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
新时期的班级管理工作要求班主任要热衷于本职工作,与时俱
进,适应新要求,以人为本,讲究工作艺术,走进学生心灵,不断
创新,把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每时每刻。
1、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倡导的是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
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因此,进一步加强学生的
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作为班主任必须精心组织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通过多种开放
性的互动形式,结合班级实际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应针
对学生的特点,通过精心组织安排和设计。如开展主题班会“怎样
迈好中学第一步”,“诚信从我做起”,“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等等。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人公意识,
使得他们能当家作主,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尊重。
2、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增强班级凝聚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靠的是身教和潜移默化。作为班主任,
要严守职业道德,忠于职守,行胜于言,以身作则,无私忘我,做
学生的表率,要达到“于无声处胜有声”的境界。“以爱润其心,
以言导其行”,用爱心去滋润学生,用语言去感化学生,教给学生
做人的道理,增强学生前进的动力。
3、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注重个体差异
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教师更是每一位班主任的天职。无论是大
班还是小班,班主任面对的是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而问题学生的
管理往往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点。作为班主任,可以采取“看”和
“管”两种办法,“看”,即学生在校期间要经常巡查,严加督促。
然后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进行“管”,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感情上的亲近,要求上的严格,方法上的灵活,行动上的表率,就
会让学生觉得这个集体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
4、科学管理,健全班级管理机制
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干部,以干带群,加强管理。注重班干部的
培养,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班
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力量。
其次,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营
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以良好的合力促进人的发展。班主任
要根据学生各阶段的情况,定期召开别开生面的师生、家长座谈会,
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
育,以便取得家长的共同配合。
再次,要建立日常家访制度。每学期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或电
访,多和任课教师沟通,交换意见,既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又争
取了他们的协助,形成齐抓共管的班级管理机制。
5、注重策略,抓好班风、学风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即“过
好三关”。就是“课前预习关、课堂学习关和课后先复习后作业关”。
通过这三关,鼓励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要有的放矢,使学生印象深刻,课堂上记
好笔记。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多采用启发式、任务式、
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启发学生思考,开
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让学生养成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让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温故知新,及时有效地深化课内知识,养成自主学习
的良好习惯,形成优良的班风、勤奋的学风。
6、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努力开创班主任工作的新局面
6.1质量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落实是提升质量的第
一要务。班主任要注重建立健全学生的学习成长档案。通过档案,
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勤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通过
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谈话、及时提醒、及时沟通。要突
出教学中心:一是体现在培养优良的班风学风的建设上,给学生营
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二是体现在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上,要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整套适合自己成长进步的正确方法;三是体现
在学生良好心态的培养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让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
6.2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的素质教育观。
事实证明:智力非智力一起抓,才是协调、和谐、高效的教育。教
育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有明确的目标、有充沛的精力、有强健的
体力、有健康的心理、有坚定的毅力、有勤奋的定力。
6.3新课改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班
主任工作要体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习惯教育;二是突出心理
教育;三是突出责任教育。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注重教育策略,塑
造学生的个性,从而把学生塑造成有见解、有个性、有骨气的全面
发展的健全人。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班主任需要深
入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勇于创新,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要与
同道共勉,与学生同行,广泛收集意见,不断地总结经验、反思自
己的得与失,改进工作,尝试新的方法,寻找新的突破口,切实抓
好班级常规管理,切实加强班级目标,措施落实到位。转变质量管
理方式,向教学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创教育新环境,育全才为
己任,做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积极实践者和促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