;⑷约定。 • 57、奇 • ①奇异,奇特,罕见的,不寻常的;②出人意料的;③jī,零数;④jī,命 运不好,常“数奇”连用;⑤好,佳;⑥以……为奇,认为……奇特。 • ⑵邑人奇( )之。(《伤仲永》)
• ⑸厌恶,憎恨/痛苦/疾病/急速/急速/急速/急速。 • 38、及 • ①赶上,追上;②到,到达;③推及,涉及;④如,比得上; ⑤等到,到了;⑥和,与。 • ⑴君美甚,徐公何能及( )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⑸成语“望尘莫及( )”“鞭长莫及( )”“爱屋及( ) 乌”“由表及( )里”“过犹不及( )” • ⑴如,比得上;⑸赶上,追上/到达/推及/到/到,到达。 • 39、即 • ①走近,靠近;②副词,立即,马上;③连词,就,便;④副 词,就是;⑤连词,如果,假如;⑥根据,依据;⑦登上(王 位)。 • ⑵项伯即( )入见沛公(《鸿门宴》)
• ⑷可怜( )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 ⑹成语“怜( )香惜玉”“顾影自怜( )”“摇尾乞怜( )” • ⑴喜爱,疼爱;⑷值得同情⑹喜爱,疼爱,爱惜/怜悯,同情/怜 悯,同情。 • 53、弥 • ①满,遍布;②越,更加。 • ⑶荠麦弥( )望(《扬州慢》) • ⑹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 )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荷塘月 色》) • ⑺成语“欲盖弥( )彰”“弥( )天大谎”“弥( )天大 罪”“弥( )漫” • ⑴满,遍布;⑵更加;⑶满;⑷越/越;⑸满,遍布;⑹满;⑺ 更加/满/满/遍布。
• 49、堪 • ①经得起,能忍受;②能,能够;③胜任。 • ⑷成语“不堪( )入耳”“不堪( )回首”“苦不堪( ) 言”“不堪( )一击” • ⑷能,能够/能,能够/能,能够/经得起,能承受。 • 50、克 • ①能,能够;②战胜,攻破;③克制;④约定或限定时间。 • ⑵彼竭我盈,故克( )之。(《曹刿论战》) • ⑸成语“克( )敌制胜”“克( )己奉公”“克( )勤克 俭”“攻无不克( )” • ⑵战胜,攻破;⑸战胜,攻破/克制/能,能够/战胜,攻破。
• 51、类 • ①种类,类别;②类似,像。 • 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 )女郎也。 (《项脊轩志》) • ⑶佛印绝类( )弥勒《核舟记》 • ⑷成语“触类( )旁通”“画虎类( )犬”“不伦不类 ( )”“有教无类( )” • ⑴类似,像;⑶像;⑷种类,类别/像/种类,类别/种类,类别。 • 52、怜 • ①怜悯,同情;②喜爱,疼爱,爱惜;③“可怜”有如下意义: ⑴值得同情;(与今义同)⑵可爱;⑶可惜。 • ⑴丈夫(“丈夫”古义:男子)亦爱怜( )其少子乎?(《战 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