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公开课 ppt课件
变形
4个2种精子(染色体数:n)
【课堂练习】
根据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变化, 回答下列过程各发
生的时期: 1.染色体复制发生在:
减Ⅰ间期
2.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 减Ⅰ前期
3.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4.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减Ⅰ后期 减Ⅱ后期
5.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减Ⅰ分裂完成时
6.DNA数目减半发生在:
3、四分体:联会后的在每一个对四同分源体上染又色不在 体 含有四条染色单体一,个叫染色做体四上分的染体色单
体叫非姐妹染色单体, 比如a与b或b’ 。
1个四分体 = 1对同源染色体 = 2条染色体 = 4条染色单体
导致形成不同种类配子,产生可遗传变异。
4、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 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片段的交换现象。
DNA分子。
【课堂小结】 精子的形成过程:
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精 原 细 复制 胞 滋长
初级 精母 细胞
联会 分离、组合
次级 精母 细胞
分裂
精 变形 细
单体分开 胞
精 子
1个
1个
2个
4个
4个
思考: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_同__源__染__色__体__分__离,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实质是___姐_妹__染__色__单__体__分__离__。
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以哺乳动物为例) 请问:这些成群结队的精子从哪里来的?
(一)精子形成的过程
形成部位:睾丸
曲细精管中有大 量原始的雄性生殖细 胞——精原细胞,每 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 数目都与体细胞相同。
减数分裂公开课
减数第一次分裂
1、减Ⅰ间期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DNA复 制和蛋白质合成),体积稍稍增大,成 为初级精母细胞。
精子 23
23 卵子 染色体的数目会减半
(受精)
呢?
46 受精卵
(有丝分裂)
46 新个体
一、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 性质: 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 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 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 特点: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
减Ⅱ分裂完成时
【课堂练习】
1.图中有染色体 4 条, 染色单体 8 条, DNA分子 8 个; 四分体 2 个; 同源染色体 2 对,分别是 A和B;C和D
2、A和C、B和D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
a 和a’,b和b’, c和c’, d和d’称为: 姐妹染色单体
3.一对同源染色体包含 2 条染色 体, 4 条染色 单体, 4 个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是_减_ 数_第__一__次__分__裂__。
减数第一次分裂
2、减Ⅰ前期
减Ⅰ前:联会,形成四分体
重要概念:
1、同源染色体:(对) 如:A和B,C和D
减丨前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注意:在图上会用不同
2、联会:同源染色体颜两色表两示配一对条来的自现父象方
一条来自母方。 a与a’,b与b’是姐妹 2n)
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 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 组合)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减数第二次分裂 4个精子细胞(染色体数:n)
细
胞
3、减Ⅱ后期
4、减Ⅱ末期
变形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精原细胞
联会
四分体
有细 丝胞 分分 裂化
初级精母细胞
体细胞 精子
精子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一)精子形成的过程 体细胞(染色体数:2n)
1.场所:睾丸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2.过程及其特点: 1个精原细胞(染色体数:2n)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减数第一次分裂
3、减Ⅰ中期
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减数第一次分裂
4、减Ⅰ后期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 由组合。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减数第一次分裂
5、减Ⅰ末期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
(同有丝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1、减Ⅱ前期
次
级
2、减Ⅱ中期
精 母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减数分裂
父亲 46
46 母亲
(有丝分裂)
精子 46
46 卵子
(受精)
92 受精卵
疑问: 配子(精子和卵细胞) 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 的吗?
(有丝分裂)
92 新个体
父亲 46
46
母亲
疑问:
配子(精子和卵细胞)
(????)
不是通过有丝分裂产 生的,那是通过什么
方式产生的?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