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3、接地装置 (1)3.1接地装置型号 (1)3.2接地埋设要求 (2)4、材料定购及验收 (4)4.1、原材料定购 (4)4.2、原材料验收 (4)5、接地装置施工 (4)5.1、技术资料准备 (4)5.2、接地沟开挖 (5)5.3、接地体敷设 (5)5.4、接地体回填 (6)5.5、接地引下线的施工 (6)5.6、接地电阻测量 (8)6、质量管理 (9)7、安全保证措施 (10)8、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10)8.1、环境保护 (10)8.2、文明施工 (10)1、编制依据1.1、施工设计图及资料;1.2、本工程现场的调查(地形、地质、交通、气候);1.3、《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1.4、《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1.5、《架空送电线路导地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226-87);1.6、《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2001)1.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1.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1.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1.10、《接地装置工频特性测量导则》(DL/T 475-2006)1.11、《杆塔工频电阻测量》(DL/T887-2004)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余箐变电站~珙泉变电站110kV送电线路新建工程,其施工范围为:起于余箐至珙泉已建线路段的N16#铁塔横担挂线点,止于已建的珙泉变电站110kV门型构架挂线点,新建线路长为10.686km,曲折系数1.126,额定电压为110kV,系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基础全部采用C25钢筋混凝土人工掏挖基础(5TZ1933、5TZ1943、5TJ2046、5TJ2051、5TJ2259、5TJ2264型等)。
全线共计铁塔24基,其中直线塔11基(1A3-ZM3,2A3-ZMC2,2A3ZMC4),耐张塔13基(1A3-J1,1A3-J2,1A6-J1,2A3-JC2,2A3-JC3,GJ5103)。
导线型号:LGJ-240/30 钢芯铝绞线地线型号:LBGJ-80-20AC 铝包钢绞线光缆型号:OPGW-24B1-80导线防振锤型号为FR-3,地线防振锤采用FR-2型防震锤。
3、接地装置3.1接地装置型号地线(OPGW)均逐塔接地,OPGW通过专用接地线与铁塔可靠牢固连接。
为便于变电站接地网接地电阻测量,进出线门型构架上地线耐张串加装一片XDP-70CN型自带间隙无裙绝缘子,与变电站隔开。
平时运行时应用专用接地线与构架可靠连接(即将绝缘子短接)。
本工程每基铁塔均敷设人工接地装置,接地装置为浅埋式水平幅射接地体,接地引下线Φ12镀锌圆钢,接地体采用Φ10镀锌圆钢,铁塔四个腿均应与接地体相连。
考虑到线路部分地段土壤电阻率较高,以及个别塔位处于狭窄的山脊背上或岩石上,接地装置敷设布置困难,接地电阻难以达到要求,此类塔位接地装置考虑采用集中接地装置(如接地模块),辅助降低接地电阻,使接地电阻满足规程要求。
对线路出线2km 范围内( N18~N25)及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0。
杆塔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值在雷季干燥时,不得超过下表的要求: 土壤电阻率(Ω·m)≤100 1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以上 工频接地电阻(Ω)1015 20 25 30 接地埋设型号及数量 序号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丁 基 3 2戊 基 21 3合计 基 24 接地装置敷设图丁型 戊3.2接地埋设要求1、接地沟沿等高线开挖;两接地体间最近距离应大于5m ;φ10热镀锌φ10热镀锌2、接地体埋深:埋设深度坚硬岩石区0.4m;松砂石0.6m;一般平地及耕种地区0.8m;接地沟宽度0.4m(坚硬岩石区0.3m)。
3、接地敷设示意图(具体放射线根数及长度见<接地装置敷设示意图>)(1)所有接地方框每边均为14m,接地方框可根据基础根开适当调整;(2)放射线均为4根;4、接地引下线应采用“三油二麻”的防腐措施,如基础立柱露高超过1m的,采用加长引下线;接引下线采用φ12热镀锌圆钢,焊接部分应采用防腐措施(涂二道锌黄底漆,二道沥青漆)。
5、本工程N18~N25铁塔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欧姆,实测不足时可增加敷设接地线。
6、接地引下线及扁钢不能埋入混凝土中,应从砼外面引至地下,接地螺栓严禁用防盗螺栓。
7、接地沟的回填土,应清除石块等杂物后夯实,并使之高出地面约20厘米,以留出沉陷之裕度。
8、实测不足时可根据接地装置型号采用增加敷设接地圆钢或报告施工项目部联系设计增加接地模块,直到合格为止,如敷设的接地总长度达到后一级接地装置总长度时,按后一级接地电阻要求验收。
接地模块要求:(1)元件连接处的焊接不得虚焊、漏焊。
焊后应清除焊接处的焊渣,并涂上沥青或防腐漆,以防止接地模块极芯腐蚀。
(2)接地模块安装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垂直安装或水平安装。
应注意避免外力对其造成损伤。
接地模块可敷设于接地外环的内侧或外侧。
(3)接地模块敷设前,应在坑底填约200mm厚的粘土层,再放入模块并压实,可浇水使模块下沉与土壤紧密接触,然后逐层回填压实,最后再一次浇水使回填土下沉。
(4)接地电阻测试应在接地模块吸湿72小时后进行。
验收时应以实测电阻值乘以土壤季节系数后不大于允许工频电阻才算合格。
当测量时土壤比较干燥,季节系数取 1.3,如比较潮湿则取1.6。
(5)实测接地电阻不合格时,可采取增加接地模块的方法,在已敷设好的接地装置上补接接地模块直至合格为止。
接地模块间的距离应大于5m。
修正后的接地电阻应满足规程(或总说明书中)对不同土壤电阻率对应的接地电阻要求。
(6)整个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引下线入地部分进行“三油二麻”防腐处理。
(7)接地模块生产厂家的安装方案应满足规程规定的电阻值,且方案需经过设计单位确认。
4、材料定购及验收4.1、原材料定购本工程每基铁塔均敷设人工接地装置,接地装置为浅埋式水平幅射接地体,接地引下线Φ12镀锌圆钢,接地体采用Φ10镀锌圆钢,铁塔四个腿均应与接地体相连,在购买时应向经销商索取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
4.2、原材料验收材料送至施工现场后,项目经理部的技术人员及材料站站长应与送货人员在现场进行抽样检查验收,主要检查项目有:(1)材料的规格型号是否与设计相符;(2)接地引下线的镀锌情况是否符合要求;(3)材料的产品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等是否齐全。
(4)本工程接地引下线加工图详见下图接地引下线预制件加工图(要求热镀锌)5、接地装置施工5.1、技术资料准备5.1.1、接地装置施工前,应由项目总工及质安部长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确各自岗位职责、任务分工及技术,同时阐明各岗位工作的危险点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5.1.2、将《杆塔明细表》及《接地装置图》等图纸复印给施工班队,并使施工人员充分熟悉施工图纸。
5.2、接地沟开挖5.2.1、待铁塔基础施工完毕后,根据《杆塔明细表》中所规定的每基铁塔基础的接地装置型号,进行接地沟开挖。
5.2.2、接地沟开挖前,应根据要求及现场地形条件在铁塔基础位放样划出接地沟开挖线,放样的接地沟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
5.2.3、放样的接地沟,遇有障碍物时可绕道避开,适当改变接地体的敷设方向或位置但不得改变接地型式及接地沟的长度。
5.2.4、放射线根据施工现场具体地形进行敷设。
两接地体间距离不得小于5m。
5.2.5、在丘陵等落差较大的桩号进行开挖接地沟时,不可顺坡上下布置,而应尽可能沿等高线布置,防止雨水冲刷暴露接地体。
5.2.6、为防止接地体被雨水冲刷外露,本工程所有铁塔的接地体均应敷设于实土内,不得敷设于浮土内;在需堆放余泥的地方,应先敷设好接地体后,再堆放余泥;对于在山坡上的特别土质,在施工时,可在回填的土层上敷水泥砂浆。
5.2.7、根据本基础所处的地形确定敷设的深度,接地沟一般采用人力开挖,并应使沟底平整。
5.2.8、当土壤电阻率ρ≤5000Ω·m时,接地体与埋地通信电缆的距离不应小于25m;当土壤电阻率ρ≥5000Ω·m时,接地体与埋地通信电缆的距离不应小于50m,实际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上接地体与埋地通信电缆的距离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则上报项目经理部,以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处理。
5.3、接地体敷设5.3.1、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接地装置的圆钢长度,在材料站进行领料。
在分配每基接地体的材料时,应保证每条圆钢的整条长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允许使用剩料分断驳接的方式,以保证接地体接头满足设计要求。
5.3.2、待接地沟开挖并平整沟底后,将接地体在现场平直后再置于接地沟底部,接地体在接地沟中不得有明显的弯曲。
5.3.3、接地体不得有明显弯曲、裂纹、严重锈蚀等缺陷,有缺陷者一律不得使用。
5.3.4、接地体敷设好后,应尽快焊接好接头,焊接前应清除接地体的铁锈、污物等,接头必须牢固可靠、不得漏焊。
5.3.5、圆钢接头应双面施焊。
接地装置的连接应可靠,接地装置除与杆塔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外,接地体之间的连接均采用搭接焊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且应双面施焊。
焊接处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接地体搭焊连接示意图如图四所示:图四:接地体搭连接示意图5.4、接地体回填5.4.1、回填土应选取好土、细土,不得掺有石块及其它杂物,每回填300cm要夯实一次。
如原挖土回填不够时,不得在沟边取土。
5.4.2、进行回填土时,如发现接地体不贴紧沟底,应用木棒压住接地体使它贴紧沟底并同时埋土夯实。
5.4.3、接地沟回填时其顶部应有防沉层,在工程竣工移交时,回填处高出地面应不小于100mm。
5.5、接地引下线的施工5.5.1、接地引下线的扁钢与圆钢必须按要求焊接后,再整体热镀锌,镀锌前表面必须除锈,并清除焊渣。
接地引下板加工示意图如图三所示。
5.5.2、接地引下线应与塔身接触良好,工艺美观, 不得歪歪扭扭,并应紧贴铁塔主材及基础立柱表面往下引,接地引下板与塔身主材之间应连接严密,并通过Φ16×45镀锌螺栓及一平垫、一弹簧垫相连接,其连接示意图如图五所示:接地引下线连接板接地引下线保护帽基础立柱图五:接地引下线与铁塔连接图5.5.3、接地引下线在铁塔基础布置规定:A、B、C、D腿接地引下线布置在正面(如图六所示)。
图六:接地引下线布置示意图5.5.4、接地线引下线应与接地体牢固焊接,不得埋入砼保护帽内。
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的接头埋入地下尺寸不得小于80cm,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的焊接示意图如图七所示:图七: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示意图5.5.5接地引下线安装工艺要求1.在保证引下线与塔材(塔脚板)间隙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连接板尽量取与塔材坡度相同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