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主题教案大全

幼儿园主题教案大全

幼儿园主题教案大全【篇一:大班主题教案《我们的城市》】新教材【大班主题】:《我们的城市》 (2012-08-23 22:17:44)标签:教育逛超市活动目标:1、了解超市里人们在做些什么,体验在超市中的购物的便利。

2、尝试独立购物,能解决购物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准备:1、进行参观超市前的安全教育。

2、幼儿每人带2-5元钱,记录表与笔。

活动过程:一、参观超市1、看看超市与商场有什么不同,说说超市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观察了解超市中都有哪些商品,它们是如何摆放的。

3、观察超市里有哪些工作人员,他们是如何工作的。

4、知道人们进入超市后,先自选商品,然后到收银台付款。

二、自主选购1、学习看商品标签,如:1元、1.5元、2元、3元……2、思考如何合理地使用自己的钱款,尝试在没有成人的帮助下,独立选择和购买商品。

3、幼儿酱自己购买的商品与价格记录下来。

4、当幼儿碰到问题时,教师引导他们想办法解决。

三、交流经历1、你购买了哪些商品?为什么要购买这些商品?你是如何使用钱款的?2、介绍自己购物的经过,以及在购物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逛逛新上海活动目标:1、了解上海的主要景点,能够用说唱的形式表现上海的新面貌。

2、创编《上海城真正美》歌词,加深对上海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1、歌曲《上海城真正美》。

2、有关上海著名景点的图片(见挂图“上海景观”)。

3、见操作材料包“上海一日游”。

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上海真正美》1、说说这首歌与一般歌曲的不同(有说有唱)。

2、共同商议采用不同的说唱方式唱这首歌。

二、观察图片,创编歌词1、观察图片,说说上海新面貌。

2、摘句该词:尝试选择一个内容,调换“你看那东方明珠电视塔,高耸入云多雄伟”,并试唱。

3、用新词说唱歌曲。

三、选图轮唱1、3-4人一组,任选一张图片进行改词,并试唱。

2、采取集体齐唱,改词处轮唱的方式演唱。

3、在“上海上海天天变”的说词处加入按节奏击掌,增加说唱的气氛。

活动延伸:用该说唱的形式表现参观上海世博会展览馆。

贴邮票活动目标:1、能够根据已有的加法口算经验,计算出邮资。

2、知道寄往同一地点的信件,使用邮票的张数和面值可以不同,但是邮资总价是相同的。

活动准备:1、面值分别为1元、2元、4元、6元、8元、10元的邮票若干。

2、地球仪一个(上面贴有企鹅、斑马、非洲象、黑吼猴、袋鼠、鸸鹋、熊猫、北极熊等动物的图片)。

3、印有动物图片的信封人手一个。

4、邮资表格(上面有为各种动物寄信所需要的邮资数额)。

5、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一、导入1、在标有企鹅、斑马、非洲象、黑吼猴、袋鼠、鸸鹋、熊猫、北极熊等动物的地球仪上找找动物的家乡。

2、了解寄信要贴邮票,并知道寄得越远,邮资越高,寄得越近,邮资越低。

二、了解邮资和邮票面值1、出示为各种动物寄信所需的邮资表格。

2、认识面值分别为10元、8元、6元、4元、2元、1元的邮票。

三、选贴邮票1、个别尝试:选择信封,观察是寄给什么动物的信,算算要贴多少钱的邮票。

2、交流验证:寄到同一个小动物家所贴的邮票的张数可以不同,但总价必须是相同的。

3、互相检查:与朋友交换信算一算,贴的邮票张数和邮资的总价是否正确。

四、寄信听音乐,将信投进“邮筒”。

活动延伸:在区域活动中玩“寄信”、“送信”的游戏。

自制纪念邮票活动目标:1、了解邮票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尝试按自己确定的类别,自己制作模拟纪念邮票。

活动准备:1、活动前,引导幼儿共同收集邮票,在低结构中创设区域、投放材料,让幼儿自由探索:如看看邮票上图案的特点,如邮票编编故事,做做有关邮票的游戏等。

2、展示邮票的课件(见挂图“邮票”)和集邮册,裁成邮票形状的白纸,蜡笔,涂染材料等。

活动过程:一、欣赏各种各样的邮票(播放ppt课件)1、幻灯片一:你在哪里看到过邮票?它们有什么用?小结:邮票是寄信的时候用的,有的还有纪念意义。

2、幻灯片二:画有动物、人物、体育、建筑、艺术特色等的邮票。

(1)邮票上有什么图案?(2)找一找:哪些邮票是一套的,试着给每套邮票起一个名字。

(3)除了图案,邮票上还有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处?总结:邮票的图案是各种各样的。

除图案外,每张邮票上都必须标明面值、发行国家、发行日期。

每张邮票的边缘都是齿轮型的,方便人们在没有剪刀时,用手也能撕整齐。

二、自制纪念邮票1、讨论制作的内容:有没有想记住的人和事,如我的好朋友、喜欢的动物朋友、玩具等2、讨论制作的方法:你想把什么设计在你的邮票上?哪些东西必须有?(如图案、面值等。

)3、同一名称可以做成几张邮票,成为一套。

活动延伸:开一个“小小邮票展”,相互介绍自己制作的纪念邮票,内容包括:邮票的名称、内容、制作的想法以及遇到的问题等小房子的新家活动目标:1、听故事,了解小房子变化的过程,感受城市的变化。

2、联系实际生活体验,关注环境的改善,为周围环境越来越好而高兴。

活动准备:1、师生共同收集上海的现代化建筑,如东方明珠、国际会议中心、上海科技馆、环球金融中心等,以及古老建筑,如外滩、城隍庙、大世界等。

2、幼儿家门前的房屋照片。

3、图画书《小房子》部分画面。

4、纸和画笔。

活动过程:一、交流谈论1、观察各种幼儿熟悉的上海代表性房子的照片,说说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2、将收集到的房屋照片按新老房屋作界定,分别放在两块展示板上,参加展示的幼儿分别介绍。

3、幼儿将家门口的房屋照片按新房子或老房子贴在展示板上,或介绍它在哪里,或介绍它的特点,或介绍它的功用。

4、谈论各自喜欢哪种房屋,思考为什么我们周边会保留很多古老的房子。

二、倾听故事:《小房子》1、倾听故事前半部分——了解原来小房子生活的田园风光。

2、倾听故事后半部分——了解城市化为小房子的周围带来的变化,如宽阔的道路,便捷的交通,方便的生活,热闹的居住环境……3、根据故事结尾思考:小房子为什么不习惯城市的生活,(高楼遮挡了阳光,灯光使星星暗淡、周围缺少绿化、人来车往十分吵闹等。

)怎样才能使小房子保留下来。

三、思考表现1、每人一张纸,画一画各自想出保留小房子的好办法。

2、教师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例如:重新修缮、周边绿化、将车站搬离、与高楼保持距离、禁止车辆鸣笛等。

四、对照体验1、将相同的方法进行归并。

2、介绍各自的办法,讨论哪些办法最好。

3、对照各自的想法,观看上海环境改善的图片。

4、了解上海已成为世界十大旅游城市之一,上海市民共同努力,会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

平改坡活动目标:1、了解平改坡给居民生活带来的美观和舒适。

2、关注周围环境变化,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想法。

活动准备:有关平改坡的图片、照片;平改坡前的房子与平改坡后的房子的小模型。

活动过程:一、小区的变化1、这段时期,我们周围的小区有什么变化?2、什么叫平改坡?(出示小模型)3、在平改坡前,很多小区房屋的屋顶是怎样的?4、出示照片:比较尖顶的房子与平顶的房子。

【篇二: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准备】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内涵主题活动是一种整合性的活动,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往往一个主题的内容可以涉及到生活、科学、数学、音乐、美术、语言、运动、游戏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网络化的结构。

它是以主题的形式统领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发展进程,要求老师选择和整合相关的教育内容,关注儿童的生活和经验,为活动为载体,以环境为依托,以游戏为手段,充分利用周边资源,预设和生成相结合,引导幼儿围绕主题的核心内容,亲历过程、整体感知、主体体验、表现表达,促进认知、情感、能力多方面的发展。

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

其特点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有机连接起来,让学习者通过该单元的活动,获得与“中心”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经验。

其一,幼儿园主题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践上具有延续性,内容和组织上具有综合性。

其二,幼儿园主题活动更能体现生活化,将主题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连。

其三,幼儿园主题活动更加注重幼儿的体验和感受。

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准备现行的幼儿园主题活动既不是以前的单元主题教学,也不是正在被界内借鉴的项目教学或生成课程。

“主题活动的特点一方面既要保留原有单元教学活动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要吸收项目教学的特点。

这一论断涵盖这样的内容:在现行主题活动中一方面要学习项目教学追随幼儿兴趣需要而形成的动态设计特点,同时也要适当保留原有单元教学活动的计划性。

既然主题活动中存在着幼儿的动态设计,就意味着活动中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所以在做主题活动前作好更充分的准备,才能够与幼儿的自然学习特点吻合。

这一点对年轻教师尤其重要。

对于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教师来说,多年的工作经验可以作为很有利的准备工作的补充,但年轻教师正缺少这一点,准备工作就是积累。

那么,如何做好幼儿园主题活动前的设计与准备呢?一、幼儿园主题活动前的宏观设计(一)这个主题怎样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会引起幼儿的兴趣。

例如,“给地球妈妈一点爱”的主题,设计的内容偏重于实践活动,这是因为该班幼儿的年龄层偏大,幼儿能够从实践中感受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活动中设计了做幼儿园保洁员、拣垃圾、植树、社区宣传的活动等,这些实践活动提供给幼儿优质的学习内容。

例如该班一幼儿吐吐本是个粗枝大叶、做什么事都不在乎的孩子,在环保教育“做垃圾清洁员”活动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垃圾就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最后捡了一块脏脏的冰棒纸,因为马上就上公共汽车了,没时间找垃圾箱,所以吐吐就一直用小手紧紧摄着这张冰棒纸,一直下了车到家里认真地扔到了家里的垃圾筒。

吐吐就是“我做了,我理解了”的典型。

(二)活动所涵盖的教育价值,有助于达成什么样的教育目标。

在“给地球妈妈一点爱”的主题中,有一个大型环保宣传活动的设计,这一活动来源于该班幼儿家长对孩子所提出的期望日标。

一直有家长和该班教师谈:“为什么孩子见了陌生人那么不爱讲话?”,“我的孩子遇到困难不善于向人求助。

”“孩子一遭到拒绝他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鉴于家长的想法,这次活动确立了锻炼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表达能力、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的活动目标,实践证明了这一活动的教育价值。

在环保宣传活动中,班上有一最小的幼儿小小,他就是爸爸提出来的遇到问题不善于求助,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的那个孩子。

当天,其他小朋友都在邀请叔叔阿姨签名时,他就藏在别人后面。

爸爸鼓励他,他不肯去,但后来他从小伙伴那儿感受到了力量,与爸爸商量他也去当邀请员。

爸爸提了要求,请到5个人就回家。

小小经过努力,向同伴学习并完成了任务,高高兴兴回家了。

(三)合理的设计要考虑活动的可行性。

即有没有相应的材料和机会实现活动设计。

因为有时候教师的设想很好,但真正实施起来时却经常因为某些原因实现不了,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年轻教师的挫折感,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活动的不连续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