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6.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6.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目录
课标解读+中考考情分析 单元时间轴(时空定位) 考点突破+例题讲解 知识网络
中考考情分析
本单元内容在近五年考查中,均为单项选择题。 常见的命题点主要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新经济政策等。
(备考时,应适当关注这些多年未考的考点)
(说明:红色文字为重点内容;蓝色文字为新增考点)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最能体现其分赃会议的性质) 五四运动
考点 3 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 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九国公约》——针对中国问题
内容: A.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B.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 每年的10月2日,即印度圣雄甘地的 诞辰,定为“国际非暴力日”。
(2019年·广东)在反抗殖民压迫时,主张“将管理 家庭生活的法则延伸到政治领域,家庭的纠纷与分歧, 通常是依从爱的法则而解决的”,认为“以眼还眼, 世界只会更盲目”的运动是( )
A.华夫脱运动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巴拿马收回运河 D.纳米比亚独立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战争历时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经济损失
4年零3个多月 (1914/7/28——1918/11/11) 30多个国家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战火燃遍欧亚非三洲 超过15亿 7000多万 3000多万 3400多亿美元
影响①:一战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 世界之牛耳。沿着盛极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 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世界经济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 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已明 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
(2015年·广东)列宁指出:“商业不完全是资本主义 的邪恶,它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同样有不可替代的 作用,我们今天还不能越过商品经济的发展。” 集中体现列宁这一思想的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重点发展重工业
(2016年·广东)下表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
考点 4 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考点 4 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积极作用:
皇上(威廉二世)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 英后国起的的霸资权本,主以义有国家利要于求德重国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
——德国宰相贝特曼·霍尔维格
1882年 20世纪初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欧洲的巴尔干半岛
萨拉热窝事件
德皇威廉二世
在德国的支持下,早就准备发动战争的奥匈帝国立即以这件事 为借口,在1914年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1913年的工业产量和殖民地面积对比反映出什么问题?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 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 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
A.士兵对战争漠不关心 B.士兵不惧怕死亡 C.战争使士兵丧失了人格和尊严 D.战争使士兵斗志昂扬
给人类社会 带来
巨大灾难
削弱欧洲力量 改变世界格局
诞生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促进殖民地 半殖民地 的民族觉醒
考点 3 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 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凡尔赛条约》— 对德和约
巨大灾难
削弱欧洲力量 改变世界格局
诞生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促进殖民地 半殖民地 的民族觉醒
考点 5 知道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 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部编版没有此内容), 了解印度和土耳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不同特点。
1920-1930年
影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 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 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影响:使美国长期追求的 “门户开放”最终实现, 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 实质:
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考点 3 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 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加剧矛盾,埋下祸根)
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给人类社会 带来
巨大灾难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促进了 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 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 重要作用。
考点 4 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消极作用: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 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严重体制障碍,促使苏联走向解体。
领土
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 煤矿归法国开采。
军事
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 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 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规定陆军人数 不得超过10万。
政治 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赔款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 赔款的总数。
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的导火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导火线 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 交战双方 三国同盟 vs 三国协约 战争开始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战争结束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战败 性 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重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绞肉机”“地狱”“屠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考点 1 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 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英、法、德、美经济地位变化与殖民地位次比照表
项目
英法德 美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一组数据。由此可见( )
规定 指标数
实际 完成数
国民收入(%) 增加102 增加60
农业产值(%) 增加50 下降14
生铁产量(万吨) 1700 616
A.实际完成数额与预期相差甚远 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 C.工业产品质量高,种类多 D.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给人类社会 带来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影响④帝国主义力量削弱,促进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的民族觉醒。
(2017年·广东)依据右图中的信息判断,该地图的 标题应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欧洲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 C.苏联解体后的欧洲 D.欧盟成员国分布图
(2016年·广东)1915年初,俄国军医沃伊托洛夫 斯基在写给亲人的信中说:“战争使我们不断地贬低 人的身份和尊严,只留下动物的本能。”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削弱欧洲力量 改变世界格局
诞生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促进殖民地 半殖民地 的民族觉醒
考点 2 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 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时 间:1917年11月6日(俄历十月) 领导人: 列 宁 结 果: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成立苏维埃政府;
革命领袖列宁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影响②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 优势地位。美、日、苏俄的崛起,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名单中勾销了。
——《世界经济史》
影响③战争引起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 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 在他们所占据 的地方,迟早将出现 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 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领导“十月革命” 经过三年艰苦斗争,巩固新生政权。
考点 2 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 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① (性质)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获得胜利的 社会主义革命。 ②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③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 解放斗争。 对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