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编号:HNHD-DQ-B01-001本表(含附件)一式 5 份,监理项目部存 1 份,建设单位存 1份,承包单位存3份。
作业指导书控制页:*注:班组工程师负责每项目上交一本已执行完成的、并经过完善有完整签名的作业指导书。
重要工序过程监控表作业指导书(技术措施)修改意见征集表回收签名(日期):目录1 编制依据及引用标准 (1)2 工程概况及施工范围 (1)2.1工程概况 (1)2.2施工作业范围 (1)3 施工作业人员配备与人员资格 (1)4 施工所需机械装备及工器具量具、安全防护用品配备 (2)4.1施工所需机械装备及工器具量具 (2)4.2安全防护用品配备 (2)4.3计量工具 (2)5 施工条件及施工前准备工作 (3)6 作业程序、方法及要求 (3)7 质量控制及质量验收 (6)8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要求和措施 (7)9 职业安全健康和文明施工 (8)9.1主要危险源因素和环境因素清单及控制措施 (8)9.2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 (9)10 强制性条文摘录 (9)10.1附表1: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明细表 (9)1 编制依据及引用标准1.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2年版)1.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141.3 公司《质量、安全健康、环境管理手册》1.4 1×25MW热电联供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5《交直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B/T50065-2011)1.6全厂接地安装图2 工程概况及施工范围2.1工程概况本工程新建1×25MW双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一台生物质燃料锅炉,生产电量接入广西电网,同时向xx制糖有限公司生产工艺供汽,主要燃料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各制糖企业生产附属物--甘蔗渣及糠醛渣和桉树皮等木材加工剩余物。
本工程的性质为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厂,属于可再利用能源,没有煤炭消耗,是节能型、环保型、效益型电厂本工程各级电压接地情况:35KV、10KV为不接地系统,380/220V为直接接地系统。
全厂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Ω。
采用水平接地体为主的复合接地方案,全厂主接地网采用Φ14铜包覆圆钢,户内接地干线选用40*4的铜包覆扁钢,至设备接地地线选用25*4铜包覆扁钢,垂直接地体采用采用Φ14铜包覆圆钢(L=2500mm),铜包覆钢材相对导电率为20%,铜包覆层厚度最小为0.25mm.主接地网埋深0.8m,地网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大于均压带间距的一半。
在遇到建筑物基础等地下设施时,适当增加接地体埋深或者调整敷设路径,不得断开接地体。
垂直接地极的间距不大于5m.2.2施工作业范围全厂主接地网、设备接地的制作安装、试验及调试等工作3 施工作业人员配备与人员资格4 施工所需机械装备及工器具量具、安全防护用品配备4.1施工所需机械装备及工器具量具4.2安全防护用品配备4.3计量工具5 施工条件及施工前准备工作5.1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5.1.1对土建要求5.1.1.1土建接地槽坑已挖好,并已将填土夯实;5.1.1.2 土建接地基坑已交安5.1.2对安装的要求5.1.2.1 熟悉图纸,已经进行了图纸会审,编制全厂接地施工方案。
5.1.2.2 进行施工现场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识别,制定防范措施。
5.1.2.3 组织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会,让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及全厂接地施工方案,学习施工规范,掌握施工工艺,并在交底上签字。
6 作业程序、方法及要求6.1作业流程图技术交底、熟悉现场工器具准备、领料主接地网接地体敷设填写竣工资料、验收屋内接地网安装填写竣工资料、验收6.2作业内容、方法及要求6.2.1一般规定6.2.1.1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1、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高压电器设备的外壳和底座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3、互感器的二次线圈(继电保护方面另有规定除外);4、发动机中性点柜外壳,发动机出线柜的外壳等;5、高低压配电柜、控制柜、保护柜、控制箱、检修箱及操作台等设备的金属框架;6、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7、铠装控制电缆的金属外壳及其穿管;8、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9、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电缆的外皮,穿线的钢管6.2.1.2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能与地构成闭合回路且经常流过电流的接地线应沿绝缘垫板敷设,不得与金属管道、建筑物和设备的构件有金属的连接;2、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和直流两线制正极的接地体、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当无绝缘隔离装置时,相互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m;6.2.1.3接地线不应作其他用途。
6.2.2接地装置的敷设:6.2.2.1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接地体采用Φ14铜包覆圆钢,长度为2500mm,并垂直配置。
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连接(焊接)部位外侧100mm范围内应做防腐处理;在做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6.2.2.2垂直接地体的间距15m6.2.2.3接地体应采取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的措施。
在过马路时采用Φ70镀锌钢管做保护。
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
热镀锌钢材焊接时将破坏热镀锌的防腐,应在焊接外100mm内做防腐处理。
6.2.2.4建筑物内的接地干线与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主接地网相连接。
不得少于两点。
6.2.2.5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汇流排或接地干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重要设备和设备构架应有两根与主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及机械强度的要求,连接引线应便于定期进行检查测试。
6.2.2.6接地体敷设完后的土沟其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土时应夯实。
(回填土及挖沟、夯实为土建班组施工内容,安装班组验收合格后施工)6.2.2.7明敷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接地线的安装位置应合理,便于检查,无碍设备检修和运行巡视;2接地线的安装应美观,防止因加工方式造成截面减小、强度减弱、容易生锈; 3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宜为0.5-1.5m;垂直部分宜为1.5-3m;转弯部分宜为0.3-0.5m;4接地线应水平或垂直敷设,亦可与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敷设;在直线段上,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曲等现象;5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距离宜为250-300mm;接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的距离宜为10-15mm;6在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时,应设置补偿器,补偿器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6.2.2.8明敷接地线,在导体的全长度或区间段及每个连接部位附近的表面,应涂以15-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标识。
当使用胶带时,应使用双色胶带。
中性线宜涂淡蓝色标识。
6.2.2.9在接地线引向建筑物的入口处和在检修用临时接地点处,均应刷白色底漆并标以黑色标识,其代号为:同一接地体不应出现两种不同的标识。
6.2.3接地体(线)的连接6.2.3.1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
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铜包覆钢材料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压接、热剂焊(放热焊接)方式连接。
用螺栓连接时应设防松螺帽或防松垫片,螺栓连接处的接触面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49的规定处理。
不同材料的接地体间的连接应进行处理。
6.2.3.2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采用热剂焊(放热焊接)方式连接,其搭接要求必须符合规定:6.2.3.3沿电缆桥架敷设铜绞线、铜包覆扁钢及利用沿桥架构成电气通路的金属构件,如安装托架用的金属构件作为接地干线时,电缆桥架接地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桥架全长不大于30m时,不应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相连;2全长大于30m时,应每隔20-30m增加与接地干线的连接点;3电缆桥架的起始端和终点端应与接地网可靠连接。
6.2.3.4金属电缆桥架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桥架连接部位宜采用两端压接镀锡铜鼻子的铜绞线跨接。
跨接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2;2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时,连接板每端应有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螺栓固定。
6.3作业工序的检验要求及中间交接要求6.3.1沟道开挖完后,经检验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敷设铜包覆扁钢;6.3.2铜包覆扁钢必须为合格产品后,方可施工;6.3.3经确认铜包覆扁钢的搭接符合要求后,方可焊接;6.3.4铜包覆扁钢的焊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刷漆。
6.4质量记录的填写内容及书写要求6.4.1施工记录本必须记录每根接地极的安装位置、引出点的位置及水平接地体的敷设路径。
6.4.2每天施工的工作量都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具体包括施工负责人、施工人员、施工工具、技术活动等。
6.4.3对安全、质量、文明施工进行详细记录并记录施工台帐。
6.4.4按照实际施工工序记录,书写工整、清晰,记录必须真7 质量控制及质量验收7.1全厂接地位置的测量必须由测量人员进行;7.2接地主要尺寸的测量和复查,必须使用经计量部门鉴定合格的钢尺,为使测量准确,测量时间应选在相似的自然条件下进行。
7.3接地材料安装前清点数量、检查外观、材质等应符合图纸,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7.4禁止使用保温的金属外壳及电缆金属外壳作为接地线;7.5接地极与建筑物的间距不得小于1.5m,水平接地网转弯应做成弧形,其弯曲半径不大于1m7.6接地网敷设时一定要将填土夯实后再敷设接地线,敷设完接地线的土沟应及时回填夯实,回填土不应夹有石块、建筑材料或垃圾等(回填土及挖沟、夯实为土建班组施工内容,安装班组验收合格后施工)7.7为避免接地线机械损坏,在与沟道交叉处、接地干线穿越道路处及其他可能损坏接地网的地方,均需采用热镀锌管穿管、槽钢加固等措施加以保护7.8与建筑物伸缩缝交叉的接地线需弧形敷设,接地线敷设位置不得妨碍设备拆卸检修。
7.9电气装置的每一接地部件应以单独分支线接于接地体或接地干线上禁止将数个部件串联接地7.10接地线的连接应保证接触可靠,接于电机电器外壳以及可移动的金属构件等上面时应以螺栓可靠连接,并应清除连接处表面的油及氧化层,在有金属光泽后再涂以凡士林,在室外以及在潮湿或含有腐蚀性气体的房间内如接触面无特殊防锈层时,则在连接以前应加以修整,且在连接后将连接缝涂以耐腐蚀的涂料。
7.11当采用电缆保护管作为接地线时,为防止电缆在焊接时受到损坏应先与接地线焊好,然后敷设电缆7.12电缆沟及电缆桥架的支吊架均应焊接连接至地网,且连接点不得少于两处7.13主控室、10KV\35KV配电装置室与380V配电室的屏柜均应与基础槽钢连接,基础接地线与室内干线连接,户外电缆沟内沿线敷设接地铜包覆扁钢,每个电缆支架与其连接7.14电缆屏蔽层、铠装层的接地线的固定应采用锡焊阀,不宜采用缠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