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智能化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方案

学校智能化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方案

学校智能化设计一、智能化的概述 (4)二、功能需求分析 (4)三、设计基本原则 (5)四、集成系统结构 (5)五、项目子系统设置 (6)六、潍坊职业学校节能措施 (8)七、结束语 (9)目录1.智能化的概述2.设计基本原则3.集成系统结构4.项目子系统4. 1信息设施系统接入系统电话交换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背景音乐和广播系统会议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时钟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工作业务应用系统物业运营和公共服务管理系统智能卡应用系统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管理系统周界入侵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更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机房工程建设5. 专业设施建设多媒体教室会议室报告厅电子阅览室、微机室6.未来发展结束语一、智能化的概述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提供一个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的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环境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技术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现代化建筑物。

二、功能需求分析伴随高校园区的大规模建设,业界提出了 "数字化校园" 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战略,要求在提供安全可靠,节能高效,舒适便利的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 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校园网络系统,逐步开展现代化教学,科研,决策,管理及多媒体服务等,广泛共享各种信息资源,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之上,建立全面实现数字化的虚拟校园.在具体实施中,则要根据管理的实际,有所选择,确定突破的重点,以滚动式的方式推进数字化校园的发展。

潍坊职业学校是培训高科技、高素质、高标准人才的教育基地.学校以"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建设一所具有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满足未来多种人才竞争需求的高校"为目标,以符合世界人才培养发展趋势的全新理念设计专业和课程体系,借鉴国内外综合高等院校成功办学经验,创新办学模式,探索投资,师资,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运行机制,以理论研习,应用实例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运用高科技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和多种先进从业素质的高品位,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学校院区除了具备智能化建筑的一般要素之外,更重视其作为现代化校区的特殊需求:即先进的计算机集成系统,完善而功能强大地获取,采集和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系统集成要求各子系统进行总体或组合设计,实现资源共享,配置优化和信息交换.信息服务要求提供实用,全面和先进的信息获取和处理系统,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信息系统的需求,成为以校园网为背景的集教,学,管理,娱乐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化工作,学习, 生活环境的"数字化校园" .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 IBMS是现代建筑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控制技术等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产物。

高等院校智能化工程的建设已引起广泛关注。

智能化校园建设应将楼宇自动化 BA、通信自动化 CA、办公自动化 OA、安防自动化 SA、消防自动化 FA统一规划设计 (简称“5A”),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1)提供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工具 ,如: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网络远程教学、电子图书阅览等 ;(2)提供先进的教学管理方式,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校园电话通讯系统、校园广播系统、闭路电视及电子会议系统等 ;(3)提供先进的学校行政后勤管理 ,如校园“一卡通”系统、水电气三表远程自动抄报系统、教学宿舍楼照明自动控制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 ;(4)提供先进的校园安全保障系统 ,如: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访客对讲系统、门禁考勤系统、电子巡更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等。

三、设计基本原则(1)智能化校园建设方案要根据院校自身运行特点、管理方式、发展要求及资金状况进行周密考虑。

自动化管理软件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 ,支持众多厂商智能产品的接入 ,内含快速的组态工具和专业控件 ,能够为系统集成商提供简便的集成开发平台。

智能设备选型和工程建设质量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2)长远规划 ,分步实施。

校园智能化系统属于弱电建设 ,通常是线路敷设一步到位 ,网络设备分期投入 ,应用系统逐步完善。

要确保初选项目尽快获得收益。

(3)网络软硬件中心平台是整个校园智能化系统的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 ,应重点考虑技术的开放性、结构的扩展性、接口的规范性和设备的通用性 ;教学工具和管理子系统主要考虑模块的适用性 ;后勤管理和安全保障子系统则考虑信息的可靠性。

(4)物理路由平台中管线桥架是整个系统的硬件基础 ,属于隐蔽工程 ,随土建施工同步进行 ,具有一次性和不可更改性 ,在设计中重点考虑的是今后技术发展系统增加的冗余性、拓展性 ,以及对校园具体地理环境的适应性。

(5)在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

四、集成系统结构智能化集成系统 IIS是将各不同应用功能的子系统 ,通过统一的综合信息平台实现集成整合和互连互通 ,最终达到信息汇集、资源共享、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协调运行的目标。

校园智能化集成系统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功能集成 ,也称“纵向集成”,目的在于各子系统具体功能的实现 ;第二层次为网络集成 ,也称“横向集成”,主要体现于各子系统的优化组合和联动控制 ;第三层次为软件界面集成 ,也称“一体化集成”,即在横向集成的基础上 ,将弱电各子系统集成到统一的人机界面 ,建立高层监控管理体系。

基于子系统平等方式进行系统集成是一种先进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其核心思想是 [6]:建立系统集成管理网络 ,将各子系统视为平等的下层现场控制网 ;采用计算机网络总线技术对各子系统远程信息数据进行实时采集 ;采用通行的工业数据通讯标准接口 (如 OPC接口 ),将各子系统的实时数据转换成统一的格式存储在系统集成数据库中 ;通过综合信息IBMS调度程序与开放数据库互连 ODBC对各子系统实现统一监管及信息交换。

智能化校园网综合信息集成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 ,最下层为总线网络 ,含现场设备 ,包括各类传感器、探测器、读卡器、智能化仪表和执行机构等 ;中间层为控制网络 ,配有“一卡通”系统、楼宇自控系统 BAS、综合安防系统 SAS等各类工作站 ,具有完整的软硬件结构 ,各自独立完成相应的监控和管理功能。

最上层为信息网络包括:综合信息集成门户网站、综合信息集成数据库、网络数据中心和后勤管理服务器。

五、项目子系统设置综合布线系统 PDS综合布线是指按标准、统一而简单的结构化方式编制、布置建筑物(群)内各种系统的通信线路 ,包括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监控系统等 ,以实现数据和语音通信 ,满足计算机局域网 LAN和程控交换机 PABX 的需求。

数据传输速率是通讯线路的重要技术参数 ,应符合“万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标准。

校园综合布线系统按设备室、主干、管理(或称“配线架”)、垂直干线与水平干线、工作区五个分系统设计。

数字程控电话交换系统 PABX集各种功能模块及线路模块于一体 ,实现系统在校园所覆盖范围内的语音、数据、图像等多媒体业务以及 IP电话的综合通信。

主要功能 :通过光纤等与其他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等设备组成专用网 ;在校园内采用分组交换设备 ,连接计算机局域网 ,并与其他校区组成分组交换网 ;在校园区域内组成一个全数字的有线综合通信网。

有线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电缆电视,缩写CATV)是用射频电缆、光缆、多频道微波分配系统(缩写MMDS)或其组合来传输、分配和交换声音、图像及数据信号的电视系统。

满足学校的电视节目需求,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清晰的图像信息。

会议系统针对学校特点,学校会不定时的举行教师会议、学生会议等一系列类型的会议,因此要建设会议系统来满足这种需求,并且可以承接学校外的会议活动。

包括领导来校的召开的会议。

会议系统技术已经发展到网络时代,成本低廉,功能齐全,可以满足学校会议的需要。

显示及信息引导系统在学校办公楼及其他办公楼的大厅处,安装LED显示,发布信息,在校园内安装信息引导系统,使校园信息及时传输,并正确提供学生及外来人的校园信息。

校园信息传输更加便捷。

应能向建筑物内的公众或来访者提供告知、信息发布和演示以及查询等功能。

2系统宜由信息采集、信息编辑、信息播控、信息显示和信息导览系统组成时钟系统校园生活对时间观念很注重,按时的课程,校园活动都需要统筹时间,而时钟系统可以满足校园内的生活时间安排,比如定时的上课铃。

校园广播系统 PAS针对学校特点 ,按照适用和专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采用通用型具有分区功能的广播方式,可按校园公共广播、运动场专业音响和大会议厅专业音响三个部分设计。

既满足基本公众语音广播、外语听力播音、音乐打铃、课间背景音乐欣赏等需要 ,又能实现消防及突发事件时的紧急广播。

闭路电视系统 CATV采用 DVB-C数字电视技术 ,主要用于校园内教学节目、当地有线电视节目及其它信息的传输 ,由接收信号源、前端设备、传输系统和用户分配网络四大部分组成。

在大会议厅、阶梯教室、体育场等处设置现场实时场景回传点 ,实行视音频信号双向传输 ,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或 CATV网实现电化教学与视频会议要求。

校园电视台播出信号可通过电视发射机无线发射 ,并经校园 CATV网有线传输。

一卡通系统 ICS利用智能卡识别技术 ,建立一套分布式校园一卡通管理网络 ,根据师生个人身份相关信息 ,提供后勤、安防等服务 ,同时可以对借书证、上机证、食堂售饭以及房租、水电气等小金额消费进行综合管理。

一卡通系统分为数据管理中心、制卡中心、结算中心三个功能区 ,负责管理、统计各智能卡子系统的终端数据,打印相关报表以及收费、写卡、充值业务。

智能后勤管理系统 IPMS校园行政后勤管理系统包括总务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车队管理、食堂管理、图书档案管理、设施设备管理、楼宇房产管理、物业收费管理和后勤服务管理等诸方面 ,由相关网络应用软件组成 ,校园一卡通和楼宇自控系统提供智能化支持。

综合安防监控报警系统 SAS采取组合设计 ,以模块化结构将各探测器和读感器连接于系统总线上 ,通过人机界面进行统一操作,出现异常自动进行声光报警 ,并联动其他系统 ,实现对报警现场的实时监控。

(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CCTV:由摄像、控制、处理及显示四部分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