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的特殊句式类析及备考策略之一解析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的特殊句式类析及备考策略之一解析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的特殊句式类析及备考策略之一
近年来,对于文言文特殊句式这一考点,高考一般不单独设题(选择题,往往糅合在句子翻译题中进行考查, 如果我们忽略了特殊句式, 往往会在翻译中出现“黑障”, 进而失分。

下面结合 2014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出现的特殊句式试作分析,并提出一些备考策略就教方家。

一、特殊句式类析
2014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出现的特殊句式有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四大类型以及疑问句。

在四大类型中,省略句考查的最多,也最全面, 所有的省略类型都涉及到了,其它三类,虽有涉及,但各种小类型只是部分涉及。

对于疑问句,涉及了部分常见疑问句式、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和固定词组。

(一省略句
文言文句式中,省略句是考试的热点、常考点。

2014年,全国 18套试卷 39道主观翻译题, 1道客观翻译题(北京卷第 8题“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其中,全国ⅱ卷、北京、天津卷、辽宁卷、上海卷、浙江卷、安徽卷、江西卷、山东卷、湖北卷、湖南卷、广东卷、四川卷等 13套试卷考查了省略句,而且有些试卷还考查不止一种类型的。

甚至有些试卷年年都对省略句情有独钟, 如广东卷近四年年年考省略。

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 省略句不可忽视。

例析如下:
1. 省主语
(1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北京卷 8C
“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的主语“是”承上文省略, “译”为“ (各级官吏”。

译文: (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

(2 刘晏初为转运使, 尝以厚直募善走者, 觇报四方物价, 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

(上海卷 19
这个“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句中“远方”不能做主语, 当是承前省略了“远方”的中心语“物价”。

译文:刘晏当初担任转运使时, 曾经用优厚的待遇招募擅长奔跑的人, (让他们察访报告各地物价,即使遥远地方的(物价也不用几天都能送到转运使官府。

(3又性颇嗜诱进後生,推拔于寒素中,惟恐不及。

(浙江卷 20②
这里的“又性颇嗜诱进後生”,主语“常衮”承前省略。

译文:(常衮又生性喜欢提拔后生,在出生寒门的年轻人中选拔,生怕找不到。

(4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

(安徽卷 7②
这里的“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主语“朱筠”承前省。

译文:在拥有高深资历、显赫声望后, (朱筠就声称读书人要把读书和端正品行作为职责,不能趋炎附势,拜访权势显赫之人。

(5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

(江西卷 13①
这里的“曳而逐出之”主语“众鸡”承前省。

译文:(众鸡拖拽(它驱赶(它使它出去,随后(又争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粒。

(6又奚为既来而恶所呼者而迫之耶?(江西卷 13②
这里的省略了主语均是“众鸡”,承前省。

译文:(众鸡又为何已经来了却一起憎恶(那只呼叫它们的鸡并且逼走它呢?
(7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山东卷 13①
“奈何从儒生游也”,这一句承前省略了主语“尔”(指代詹鼎。

译文: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 (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
(8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

(湖北卷 12①
这里的“弗责也”承前省略了主语“吴德基”, 为承前省。

译文:有的乡民拉着吴德基 (南康丞的衣襟与他你我相称,(吴德基也不斥责。

(9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

(湖南卷 9①
这里的“既落成”省略了主语“庐”,为承前省。

译文:(房屋已经建成,天上正好下起了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

(10甚径且易,不数目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广东卷 9(1①】
这里的“甚径且易”省略了主语“途”,为承前省。

译文:(路途短而且容易走,用不了几天就可抵达中京,为什么要走这条旧道?
2. 省宾语
省宾语的类型有两种,一是动词的宾语省略,二是介词的宾语省略。

在 2014年文言文翻译中这两种省略句式都出现了。

省略的宾语以代词“之”为主,均是承前省。

(1动词的宾语省略。

如:
? 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

”(天津卷 13①
这里的“览”后省略宾语“之”。

译文:徐君逐条列举了赋税中的弊端呈给巡抚张公, 张公看了(赋税中的弊端打着拍子赞赏说:“这是真正的读书人。


? 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

(天津卷13?
这里的“足以补朝廷之治”后面省略了动词谓语“补”的宾语“之失”。

这是蒙后省。

译文:所以乡邑中有好的义士,足以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和相关官员的缺失,对老百姓有功劳。

? 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

(江西卷 13①
这里“曳而逐出之”句中两个连动谓语“曳”和“逐”都省略了宾语“之 (指代截冠雄鸡”。

译文:(众鸡拖拽(它驱赶(它使它出去,随后(又争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粒。

④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

【广东卷 9(1 ? 】
这里的“甲知能为己直”省略了动词谓语“知”的宾语“刘敞”。

译文:王甲得知 (刘敞能为自己伸冤,才敢以实相告,原来杀人的是富人陈氏。

(3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

(四川卷 10①
在“以为不逮也”这一句中, 省略了谓语动词“不逮”的宾语“之 (指代王筠”译文:尚书令沈约,是当时的文坛宗师,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赞叹吟诵玩味,认为(自己赶不上(王筠。

(2介词宾语的省略。

①贼张敌万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

(天津卷 7①
这里的“立绝不与通”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 (指代上文的“张敌万” 。

译文:盗贼张敌万在这中间建造窟穴,赵立坚决不和(他来往,所以楚州运粮的道路更加阻塞。

? 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江西卷 13?
这里的介词“用”和“以”后面都省宾语“之” (指代上文的“指代截冠雄鸡” 。

将用(它来警示我自己,并且可以把(它作为世人的一面镜子。

(3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

(四川卷 10①
在“以为不逮也”这一句中,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之(指代沈约”译文:尚书令沈约, 是当时的文坛宗师, 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 赞叹吟诵玩味, 认为 (自己赶不上 (王筠。

4. 省介词
介词在句中常常省略,这样的介词有“以”“于”。

在 2014年翻译题中仅出现省略介词“于”的,仅 1例。

贼张敌万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

(天津卷 7①
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窟穴”后面省略了介词“于”,表示动作行为(方式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

译文:盗贼张敌万(在这中间建造窟穴,赵立坚决不和他来往,所以楚州运粮的道路更加阻塞。

5. 省关联词语
(1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

(安徽卷 7①
句中“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为省略句, 省略了关联词“于是”。


这里“于是”表示前后两件事的承接关系, 也就是表示后一件事的发生是在前者之后, 并且由前者导致的,或者是以前者为条前的。

译文:先生认为经学的根本就在于文字的解释, (便在安徽刻版印行许慎的《说文解字》,用来教授读书人。

6. 省状语
(1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

(福建卷 5②
这里“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句中谓语“添设”之前省略了状语“将”。

译文:恰逢(要增加一位京卫知事,皇帝下令吏部挑选合适的人。

(2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

(江西卷 13①
这里的“已而竞还啄其粟”句中“竞还”省略了状语“又”。

译文:(众鸡拖拽 (它驱赶(它使它出去,随后(又争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