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肌酐检测标准化 ppt课件

肌酐检测标准化 ppt课件


血清肌酐(SCr)水平受到年龄性别、种族、肌肉量、饮食的影 响,苦味酸动力学法测定方法还受黄疸、乳糜、溶血和某些药物 的干扰。但由于肌酐血清水平相对恒定,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排 泌量较少,测定廉价,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价GFR的试验 。肌酐清除率(Ccr)较Scr更灵敏/特异的反映GFR下降的指标, 但必须准确留取4小时、8小时或24小时尿液,病人,特别是门诊 患者依从性差,也不适合于流行病调查。
正常人每天更新是恒定的,约更新2%,由肾排出,人体血液中 肌酐 的生成可有内、外源性两种如在严格控制饮食条件和肌肉活动 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血浆肌酐 的生成量和尿的排出量较为恒定。
肌酐的测定
在控制外源性来源、未进行剧烈运动的条件下,肌酐的血中浓度主 要取决于GFR,在肾功能受损,GFR下降到临界水平时血中肌酐浓度 明显上升,随损害程度加重上升速度也加快。
稀释作用而比常人偏低,据调查多在35.2~52.8μmol/L水平。如孕妇 Scr>70.4μmol/L应视为有升高倾向。 3.剧烈肌肉活动后血肌酐和尿肌酐都有一过性增加。 4.进肉食对Scr和Ucr有一定影响。根据对健康人观察,摄取烹饪肉食后24小时内Scr可增加34-44μmol/L,可超出正常值上限,约12小时后接近 正常水平。 5. Jaffé(雅费氏)法主要缺点是特异性差,血中丙酮、丙酮酸、叶酸、 抗坏血酸、葡萄糖、乙酰乙酸等都能在此反应中呈色,因而被称为“非 肌酐色原”。此外,一些头孢类药物如甲氧噻吩头孢菌素也可与苦味酸 反应显色而引起正干扰。
肌酐 ( Cr) 和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测定
肌酐的代谢: 1.代谢:肌酐是由肌肉酸脱水而生成,肌酸在肾、肝、
由精氨酸、甘氨酸合成,贮于肌肉、脑中,在肌肉收缩时, 可进一步代谢生成肌酐。
肌酸激酶(运动)
肌酸+ATP
磷酸肌酸+ADP
脱水 肌酐
自动去P
90%以上由肾小球滤过而从尿中排出,仅7—10%由肾小管分 泌排出,但肾小管对肌酐不重吸收。
肌酐标准化及清除率探讨
检验科
肾脏பைடு நூலகம்病的现状
慢性肾脏病(CKD)在全球范围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 迅速增长的趋势, 其主要与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 改变相关的糖尿病、高血压发病率上升有关。
2002年美国肾脏病年报,在美国早期CKD患者有1900 万,其中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者为800万 ,eGFR>60ml/min,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正常( >30mg/gCr)有1100万。美国1988到2006年的调查同 样显示,替代治疗和终末肾的发生率逐年增加。
对于血清肌酐测定,大家已有共识:只有当GFR下降50%时才开始 升高。我们以99mTc-DTPA清除率测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作 为诊断评价的金指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观察到肌 酐最佳诊断界值为107μmol/L ,与参考区间上限的 99% 分位值 (男性 110μmol/L ,女性93μmol/L)接近,其诊断肾小球滤 过功能受损的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4.6%、90%。如果诊断界 值移到133μmol/L,灵敏度会提高,但灵敏度则下降到50%。建 议以99%双侧作为血清肌酐的参考区间,但必须清楚诊断界点的 诊断效能。
反映GRF减退的后期指标。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至50%时,cr仍 可正常。 cr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动态观察和结合其他实验室指标来 分析。
注意事项: 1.日内生理变动幅度通常在10%以内,但与个体肌肉量有关。肌肉发
达者与消瘦者(尤其是肌肉萎缩者)肌酐的生理浓度可有明显差异。 2.妊娠期内因生理原因GFR可上升,但肌酐生成速度不变,Scr因血浆
我国目前尚无大规模、权威性的调查报道,北京 大学第一医院王海燕教授牵头进行的流行病学调 查研究报告显示,慢性肾病的发病率占普通人群 的9.4%,据此推算我国慢性肾病的患者已经超过 一亿人。
在临床实践中慢性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检测和 早期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诊断、治疗以及监测慢 性肾病的前提为正确判断肾功能。
美国肾脏基金协会(NKF)将慢性肾病定义为:除 外其他原因,肾脏的结构或肾功能受到损害或者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低于来对慢性肾病的严重程 度进行分级。因此,肾小球滤过率是目前监测肾 功能的最好指标。
GFR测定的金标准为菊粉、碘海群(iohexol)或核素标记的DTPA
清除率。这些方法复杂,操作难度大,一般仅限于研究作为建立
eGFR估算方程比较对象。
血清Cystatin C是近几年被评价较多的反映GFR的指标,大量临床 实践表明,血清Cystatin C诊断GFR下降较血清肌酐的特异性和敏 感度要高,与CCr相比较也稍有优势。其测定采用的是颗粒增强免 疫比浊法,测定成本目前还较高。因为测定价格、适用于生化分析 仪的高通量检测方法刚刚问世不久以及主要基于Cystatin C估算的 GFR方程发表不长时间尚需进一步验证等诸多因素,因此尚未见到 有关以Cystatin C为诊断指标的CKD患病率的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 。

根据Jaffé(雅费氏)反应原理发展 而来的动力学方法,基于肌
酐和上述非肌酐色原在反应速度上的差异,即后者与苦味酸发生反应
比前者要慢,利用这一点来避开非特异反应的干扰(但不能根本消
除)。此法干扰和影响因素较少,速度快,适用于自动分析,近年已
被普遍采用。
⑶肌酐测定。
1)Jaffe反应法:测定肌酐最常用的方法是尿、血清中的肌酐与苦味 酸盐作用,生成黄红色的苦味酸肌酐复合物。
此法的缺点是
特异性不高,维生素C、丙酮酸、丙酮、葡萄糖、乙酰醋酸、果 糖、氨基马尿酸、蛋白质、胍基醋酸酰胺及许多化合物也能与碱 性苦味酸盐生成红色。这些能起反应的物质称为假肌酐,相当数 量的假肌酐存在于红细胞中。
为去除假肌酐的影响,现在常用速率法来测定血肌酐。
乙酰乙酸在20s内已与碱性苦味酸反应完成,其他多数干扰物 则在80s后才与苦味酸有较快的反应,而20-80s之间主要是肌酐的 反应。因此,血清与苦味酸混合后,分别读取510nm在20s及80s 时的吸光度检验肌酐浓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