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县王桥乡新民居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馆陶县王桥乡新民居建设工程2、建设地点:馆陶县王桥乡董井寨村3、项目建设单位:馆陶县王桥乡人民政府4、建设内容与规模馆陶县王桥乡新民居工程项目一期规划建设用地面积88044平方米,设计入住180户,户占地面积233平方米,设计为单院二层建筑;广场及绿化面积31695平方米,绿化率35.89%。
5、工程建设进度项目实施计划从2008年3月开始,至2011年10月完工。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6891.26万元,拟通过馆陶县王桥乡人民政府自筹和争取市发改委支持资金来解决。
二、编制依据1、河北省馆陶县王桥乡乡域规划(含乡区总体规划)(2010年);2、河北省馆陶县王桥乡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年);3、委托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概况1、地理位置王桥乡位于华北平原南部,河北省南端偏东,馆陶县城南部,地处东经115°06’至115°40’,北纬36°27’至36°47’,北邻馆陶镇和房寨镇,南、西接大名县,东邻山东省冠县。
乡政府驻地王桥村西,215省道西侧,北距馆陶城区8公里,南距大名县城30 公里。
东距济南150公里,西距邯郸75公里,北距北京420公里。
215省道和馆广公路在北孙店村交叉贯穿全境,北距青红高速公路出入口仅5公里。
王桥乡行政辖区面积100.7 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35.8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3 平方公里。
2、王桥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王桥乡是馆陶县农业大乡,多年来始终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当成工作的重点和奋斗的目标。
并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办法,使王桥乡在全县的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
王桥乡拥有蔬菜专业村、果树专业村、蛋鸡养殖专业村、手工挂面加工专业村、千亩辣椒基地和万亩大蒜生产基地,成立了为农业生产各环节服务的协会、产销中心、专业合作社等,形成了区域特色。
2009年王桥乡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万元,同比增长12%,在馆陶县排名第三;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达到86.6%,年增长率达到26.6%;全乡税收实现2.3亿元,同比增长44.6%,在馆陶县排名第三;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96元,同比增长l5.1%,高出馆陶县平均增长速度的5.2个百分点,在馆陶县排名第五。
同年,乡域内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达到l.7l万人,占全乡劳动力总数的81%,劳动就业率达到95%。
4、项目的提出为了更好的落实中央以及省、市、县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和“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城乡化进程”的决定,以及“新农村、新民居”的建设思想,以加快重点小城乡的建设步伐,改善本地区农民的居住环境,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形成新型农村小城乡。
王桥乡将采取从点到面,由试点村到全乡的渐进方式实施“新农村、新民居”计划。
为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王桥乡计划在2011年年底,完成农村新民居试点建设。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河北省城乡建设的需要小城乡作为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桥梁,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将“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小城乡,建设新的小城乡”作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
2、实施馆陶县2010年拟办的10件实事的具体体现新农村建设是解决农村城市化进程的瓶颈和突破口。
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率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提升王桥乡整体形象的需要王桥乡位于馆陶县南部、河北省南端,215省道和邯济铁路贯穿全乡。
王桥乡是南部各省进京的要道通衢。
王桥乡将进行环境整治和环境建设,建成南部各省进京的绿色通道,使之成为清洁、优美、绿色的进京走廊和观光通道,对提升王桥乡整体形象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同时,项目的建设是河北省实施“三年大变样”的具体体现。
4、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的需要新民居建设不单是减少了耕地浪费,更为重要的是还有效地革除了陋习,间接地提高农民的素质。
项目的建设节约了200%的土地资源,利用节约出的土地,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有利于加快农村城乡一体化进程。
同时,随着新民居建设工程的延伸,促使农民逐渐从一产中分离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王桥乡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切实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位置和建设条件一、项目用地位置及自然环境概况1、项目位置项目位于215省道西侧,董井寨村东南。
2、自然环境概况地形:王桥乡为平原地形,自然形成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势,自然坡降为1:5000。
由于河流多次交互沉积以及剥蚀的影响,形成了微度起伏的地形,形成一些中小地貌,主要类型有二坡地、河间洼地和河旁洼地。
河流:漳河、卫河在王桥乡徐万仓村交汇为漳卫运河在乡域东部边界向北流向海河,邯郸市生态水网引水渠(民有干渠)、馆陶县卫西干渠横穿王桥乡东西、南北。
地震地质:乡域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北地台区的辽冀台向斜中的临清拗陷区,是晚、中生代和第三纪时形成的帚状扭造的南部收敛部位,断裂极为发育。
西侧为太行山山前断裂,东侧沿卫运河是沧东断裂带,南面是磁县-大名隐伏断裂带,根据历史地震对馆陶的影响和周围潜在震源对乡域的影响,1990 年国家地震局颁布的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王桥乡域地震烈度为六度设防。
工程地质:王桥乡属于陆相沉积,为黄泛平原第四纪,地质沉积物主要是黄水冲积的泥沙,其岩性多为棕红色和黄色粘土、亚粘土、沙土、亚沙土,并伴有少量的贝类残体,中砂较少见。
粘质砂土和砂层中间厚度不均的粘土层,因受钙质的作用而形成了粘土夹礓石层。
粉土一般为可塑状态,局部为硬塑或软塑状,承载力11-137/平方米;粘土一般呈薄层状穿插于粉土,呈可塑状态,孔隙较大,容许承载力为10-117/平方米。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综合评定,域内定为中软土类型。
水文地质和水利工程:镇域内地表水、地下水都比较丰富,水质较好。
年平均径流量0.0164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145毫米,地下水资源0.08 亿立方米。
浅层淡水较发育区分布在原王桥乡和原芦里乡,无浅层淡水分布在南留庄、贾庄、和尚寨、北留庄村,咸水底界位于90-180米,以下为深层淡水。
域内水利工程主要有卫西扬水站、路庄扬水站和卫西干渠、民有渠退水渠、幸福渠、王桥渠、邯郸市生态水网引水渠等,目前仍在使用的只有卫西干渠和生态水网引水渠。
3.气候气象王桥乡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全年无霜期202天,年平均气温13.3℃,年较差平均29.3℃。
年平均降水量523.1 毫米,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5%,七、八月份易产生暴雨洪涝,形成雨热同季,干寒同期。
二、建设条件1、占地范围现状董井寨村共有居民178户,共712人,总占地378亩。
规划新民居建设用地总占地面积132亩。
2、征地拆迁项目建设需用132亩土地,全部为集体用地。
新民居建成后,将可节约土地230亩,节省土地的收入可给予农民再分配,增加收入。
3、市政配套条件目前在项目用地周边的规划道路铺设有自来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等共计五条市政管线。
(1)供水项目附近设有市政供水管,与新民居供水管网相通,可保证本项目用水。
(2)排水项目用地北西侧已建有直径为Ф600mm的雨水管和Ф1100mm污水管线,直接与新民居小区雨污水管网相连。
项目污水可经排水管排入市政管网,进污水处理厂。
(3)供电王桥乡变电站可提供新民居用电。
(4)供热采暖主要采用集中燃煤采暖方式。
新民居西侧已有新建锅楼房,可以考虑引入集中供暖方式。
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和方案新民居规划在215省道西侧,董井寨村东南,规划面积132亩,入住160户。
户占地0.33亩,设计为单院二层建筑,分建筑面积为210平方和198平方两种户型;临215省道建设门面房30户6000平方米。
董井寨新民居规划中心大街长600米,宽20米,两侧辅道各3米,其他街道总长1020米,宽6米,两侧辅道各1.5米,规划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街心广场、老年人公寓和幼儿园、卫生院等公共设施,一、规划条件及建筑规模根据河北省规划委员会批复的王桥乡乡域规划(2010年)和王桥乡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20年),项目建设用地规划为居住用地。
新民居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面积87914平方米(132亩),总建筑面积56353平方米,绿化面积31561平方米,绿地率35.9%。
每户设有车库,公共停车场可停放50辆,自行车停车位200辆。
二、规划建设方案1、平面总图设计在满足室外交通、绿化及城市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空间潜力,增大建筑体量,力求建成与周围环境协调的供居住使用的新民居。
2、平面功能设计新民居工程二层连体建筑组成,建筑物为砖混结构的建筑,主体建筑2层,总高度6-9米,总建筑面积56353平方米。
3、竖向设计地上各层高约3米,建筑物总高度为6-9米。
4、结构设计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型基础,上部结构采用砖混结构。
5、住房用户设计新民居建筑面积56353平方米,共160户,共26座单体建筑,每层6-7户,分2种户型。
(1)A型住户新民居A型住户房屋建筑面积210平方米,房屋使用系数0.74,使用面积155.4平方米。
户型一层为1室1厅1厨1卫,二层入为2室1厅1厨1卫,住户数为110户。
(2)B型住户新民居B型住户房屋建筑面积198平方米,房屋使用系数0.74,使用面积146.5平方米。
户型一层为1室1厅1厨1卫,二层入为3室1厅1厨1卫,住户数为40户。
三、市政配套管线工程项目用地处于王桥乡总体规划范围内,目前该地区的市政基础设施进行了统一规划,供水、排水、供电、供暖、交通、电信等设施均进行了合理的布置和建设,并且已接入该区并投入使用。
该项目各项市政公用设施供应建设方案如下:1、电气系统参照《河北省居民建筑近期市政能源规划指标表》和规划院最新指标,新民居照明及其他用电约为35瓦/平方米,经初步测算该项目总负荷约为1068.3千瓦。
2、给水系统项目生活日用水量约为198.4m3,现有供水能力可以满足该项目用水需要,不需新增用水指标。
给水和消防给水拟采用生活、消防合用的给水管道系统。
王桥乡建有自来水厂,从新民居西侧自来水管线可接入。
3、排水系统项目污水排放量约为生活用水量的95%,188.5m3/日。
雨水直接排入雨水管道。
拟建地点周围已按规划建有市政雨污水管线,雨水管管线直径为Ф400mm、污水管线Ф800mm,本项目附近设有小区市政雨污水管沟,可以满足项目排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