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历史故事。
讲的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遭受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娥事情。
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司马迁受父亲影响,努力学习历史。
第二自然段写司马迁牢记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每天认真整理史料。
第三自然段写横祸降临,司马迁忍辱写史。
第四自然段写司马迁用毕生心血写成了《史记》。
第二、三自然段中突出表现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地方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4、通过本课学习,能有意识地关注《史记》,并搜集其中的故事,在班级交流。
教学重难点: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及文字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3月27日总第31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了解司马迁其人。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一、介绍人物,导人新课1.出示画像,简介司马迁。
谁知道司马迁?给大家介绍介绍。
2.介绍《史记》。
《史记》是我们历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它总结了中华民族三千年的发展史,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体例。
作者曾广泛查阅并实地调查了大量史料和事件,记述了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及帝王、公侯、将相和其他重要人物的事迹,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也是一部优秀的史传文学作品的汇编。
被奉为封建时代历史著作的典范。
板书:20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你看了课题想知道哪些问题?3.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这部辉煌巨著呢?他又是怎样发愤写这部书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使学生了解《史记》,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看题提问的能力)二、初读课文1.默读课文。
2.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初读课文谈感受。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内容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
1.检查读书情况(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正音。
注意读准多音字“载”和“横”。
指名读,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2)联系上下文,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已经懂了?(3)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提出来,全班讨论。
交流时说说通过什么方法掌握词语意思。
2.理清文章层次(1)默读课文,思考:⑴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发愤写《史记》?⑵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愤"写作的?⑶他又是怎样"发愤"写作的?⑷结果怎样?(2)、对照上述问题,找出相关的自然段,并归纳段意。
(3)、交流:第一段:(第1、2节):父亲对司马迁的影响和临终时的嘱托。
第二段:(第3节):讲一场飞来横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但司马迁忍辱负重坚持写书。
第三段:(第4节):讲司马迁用毕生的心血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使学生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段落层次。
)四、指导书写生字老师示范:迁啸廷狱刑泰学生描红,老师巡回,交流学生描得好的。
五、作业1、抄写词语2、多音字组词3、朗读课文第二课时(3月28日总第32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司马迁受辱后悲愤、矛盾的心情,以及最终忍辱负重、战胜自我、发愤著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领悟司马迁受宫刑后悲愤交加的心情。
一、揭题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过渡:上一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两个重要的问题,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又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着重探讨这些问题。
(问题导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探究第一个问题过渡: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1、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1-3自然段,想一想都有哪些原因?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在读懂的基础上,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原因,写在课文旁边。
2、全班交流。
(交流的时候要注意了,先读一读你划的句子,再结合关键的词语谈谈你的理解。
)(随机交流。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
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
”①黄河的熏陶: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跨越黄河的龙门,是一座名山。
据说每年都有几万条鱼向上游,跳过去便化为龙。
这富有传奇色彩的地方,便是司马迁世代居住的地方。
是啊,北望龙门,东望黄河,小小的司马迁禁不住浮想联翩,他也要化为龙。
②历史故事的感染:因为司马迁从小听着英雄故事长大,他也要成为一名英雄,也要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所以他要发愤写作。
到底哪些古代英雄的故事对他以后写《史记》产生了深渊的影响?周文王被关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居然写了《国语》;孙膑被剜(wān)掉膝盖骨,竟写了《兵法》……所以他要发愤写作。
△“父亲司马谈……受父亲的影响……历史资料。
”③父亲的影响:父亲立志……因为司马迁受父亲的影响,喜欢历史,也有编写史书的志向,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
引读,补充:他到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的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他到过长沙,在汨罗江边凭吊爱国诗人屈原;他到过山东曲阜,考察孔子讲学的遗址;他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取沛县父老乡亲讲述刘邦起兵的情况……如果轻易放弃,那么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那是多么可惜呀——所以他要发愤写作。
△“司马谈临终之时,……史书哇!”因为他要完成父亲的遗愿,完成父亲临终时的嘱托。
司马谈编《史记》是为他自己吗?你能读出司马谈临终深情的殷殷嘱托吗?请来试一试。
司马迁看到了父亲作为一名史学家难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也知道父亲将自己毕生未竟的事业寄托在自己的身上。
虎父无犬子,所以他要发愤写《史记》。
引读△“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因为他不想死得比鸿毛还轻,他想死得比泰山还要重,死得有价值,所以他要发愤写《史记》。
3、究竟什么原因使司马迁想到了死?生读第三节相关语句酷刑是一种怎样的刑罚?想象司马迁在狱中所受的酷刑。
补充:酷刑在这里更指宫刑,又称腐刑,这是因为,对受害者来说,不但肉体痛苦,而且心灵受辱,受刑者从此断子绝孙。
宫刑有摧残受刑者的身体与精神的目的,使受刑者终生受辱,生不如死。
引读:所以“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你懂吗?请读好这些词师引导激情:同学们,酷刑使一个原本顶天立地的血性男儿在人前人后再也抬不起头来,再也不能昂首挺胸,泰然自若地活着。
这对于一个从小听着英雄故事长大,血液里流淌着自尊自强的信念,胸怀大志,有着建功立业理想的伟男儿,怎能不感到万般屈辱呢!何况这种屈辱又是不应该降临到他头上的。
因为他是含冤入狱,受了酷刑。
此时,你再读读这句话,一定会深有感触吧!生再读4、进一步引导激情:同学们,司马迁后来在《报任安书》中这样描述:我遭受了这场灾祸,为人耻笑,污辱了祖先,又有什么脸面再去谒拜父母的坟墓呢!每天愁肠反复回转,在家里恍恍惚惚,若有所失,外出不知道自己要到哪去。
每当想到这种耻辱,就汗流浃背,沾湿衣裳。
自己简直就是个宦官,连深山岩穴之中都没有自己的藏身之处!这是何等的悲和愤啊!让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5、一个在遭遇迫害之后,通常有两种选择,要么悲观消沉,要么发愤图强。
此时,司马迁想到了(《史记》还没有完成),想到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还想起了(古代那些英雄)。
他只有一个信念:“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他心中默默地发誓:“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他向世人宣告:“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引读:想到这里……(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朗读品悟,从司马迁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等体会他写史记的原因。
以及感受司马迁的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三、组织探究第二个问题1、过渡:在屈辱、痛苦、挫折面前,司马迁没有倒下,而是从精神上站立起来,继续编写《史记》。
引读“就这样……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结合理解:从哪些方面看出这部著作“前无古人”?(这是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其篇幅之长是前人没有的;它完整地记录了三千余年的历史,记录时间之长是前人没有的;像这样“耗尽毕生心血”“用生命”完成史书的精神是前人没有的。
)2、想象13年岁月引:13年,整整13年啊。
让我们一起想象司马迁这13年的艰辛历程吧。
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镜头先同桌说说后交流。
冬天,大雪纷飞,寒气逼人,司马迁;夏天,烈日炎炎,蚊蝇乱飞,司马迁。
白天,司马迁;晚上,司马迁。
在遭受世人冷眼,想到自己遭受的磨难时,他。
在编写《史记》的过程中,遇到某一个年代的人、事不太清楚时,司马迁;情感渲染:整整13年,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司马迁不断地研读、整理、查对、走访、采风,还要直面黑暗的官场、残酷的现实、漫天的流言蜚语、时人的嘲弄、讽刺。
这需要怎样的力量和勇气。
这需要怎样的才华和信念去支撑!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来赞叹——一起读课文最后一句。
(通过朗读品味,体会司马迁写《史记》的艰辛和《史记》的价值。
)五、总结全文1、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曾经这样赞扬《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同学们,司马迁卑微而高贵的生命在血泪和苦难中被升华,最终凝结成千古绝唱《史记》。
此时此刻你想对司马迁说些什么?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
3、当老师读完这篇课文,也被深深地感动了,怀着对司马迁深深的崇敬之情,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愿与大家共勉。
齐读:苦难给一般人带来的是叹息、伤心、沉沦,但对于生活的强者来说,苦难是一笔财富,让我们坚强地面对苦难,笑对人生,执著追求,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
六、作业1、练习7“熟记成语”中的12个成语概括介绍了司马迁的一生。
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和你所掌握的知识把下面的12个成语正确地填写到括号里,然后再读熟这段话。
博闻强记家学渊源栉风沐雨名山大川挺身而出犯颜极谏飞来横祸不白之冤忍辱含垢大笔如椽鸿篇巨制藏之名山我国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从小就(),聪慧异常,再加上(),他受父亲影响极深,立下了宏伟的志向:协助父亲写完《史记》。
为了增长见识,积累材料,年轻时代的司马迁(),游历了祖国的()。
在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将军李陵入狱,司马迁(),(板书设计: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遵照嘱托子承父业遭受酷刑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矢志不渝教学反思: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涵着厚重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