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材料产业调研报告一、行业管理与法律政策高分子发泡材料属于新材料行业,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承担主要的行业管理与监督职能,具有制定行业政策,提供技术改造指导等职能。
行业引导及服务职能由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承担,行业协会主要负责技术指导与交流,供求关系调查,装备与原材料情况调研,经济评价与调研,协调行业内企业关系等方面。
本行业内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产业的宏观调控,行业协会进行自律规范。
根据加工设备,我们主要进行发泡塑料和结构泡沫材料的开发。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9月2日颁布的《国家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国统字[2002]044号),我们拟将生产的软质发泡塑和结构泡沫材料属于塑料制品业(二级目录代码为30)下的泡沫塑料制造(四级目录代码3040)。
新材料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
而高分子发泡材料是我国新材料发展的重点之一,国家已将其列为优先发展的鼓励项目并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1、2000年7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修订发布《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目录指出:高分子材料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化领域。
2、2000年9月15日,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将“有机高分子材料”列为国家优先支持发展的新材料产品。
3、2005年12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目录指出:复合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及低成本化、新型塑料合金生产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
4、2007年1月23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修订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搞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指出当前高分子材料领域是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5、2007年4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发布《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指出:“新材料是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围绕信息、生物、航空航天、重大装备、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需求,重点发展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等产业群,建立和完善新材料创新体系。
”6、2008年4月,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将一系列高分新材料相关技术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
二、基本理论与行业简介发泡材料的分类方法较多,常见的有3种分类方法。
(1)按硬度分类可分为软质、硬质和半硬质3类。
在23℃和50%的相对湿度下,各类泡沫塑料的弹性模量如下:软质泡沫塑料,弹性模量小于70MPa;硬质泡沫塑料,弹性模量大于700MPa;半硬质泡沫塑料,弹性模量为70-700MPa。
(2)按密度分类可分为低发泡泡沫材料、中发泡泡沫材料和高发泡泡沫材料。
各类泡沫材料的密度如下:低发泡泡沫材料,密度在0. 4g/cm3以上;中发泡泡沫材料,密度为。
0.1-0. 4g/cm3;高发泡泡沫材料,密度在。
0.1 g/cm3以下。
(3)按泡孔结构分类可分为开孔泡沫材料和闭孔泡沫材料。
所含有的泡孔绝大多数相互连通的泡沫材料称为开孔泡沫材料。
所含有的孔绝大多数互不连通的泡沫材料称为闭孔泡沫材料。
1、软质发泡材料软质发泡材料包括发泡橡胶和发泡塑料,由塑料(PE、EV A等)和橡胶(CR、SBR等)加入催化剂、发泡剂等通过物理发泡或者交联发泡工艺制备而成的。
软质发泡材料具有缓冲、吸音、吸震、保温、过滤等特性。
能够广泛用于电子产品、家电、汽车、体育休闲等领域,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
橡胶软质发泡产品主要包括:丁腈橡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和其他产品。
目前三元乙丙橡胶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而正在逐渐代替传统的橡塑材料。
塑料软质发泡产品主要包括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和聚烯烃三大类。
聚氨酯产品中含有加工残留的异氰酸酯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无法回收利用,所以逐渐被取代。
聚苯乙烯不腐烂、难回收,成为“白色垃圾”。
联合国环保组织决定2005年起全球范围内停止生产和使用PS发泡材料。
聚烯烃软质发泡材料包括PP、PVC、PE、EV A等发泡材料。
其中PE和EV A 的发泡材料应用最为广泛。
PE具有原料丰富、性价比高、优良的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易回收等特点;EV A具有良好的缓冲、抗震、隔热、防潮、抗化学腐蚀、无毒、不吸水等优点。
软质发泡材料的下游市场包括:体育用品、电子、精密仪器、家电、汽车等领域。
软质发泡材料在体育用品中主要利用其缓冲和抗震的特性,主要产品有鞋垫、鞋底、护垫、护膝、护腕、健身器材的手握套等。
在电子、家电和精密仪器行业中主要是作为缓冲材料、密封材料、隔音材料、包装材料及保温材料使用。
比如:笔记本电脑键盘垫片,麦克风周围,摩擦垫片等,起到防尘、吸收冲击、防止杂音等作用。
汽车制造业中的保温、防水、抗震、隔音、内饰等多为软质发泡材料。
2、结构泡沫材料结构泡沫材料主要有PVC、PET、PMI、SAN、PEI、PI、PUR等种类。
目前PVC、PET两种材质的结构泡沫材料应用最为广泛。
结构泡沫材料主要作为夹层结构的芯材使用,用于替代Balsa木和蜂窝板。
其性能稳定、抗疲劳性能好,防水防霉变。
结构泡沫材料应用于夹芯结构中可以大大增加力学性能,但几乎不增加重量。
满足了风力发电机叶片、轨道交通车辆、船舶、飞机、建筑节能等应用领域对材料低密度、高强度的要求。
在风力发电中,现在兆瓦级叶片采用的芯材都是PVC结构泡沫材料,占体积的85%,但是占叶片比重小。
采购价格占原材料的三分之一,增加了刚度,降低了质量,减少了压力,降低了成本。
在航空领域中,具有高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结构泡沫材料制成的复合夹芯材料主要运用于飞机的中央翼、外翼、垂尾、平尾、机身地板梁及后承压框等。
一是使结构一体化程度变高,二是减少了部件数,缩短了总装时间等;是飞机的机重降低了10%-40%,结构设计成本降低了15%-30%。
在船舶工业中,结构泡沫材料主要用于船体、甲板和防水壁。
具有低密度、隔音、抗冲击等特性。
在轨道交通车辆中,结构泡沫材料主要运用在结构底板、车顶、侧板、车尾部等部位。
就有隔音、保温、降低营运成本和节能环保等优势。
在建筑中,结构泡沫材料制成的建筑板材,具有施工方便、隔音、保温、阻燃、耐腐蚀等多项特点,是新材料和传统材料的结合,目前已在国际上得到推广。
三、市场情况及主要竞争1、软质发泡材料我国的模压塑料发泡材料行业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主要是日本和台湾地区的企业在大陆设立的独资或者合资企业生产。
20世纪90年代,国内的企业逐渐掌握了塑料模压发泡技术,开始大规模生产,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塑料发泡材料的应用面日益扩展,需求量急剧上升,新产品不断涌现,发泡技术逐渐成熟。
图一是2005年-2012年中国塑料软质发泡市场规模(亿元),图二是逐年的增长率情况。
10203040506070y i e l d (h u n d r e d b i l l i o n y u a n )year从数据分析,2008年和2009年因为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软质发泡塑料的规模增长率有所减缓,但是并没有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2010年后又出现了高速发展的势头,2012年整个行业的产业规模将达到65.2亿元。
业内主要企业比较多,主要的大型企业有常州天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常州三和塑胶有限公司等。
由于大企业的产品种类多,质量高,性能好,占有了相当大一部分市场份额。
橡胶发泡材料的市场与塑料发泡材料相识,在经过2008年和2009年两年的低速发展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目前常州天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泉州三盛橡塑发泡鞋材有限公司、泉州至和织造有限公司是国内主要的橡胶发泡材料供应商。
常州天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发泡塑料60000立方米,发泡橡胶18000立法米;常州三和塑胶有限公司年产发泡塑料55000立方米;泉州三盛橡塑发泡鞋材有限公司年产发泡橡胶200000立方米;泉州至和织造有限公司 年产发泡橡胶5010吨。
软质发泡材料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传统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国内软质发泡材料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台资、日资企业的带动,国内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经验积累,生产技术和工艺已经相当的成熟,并且部分产品和市场已经超过了台资和日资企业。
但是,行业内国内小规模民营企业较多,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不足,多为于低端产品。
少数大企业作为行业领头羊,利用自己的资金、研发、市场和品牌优势,改善了技术和工艺,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并不断推出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扩大了应用领域。
2、结构泡沫材料图三是2005年-2012年全球结构泡沫材料市场需求量变化图。
预计市场需求会持续稳步增加。
1020304050607080Y i e l d (t )Year瑞典戴铂(DIAB )公司和瑞士阿瑞克斯(AIREX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结构泡沫材料的生产商,瑞典戴铂(DIAB )公司占有64.72%的市场份额,其在昆山的公司年产量达到26500吨;而瑞士阿瑞克斯(AIREX)公司占有31.33%的市场份额,其在国内公司的产量为13000吨。
常州天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年产3000吨。
2010年有固瑞特公司开始试生产。
由于结构泡沫材料的高端市场定位,加之高投入和高技术含量,使得很少有企业涉足这一领域,导致结构泡沫材料将持续供不应求的现状,两大巨头垄断这一行业的现状也仍将继续。
但是在国内,下游企业和产业的飞速发展,比如风力发电、轨道交通系统、航空航天系统及建筑环保等产业,将进一步刺激本行业的发展,但是供不应求的现状在短期内仍得不到改善,供需缺口仍然很大。
经过统计计算推测,2012年后每年风力发电行业对结构泡沫材料的需求量达到15000吨;动车列车对结构泡沫材料的需求达到600吨;轨道交通系统对结构泡沫材料的需求达到1500吨,船舶工业对结构泡沫材料的需求将逐步达到700吨,航空工业对结构泡沫材料的需求将逐步达到400吨。
建筑行业对结构泡沫材料的需求将逐步达到6000吨。
总体推测2012年,国内结构泡沫材料的需求将达到25000吨。
可以看出结构泡沫材料的市场在逐步增大。
四、入行情况分析发泡材料对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要求高,研发设计要求高,设备资金投入大。
主要障碍集中在:1、技术壁垒:高分子发泡材料的开发需要丰富的高分子发泡经验和相关理论基础,目前的公司都对技术进行封锁。
2、人才壁垒:高分子发泡材料的生产技术涉及了材料学、精细化工、合成力学、高分子加工工艺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丰富的研发设计生产经验的人很少,原有企业经过多年花费高成本培养了专业技术人才,新进入的企业很难在人员上满足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