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高校图书馆更应注重品位和内涵的建设

我国高校图书馆更应注重品位和内涵的建设

2012年1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anuar y 2012 第1期总第251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 &Economy N o .1T o tal N o .251我国高校图书馆更应注重品位和内涵的建设X原晓冬(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山西太原 030024) 摘 要: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近些年得到了长足发展,图书馆办馆规模、数量、藏书结构、信息化建设等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善,在硬件事业建设上与国外图书馆差距已越来越小。

国外高校图书馆特别是欧美和日本更注重品味和服务的建设,管理理念的推陈出新是其图书馆不断发展的动力。

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现代化和特色化建设,还应寓教于乐,使图书馆服务更便利,注重实效是图书馆建设的基本走向。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1—0140—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将与境外的大学在同一环境中生存和竞争,机遇和挑战并存。

对于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则更为如此。

一流的大学教育必有一流的图书馆服务,而与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相比,我国高校图书馆无论从管理机制还是信息服务水平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因此,对照一下中外图书馆的办馆思路和特色,借他山之石,取同道之长,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无疑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1 国外高校图书馆办馆思路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机构,还体现着一种公共生活的理想:任何一个公民,都有权利接触他所需要的信息,没有人能够拦得住他。

这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

作为世界上图书馆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和日本,不论其现代化水平还是管理理念确实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之处:¹图书馆建筑独具特色;º图书馆网络化程度高;»图书馆定期经费投入有保障而且充足;¼图书馆不论大小,借书还书都十分方便;½图书馆门槛低,在日本,任何人,不管你住在哪里,来自什么国家,只要你拥有一张有效的日本的驾驶执照,就可在公用图书馆办理借书证。

办证简单方便,从填登记表,到拿到借书证,大约五分钟左右,且一分钱不收;¾服务更注重人性化,美国图书馆的书都是敞开的,资料性的工具书,不可外借,书脊上贴有“禁带出”。

借书可以通过电脑查书,只要你记得书名或是作者名或是其他相关的关键词,都能找到你要的书,然后电脑会告诉你,这本书在什么地方,有动画片显示你现在的位置到取书的整个线路图,然后再按一下打印,一张取书信息单出来,按图索骥,很快就能找到你要的书。

大多数国外先进图书馆,复印都是自己动手,因为只有你自己知道需要什么;¿注重内涵和特色建设,图书馆进门处设有专柜或书架,备有大量的免费可取的印刷品,都是最近以及即将举办的文艺活动信息,如歌剧、音乐会、赛诗会、文艺沙龙、摄影展、画展、讲演等等,为读者提供很多方便。

2 我国高校图书馆现状与图书馆事业发达的欧美和日本图书馆相比,我国图书馆的总体感觉是建筑、设施、硬件建设部分差距不大,但管理理念和软件服务仍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之处,图书馆管理理念的推陈出新才是图书馆不断发展的动力。

我们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状是:¹图书馆日常经费投入严重不足;º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门槛还要降低;¼开馆时间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和读者的基本需要;½部分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引进还存在盲目性,没有完全和实效的注重结合起来;¾现代化和特色化建设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 差距和目标现代化、特色化、寓教于乐、更便利、更注重实效将是21世纪图书馆的基本走向。

欧美及日本图书馆现代化的总体水平目前还高于我国,下述设施在国内尚不多见:图书拷贝机(美能达产品),含电脑、扫描仪、复印机、光盘刻录机四件套,资料的复制与数字化可一次性完成;出入口自动检卡机;计算机辅助教学实习室;自动借还书装置。

即使在传统服务领域,如开馆和借阅制度方面,国外先进图书馆也处处体现了充分为读者着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念。

面对差距,国内高校图书馆不论是馆藏质量或借阅模式还有待改进,也大有潜力可挖。

对于正在快速发展中的我国高校图书馆来说,合理地组织藏书,并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促进读者利用仍为当务之急,这与现代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

“发展高度、投入重效”应确定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略。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网上图书馆的推出发挥了极大的功效,因而,现代化建设为各馆所普遍重视,但盲目跟风、不管功效、重复建设的情况屡有发生。

笔者认为下述有关图书馆发展方略的问题值得探讨。

3.1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3.1.1 馆舍面积无须盲目求大目前,高校馆正处新一轮扩建和新建馆舍高峰,鉴于高校扩招、学生激增以及图书馆现代化功能要求的提升,这是十分必要和适时的,但无须盲目求大。

随着图书馆网络化和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传统书刊入藏比重的下降及到馆读者人数的减少将是必然趋势。

日本高校图书馆面积通常不超过・140・X收稿日期:2011-11-25作者简介:原晓冬(1970-),男,副研究馆员,就职于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从事信息素质教育、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等工作。

 原晓冬・我国高校图书馆更应注重品位和内涵的建设2012年第1期1万m2,并且有相当比例用之于读者环境的改善。

随着人类跨入信息社会,文化观念及价值体系将发生很大变化,它必将影响和制约图书馆建筑的发展方向,这些变化表现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的创作观念;知识价值规律与信息审美观的建立;注重多元化、个性化与推崇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倾向;以及图书馆网络化与注重高技术、高情感相结合的建筑等方面。

现代图书馆建筑的文化特性要求它所表现的建筑形象应该是一个着意提供文献与阅读的场所。

从选址造型、结构设计、平面布局、内外环境上,努力营造一种具有浓郁文化气息、地方特色、民族风格与时代精神的图书馆建筑。

其实,我们无法把这种水乳交融的实际操作与目的要求割裂开来,只有让读者去品味、感受建筑、环境与人的亲和之力,让来人去评价、赏析那一幢幢各具特色的图书建筑艺术奇葩。

3.1.2 电子阅览室宜适度发展在完成图书馆业务工作自动化后,电子阅览室已成为高校馆的首选建设项目,现阶段普遍呈现读者热衷、机位不足症状。

因此,发展是必需的,但一开始就应总体规划、把握适度,避免盲目发展而背上包袱。

学生住宿的公寓化和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化可能也是三、五年的事,因此,国外高校馆电子阅览的发展重点不在终端配置,而在信息布点(包括红外遥控)的做法值得借鉴。

3.1.3 数据库引进应作取舍数据库引进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检索便利,且可多人多次同时利用(包括获取全文及全天候使用),故已成为高校教学科研不可或缺的信息源。

目前,不仅国内数据库产品种类和体量剧增,国外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并且要价不菲,内容则互有交叉重复。

因此,数据库引进应作取舍,调研、论证和试用是其必不可少的操作环节。

日本高校图书馆在数据库引进上就是慎之又慎,按最基本需求取舍。

3.1.4 数字化工作切忌一哄而起尽快建立数字化图书馆是新世纪众望所归,但切忌一哄而起,即使国外也只有少数馆开展系统的数字化工作。

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化设施的平民化,做一点数字化工作已非难事,但对多数馆而言除了馆藏书目和特色库外,其他范围不宜涉足,以免劳民伤财、劳而无功。

即便是馆藏书目和特色库的加工部分也以委托专业公司制作为好,特色库的立项则一要有亮点、二求相当数据量。

3.2 图书馆建设更应注重品位和服务的提升3.2.1 树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人性化服务是以人为本,强调贴近人心、重视人的情感和心理上的满足等,一句话,就是“人性化服务更多地体现在小得不能再小的细节上”。

在图书馆的服务活动中,馆员的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越来越成为一个最重要、最先进的指导性理念。

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馆员要树立“教育也是服务”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高等学校中的学生作为消费者和投资者,日益成为高校的主角,他们在主观上已经不再满足于过去仅仅作为被教育者、被管理者的形象,而希望自己的需要得到重视和满足,个人的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

图书馆作为高校服务链条上的一环,虽然早已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作为服务宗旨,但是在教育也是服务的大背景下,馆员有必要重新审视在服务理念指导下的服务行为,在服务的细节中应真正体现以读者为主体的观念。

馆员的各项工作都要以读者为中心和出发点,努力践行、践言,为读者提供意想不到的、超值的、精细化的服务。

3.2.2 馆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高校图书馆员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和教师,面对着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广大学生,馆员的素质也应相应地提高。

馆员是图书馆人文关怀的施予者,人文精神的建设者,馆员永远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

因此,馆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热爱读者、真诚服务、开拓进取的职业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1世纪将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而学习型社会必须依托学习型组织的普遍建立才能逐渐形成,学习型组织的首要特征是具有“学习型的人”。

馆员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理论,大致可分为图书馆专业和相关学科两类。

前者包括图书馆管理学、文献采集、图书分类学、目录学、检索方法等,它们对提高馆员的专业素质,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后者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知识管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

它们能有效地提高馆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强其职业技能,拓宽其视野和思路。

馆员还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成为思维敏捷、视野开阔的创新型人才。

馆员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在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传播出人文关怀的信息,使读者感受到人性和善的熏陶,激发起学习的进取心,使图书馆成为独具人文关爱的知识殿堂。

3.2.3 馆长的人性化服务馆长在现代图书馆人性化服务中,已不再单纯扮演领导者的角色,时代赋予他们设计师、教师、服务者等多重身份。

馆长的服务工作主要是为馆员提供优质服务,而且馆长为馆员服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馆员为读者服务的质量。

因此,馆长在图书馆人性化服务中起着引导、示范的作用。

3.2.3.1 要坚持以“德”治馆。

这里的“德”不仅是指道德,还包括政治品格、生活作风和情操风尚。

馆长要讲政治,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处事秉公,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坦荡正直,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感染大家。

3.2.3.2 要坚持以人为本。

馆长不仅要以读者为本,还要以馆员为本。

首先,要做到爱惜人才,创造条件引进人才,还要善于使用人才,对每个馆员的知识结构、性格爱好、道德品格和行为表现都要了如指掌,从而达到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