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作文:他(她、它)教我怎样做人思路指点:按照题目《他(她、它)教我怎样做人》的要求,此文应写成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文内起码应写出“他(她、它)”和“我”两个人。
两人的关系“他(她)教我”,教的内容是“做人”。
因此,我和他(她、它)之间,应以他(她、它)为主,“我”为次。
写“他(她)教我”,首先应选准“他”或“她”。
一般是选自己的亲属或熟人,如爷爷、奶奶、爸妈、老师等,当然也可选虽然陌生但确实对“我”教育极深的人。
“教”的内容很多,可以“教”我怎样热爱劳动、重视学习;也可以“教”我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准备为四化建设做贡献;还可以写自教我做人的你他教我怎样做人文/潘虹叫一声老爸,如果你还活着,我该叫你老头了吧。
还是那句每年都对你说的话:爸,我现在很少说谎了。
我不能说我句句是实,一点也不撒谎,做一个演员,一个时时面对社会的单身女子,总有一些时候要说一些不那么由衷的话。
可我还是尽可能地说实话,说真话,不说谎。
我知道,不说谎地做人,是你对我最大的期待。
你一直希望我不要有那种劣习,你希望你女儿能做大事。
家里没有男孩子,我是你的长女,你对我的期望埋得很深,寄予得很高。
那时我小,不懂得这些。
我只是觉得不公平。
你从不打妹妹,可你打我,因为我做错事。
我怕你,挨了打还有点恨你。
我就总是对你阳奉阴违,只要在你面上混得过去,只要不挨打。
可那一个巴掌我没能逃过。
这一个巴掌,我记了一生。
那本是件小事。
小时候我的身体不好,你们就让我每天放学后去游泳锻炼。
游泳池离家两站路,你们总是给我一角钱坐车。
那天我回来时没坐车。
我用五分钱买了根冰棍,一路东张西望,磨磨蹭蹭地逛回了家。
回到家的时候天都黑了。
你们等我回来吃晚饭,等得非常着急。
见了我,妈妈劈头就问我坐车了没有,她是怕我给人拐骗了。
我不敢说出实情,只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回答,当然坐了。
你放下筷子,指着我的长辫子,说,你的头发都已经干了。
我哑口无言,说不出个所以然。
你没再多问我一句,就一个巴掌,把我从桌子的这一头打到了那一头。
你当时说,没有一个男孩子不吹牛的,没有一个女孩子不撒谎的,可你就是要改改我这个毛病,否则我将来做不成大事。
第二天,你让我带着五个红红的手指印去上学。
你要我告诉同学,我为什么会挨你的打,原因要说得真真的,也不许撒谎。
那时候,我真恨你。
可那以后我真没敢再撒谎。
后来,你就走了。
你是自杀的,在那个年代里。
那一年,我十岁。
老实说,失去你,不像后来失去外婆那样,让我那么伤心,那么悲痛。
我甚至没为你掉过一滴眼泪。
你的离去对我来说只是一种空白。
长大后,我才知道,这是一段任何人任何东西都无法填补的永远的空白。
爸,今天的我,已远远超出了你当初对我的期望了吧。
站在你面前,我觉得心安。
你呢?是不是也安心了呢?只是,我真心希望我的身边还能有一个在我做错事的时候打我巴掌教我做人的你,活着。
老师教我做人杨老师是我在学前班的启蒙老师。
遇上她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看到了一座灯塔。
是她点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记得在上幼儿园时,杨老师发给我们响板玩,我觉得十分好玩,杨老师收玩具时我便没有上交,而是装进了口袋里,那时我还小,并不觉得这种行为不好,只觉得这样做好象不对。
结果还是被杨老师发现了,她让我交上去,可我死活不肯交。
杨老师便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人呢,不能因自己喜欢某一样东西,就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这是小偷的行为,是不对的-----”杨老师说了一大堆我当时听不懂的话,我只隐隐约约记住了其中的大意:“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去拿,哪怕自己再喜欢。
”杨老师不但使我明白了是非、对错,还让我明白了生命的真谛,人生的亮点。
小时侯我十分害怕黑暗,每次天色阴暗下来后就会十分的害怕,如果班上突然停电了,看着眼前这么黑,我便会害怕得大声哭起来,黑暗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
杨老师发现了这一点后,教了我一句诗:“黑色给了我黑暗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以后每当天色黑暗之时,我便会默念这句诗,久而久之,便不再畏惧黑暗了。
小时侯,我并不明白“黑夜”不单单指黑色的夜晚,还指人生中难免会遇到的困难、挫折-----要从“黑眼睛”从困难、挫折的“沙漠”之中寻找希望的“绿洲”。
我又懂得了要勇敢面队人生中的一切不幸,迎接命运的挑战。
是杨老师教给我做人的道理,教会我勇敢的面队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挫折,培养我对文学的兴趣。
杨老师——我的启蒙老师,我感谢她!他教我怎样做人我七岁的时候,才回到父母身边。
在这以前,我一直住在慈爱的姥爷家里。
因为我是他唯一的孙女,他将他那全部的爱和关怀都给了我。
最让我由衷感激的是他教给了我怎样做人的道理。
姥爷虽然是退休工人,但是他的身上无不渗透着标准式农民那种辛勤劳动和艰苦朴素的作风。
他虽已年过七旬,但仍然在自家后院开辟的园地里种菜。
我经常跟着他去拔草啦,浇水啦,治虫子啦。
等我再大一点的时候,姥爷就教我扎棵了。
记得有一次,我干活累了,就停下了手,抬头看着姥爷,见他也在淌汗,喘气,就小声问:“姥爷,你不是累了吗?歇会儿吧。
”“姥爷不歇,干活都得流汗哪!”“姥爷,咱们家的菜不够吃吗?”“够吃,你妈和舅舅都寄钱。
我是不想闲着呀。
”“我长大了也要种菜,流好多汗吗?”“当然,人都要用劲干活,要不怎么会有舒坦日子过?”这一段话,还有姥爷说话时那滴下的颗颗汗珠,那坚定而和蔼的面容,现在还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每当我在工作和劳动中拈轻怕重的时候,姥爷的话就会给我以启发。
“人都要用劲干活,要不怎么会有舒坦日子过?”这可是做人的起码道理呀。
姥爷不仅爱劳动,他还注意节约,凡是他的家什,都有八成破旧,照小舅的话说,是“古董店里的新货。
”他的拖鞋已经看不出原来的“庐山面目”,上面全是胶皮;他的小马扎用旧布缠了一层又一层;他的茶缸也被逝去的年月卷去了白瓷漆……我不用再问他老人家这是为什么,他那多年不改的倔劲,我就知道了,这也是做人的道理呀。
现在,我长大了,姥爷却永远去了。
但是,姥爷的古铜色的面容和谆谆和教诲,连同他劳动时佝偻的背,破旧的茶缸,都一并会重现在我心头。
因为,姥爷教给了我做人的道理。
爸爸教我怎样做人我的爸爸和大多数的同学的父亲一样,是一位地到的庄稼汗。
中等个子,结实的身体,朴实一长脸,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常年光赤的脚,构成一位称职的农民形象。
他那勤劳、朴实、敦厚、严厉的性格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他做每一件事都认真仔细,严格要求自己,对我的教育从没放松过,特别在教我怎样做人上,几乎达到了严厉、苛刻的程度。
星期六早上,我向家走去,身后留下了一串脚印。
到了!东西一扔,躺在椅上,不想动了。
“一到家就不动了,在学校耍懒了?什么活也不干。
快起来!起来洗衣服!”一到家爸爸就“唠叨”上了,我极不情愿地挪了身子,但仍躺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快起来,自己的衣服都不洗,难道爸爸还有时间给你洗?”“这次声音比前一次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洗就洗!”我爬起来三下二除地洗完了,又躺在了椅子上,不动了。
爸爸看了看,直摇头,用那威严的目光盯住我说:“都上初中了,做事怎么还这么马虎,重新洗干净点!”不容改变的命令。
我只得重洗,尽管心里不愿意。
可这是没办法的事呵!他是我家的“最高长官”,我只得服从他的命令呀!这次我细心、认真了,用了一个小时把衣服洗得连一个污点也没有了。
爸爸从山上回来吃饭时,看了看晾在绳上的衣服笑着说:“这还差不多!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仔细,要严格要求自己,每一件事情都必须做好,长大才会有出息。
”我以后做什么事情可不能向这次一样,想多玩一会儿,就马马乎乎,结果还得重做,倒不如一次把它好。
到了星期天下午,我要返校了,他又开始“唠叨”了:在学校认真学习,团结同学,不懂的要问,严格要求自己,要……。
我恋恋不舍地走出家门。
走着,我又回头望了望,他正站着向我为笑呢!我转过身,大步朝学校走去,身后又留下一串印。
爸爸教我做一个热爱劳动、勤奋学习,做事认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这是爸爸教给我的宝贵财富。
她教我怎样做人时间,绿了芭蕉,红了樱桃,在四季之间穿梭着。
日月轮回,走在成长的路上募然回首,我已从一个淘气无知的小女孩,走入了初中的校园,成长的路上,她的身影在我眼前晃荡,一个个成长的例子背后,却流淌着她的汗水。
她,我那平凡而又和蔼可亲的妈妈!在我成长的路上,她教会了我怎样做人。
曾记得,当我拿着不理想的成绩单在门口踱来踱去是,本以为你会大骂我一顿。
当我拉开门的那一刹那,我惊呆了,您正在对我笑,那笑是那么的甜蜜。
看到泪流满面的我时,您却急忙帮我拿下书包,为我擦干了脸上的泪花。
当我将成绩单递到您的手上是,您并没有生气,而是为我详细的把错题讲给我听,一遍不会再第二遍,直到我会了为止。
那天的星空太美了,那天的记忆成为了我成长道路上最美丽的回忆。
妈妈,您教会了我,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即时的改正错误,一次的考试失败算的了什么呢?只要知错就改,就是最棒的。
妈妈,您教会了我做一名知错就改的孩子。
妈妈,不知您还记得吗?那天,我们俩一同走在路上,当您看见一位阿姨吃力的抱着孩子,手上还拎着许多菜时。
您主动上前,接过了那位阿姨手中的菜,一直将她送到了家门口。
从此,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乐于助人的种子,在妈妈你中的浇灌下不断萌芽,生长。
妈妈,您教会了我做一名乐于助人的孩子!妈妈,您总会将家里的瓶子攒起来,卖给收废品的叔叔,你让我知道了要勤俭节约。
出门旅游是,您又总会四处寻找垃圾桶,将手中拿了很久的垃圾放进去,您又教会了我要保护环境……妈妈,您教会了我太多太多。
我真感激您,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身经百战的“人”,做一个不怕失败的“人”,做一个自信迎接明天的人!母亲教我做人墙角的野草能从石缝中钻出,是种坚毅;每一片竹叶都会垂下头,是种谦虚;蚂蚁齐心协力能够搬动比它们重几十倍的东西,是种团结。
而你——母亲,教给我的却是我这一生中最重要的品质。
小时候,隔壁家院子里有一棵很大很大的枇杷树,夏天结出了满树的金黄。
你总会牵着我的手走过,在树下站一会儿,让我体验“夏”的感觉。
我在想,你应该是喜欢吃枇杷的吧?尔后有一天,我经过你的窗前,看见你正在为我缝补一件破了的衣服,我忽然觉得你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却从来没有回报过。
我翻过低低的墙,爬上那棵琵琶树,穿梭于满树的金黄。
我摘了五、六个最大最鲜艳的琵琶放在你窗前,心里想着:妈妈,你爱吃的琵琶。
你看见了这些金黄色的“小精灵”,浅浅地一笑,又忽然生气地把我喊来:“小雨,我们家怎么会有琵琶?”我笑眯眯地望着你说:“妈妈,我为你摘的。
”意想不到,你竟然把我的手抓起来,用你的手狠狠地抽我的手心:“小雨,你怎么能够做出这种事情?偷人家的琵琶,偷!”我很委屈,但是你却告诉我不准哭,要有骨气,错了就要有勇气承认。
我含着眼泪点了点头,任凭手心里的痛苦,蔓延到心上。
夜晚,你把我叫醒,抚摸我的手心,问我痛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