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B填空选择习题

大学物理B填空选择习题

★声明:以下习题皆选自于互联网可下载到的《清华大学--大学物理题库》,仅供参考
电学
已知真空介电常数为ε0,真空中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的电荷面密度为σ,则其所激发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σ=;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的电荷线密度为λ,则在与其距离为r的P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λ=;
真空中有一个带电量为Q的导体球,在导体球外距离球心为r的一点处的电势为U Q
;磁学
真空磁导率为μ0。

无限长载流圆柱导线,电流为I ,均匀分布在圆柱面上,在圆柱面外距离圆柱轴线d 1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1 = ,在圆柱面内距离圆柱轴线d 2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2 = 。

真空中有一无限长载流直螺线管,电流为I ,绕密度为n ,螺线管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内 = ,螺线管外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外 = 。

有一长直密绕螺线管,长度为l ,半径为R ,匝数为N ,则该螺线管的自感系数为L = ,当螺线管通有电流I = I 0sin ωt 时,它所产生的自感电动势为εL = 。

一个半无限长直导线和一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导线相切连接,通有电流I ,则直导线与圆弧导线中的电流在圆心O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 ] (A) R I R I 8400μπμ+;(B) R
I πμ40;(C) R I R I 4400μπμ+;(D) R I R I 4200μπμ+

光学
39.3361:某元素的特征光谱中含有波长分别为l1=450 nm和l2=750 nm (1 nm=10-9 m)
的光谱线。

在光栅光谱中,这两种波长的谱线有重叠现象,重叠处l2的谱线的级数将是
(A) 2 ,3 ,4 ,5 ......(B) 2 ,5 ,8 ,11......
(C) 2 ,4 ,6 ,8 ......(D) 3 ,6 ,9 ,12......[]
42.3636:波长λ=550 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d=2×10-4 cm的平面衍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
(A) 2 (B) 3 (C) 4 (D) 5 []
44.3162: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中从A沿某路径传播到B,若A、B两点相位差为3π,则此路径AB的光程为
(A) 1.5 λ(B) 1.5 λ/ n(C) 1.5 n λ(D) 3 λ []
45.3246:一束光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让它垂直通过一偏振片.若以此入射光束为轴旋转偏振片,测得透射光强度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倍,那么入射光束中自然光与线偏振光的光强比值为
(A) 1 / 2 (B) 1 / 3 (C) 1 / 4 (D) 1 / 5 []
47.3542:如果两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且偏振化方向之间夹角为60°,光强为I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在偏振片上,则出射光强为
(A) I0 / 8 (B) I0 / 4 (C) 3 I0 / 8 (D) 3 I0 / 4 []
48.3545:自然光以60°的入射角照射到某两介质交界面时,反射光为完全线偏振光,则知折射光为
(A) 完全线偏振光且折射角是30°
(B) 部分偏振光且只是在该光由真空入射到折射率为3的介质时,折射角是30°
(C) 部分偏振光,但须知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才能确定折射角
(D) 部分偏振光且折射角是30°[]
8.一个望远镜的物镜直径为d,入射光的波长为λ,则其分辨本领为[ ] (A) 1.22λ/d;(B) d/(1.22λ);(C) 0.61λ/d;(D) d/(0.61λ).
7.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实验人员希望加大干涉条纹的间距,以获得更佳的视觉效果,则可采用下列哪种方式实现?[ ]
(A) 减小双缝间距;(B) 减小双缝和点光源之间的距离;(C) 减小双缝和屏幕之间的距离;(D) 减小入射波波长.
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6,入射光波长为λ,今用某种折射率为n的介质(n< 1.6)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增透膜,则膜的最小厚度为e1=;若要镀成高反膜,此时膜的最小厚度应为e2=;经测量得知该介质对玻璃的起偏振角为arcsin(4/5),则该介质的折射率为.(本题仅仅在最后一空中需要给出该介质折射率n的具体数值.) 6.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入射光波长为6⨯10-7m,在θ=arcsin10-3方向测到第一级衍射明纹,则缝宽a=m,该明纹相应于将单缝划分为个半波带的计算结果.
双缝干涉的缝间距为d,所使用的光波波长为λ,双缝至屏幕间的距离为D,在小角度近似下,两个相邻明纹的间距为∆x=;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缝宽为a,波长为λ,中央明纹的半角宽度为∆θ0=;有两个平行放置的偏振片P1和P2,P1和P2的偏振化方向的夹角为60︒,光强为I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于偏振片P1,在偏振片P2后观测到的光强为I2=;介质1和介质2的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当线偏振光沿着某个角度i0由介质1入射到介质2时,反射光可能会完全消失,则此角度为i0=。

6.368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间距为d,双缝到屏的距离为D (D>>d),测得中央零级明纹与第五级明之间的距离为x,则入射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___。

25.3207:在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屏上第三级暗纹对应于单缝处波面可划分为_______个半波带,若将缝宽缩小一半,原来第三级暗纹处将是__________________纹。

29.3720:若对应于衍射角ϕ=30°,单缝处的波面可划分为4个半波带,则单缝的宽度
a =_____________________λ ( λ为入射光波长)。

30.3742: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a=5 λ的单缝上。

对应于衍射角ϕ的方向上若单缝处波面恰好可分成5个半波带,则衍射角ϕ
=___________。

35.3731:波长为λ=550 nm (1nm=10-9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d =2×10-4 cm 的平面衍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光谱线的最高级次为第________________级。

36.5656: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在一块多缝光栅上,其光栅常数d =3 μm ,缝宽a =1 μm ,则在单缝衍射的中央明条纹中共有________条谱线(主极大)。

40.3640: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i 0从第一种介质(折射率为n 1)入射到第二种介质(折射率为n 2)内,则tg i 0=______________.
量子基础
3.4383:用频率为ν 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E K ;若改用频率为2ν 的单色光照射此种金属时,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
(A) 2 E K (B) 2h ν - E K (C) h ν - E K (D) h ν + E K [ ]
6.4197:由氢原子理论知,当大量氢原子处于n =3的激发态时,原子跃迁将发出:
(A) 一种波长的光 (B) 两种波长的光 (C) 三种波长的光 (D) 连续光谱 [ ]
7.某种金属的红限频率为ν0,以频率为ν 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会产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 = ;康普顿散射实验有一个特定方向,在该方向上观测到的波长的偏移量∆λ最大,该方向对应的散射角为ϕ = ;粒子在x 方向的位置不确定量∆x 和动量不确定量∆p x 所满足的海森堡不确定关系为 ;动量为p 的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λ = 。

9.下述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不同金属的自由电子密度不同,因此逸出功不同;
(B) 弛豫时间不超过10-9s ;
(C) 当外加反向电压的绝对值高于遏止电势差时,光电效应消失;
(D) 光电效应首先是由爱因斯坦发现的.
10.戴维孙-革末实验验证了 [ ]
(A) 海森堡不确定关系; (B) 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C) 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
10.4770:如果两种不同质量的粒子,其德布罗意波长相同,则这两种粒子的
(A) 动量相同 (B) 能量相同 (C) 速度相同 (D) 动能相同 [ ] 15.4965: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哪一组可以描述原子中电子的状态?
(A) n = 2,l = 2,m l = 0,21=s m (B) n = 3,l = 1,m l =-1,21-=s m
(C) n = 1,l = 2,m l = 1,
21=s m (D) n = 1,l = 0,m l = 1,21-=s m [ ]
7.在原子壳层中,若当n = 4,l = 0时,可容纳 个电子;若当n = 6,l = 4时,可容纳 个电子.
6.4611:某一波长的X 光经物质散射后,其散射光中包含波长________和波长__________的两种成分,其中___________的散射成分称为康普顿散射。

18.4203:设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函数为),(t r
ψ,则*ψψ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t r ψ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归一化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4221:原子内电子的量子态由n 、l 、m l 及m s 四个量子数表征。

当n 、l 、m l 一定时,不同的量子态数目为_____________;当n 、l 一定时,不同的量子态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当n 一定时,不同的量子态数目为_______。

21.4782:电子的自旋磁量子数m s 只能取______和______两个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