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 1一、概述 1二、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2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3一、项目背景 3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4第三章 项目建设选址与建设条件 7一、项目建设选址 7二、自然条件 71。
气象 72。
水文地质 8三、道路交通条件 8四、市政配套条件 81。
给水 82。
排水 83。
供电 94。
供气 95。
供暖 96。
电信 9第四章 拆迁安置及建设方案 10一、拆迁安置方案 101。
建设范围用地现状 102。
项目拆迁安置方案 10二、项目建设规模 11三、项目建设方案 121。
设计理念 122。
总体布局 123。
交通组织 134。
景观、绿化 135。
户型 136。
外立面设计 157。
结构设计 158。
住宅内装饰设计 159。
其它 15第五章 节能、环保与消防 16一、节能 16二、环境保护 16三、消防 17第六章 项目组织机构与建设进度安排 18一、项目组织机构 18二、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18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9一、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19二、投资估算 19三、资金筹措 21第八章 社会效益 22第九章 结论 23附图:附图1:幸福新村在庞各庄镇区内位置示意图;付图2:幸福新村总平面布局图。
附件:附件1:中华人民建设部 建村函[1996]149号 “关于增补建设步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的批复”;附件2:北京市人民政府农林办公室(97)农建办字1号“关于批准庞各庄镇列为北京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的通知”;附件3: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 (1997首规办规字第18号)“关于大兴县庞各庄镇镇域规划方案的批复”;附件4:北京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 京国土房管规科预[2004]11号 建设项目预审意见;附件5:大兴庞各庄镇人民政府委托庞各庄小城镇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进行幸福新村工程的证明。
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概述1。
项目名称: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幸福新村建设项目 2。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位于京开路西侧,大兴区庞各庄镇规划区内,东至天堂河,西至幸福路,北至繁北路,南至团结路。
3。
项目法人单位: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小城镇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4。
建设内容与规模:幸福新村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14025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4620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住宅总面积73620平方米(全部用于村民居住,不对外出售),用于解决437户村民的居住;另外拟建管理中心等公共配套设施1000平方米。
本项目容积率为0.532,绿化率为38%。
5。
项目总投资:9688.5万元。
6。
项目资金筹措方式:本项目建设总投资9688.5万元,其中6088.5万元由建设方自筹,其余3600万元拟申请市发改委给予支持。
7。
建设周期:2004年6月开始建设,2004年12月完工。
8。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1-1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 项目 经济技术指标1总占地面积 140258平方米2总建筑面积 74620平方米3容积率 0.5324绿化率 0.385栋数 437栋6总投资 9688.5万元二、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1。
北京市大兴区总体规划;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村函(1996)农建办字149号“关于增补建设部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的批复”;3。
北京市人民政府农林办公室(97)农建办字1号“关于批准庞各庄镇列为北京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的通知”;4。
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5。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 (1997首规办规字第18号)“关于大兴县庞各庄镇镇域规划方案的批复”;6。
北京凯帝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资料;7。
国家有关政策法规;8。
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小城镇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提供的相关资料。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背景1992年“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北京市城镇建设要逐步向郊区进行战略转移,大力发展远郊城镇,实现城市人口的合理布局。
1997年北京市政府农林办根据建设部《关于增补建设部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的批复》[建村函(1996)146号]的文件精神,下达了《关于批准庞各庄镇列为北京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的通知》[(1997)农建办字1号],庞各庄镇拉开了小城镇建设的序幕。
庞各庄镇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中南部,地处永定河冲积平原,具有独特的土质结构和气候特点,非常适合瓜果栽培。
经过多年的发展,庞各庄镇已经成为国家命名的“中国瓜果之乡”,庞各庄的西瓜更是声名远播。
由于工业等非农产业的发展在小城镇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庞各庄镇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也加快了工业发展的步伐,北京美丹食品厂、北京健力制药厂、北京铝业公司等企业已经相继在庞各庄镇落户。
目前,庞各庄镇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工业、特色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撑的小城镇发展格局。
2003年,党的十六大召开,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改善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实现小康目标的着眼点就是提高农民收入,因此必须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这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为了更好的落实中央以及北京市委、市政府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2004年,大兴区政府做出了“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决定,提出了“新农村,新民居”的建设思想,以加快重点小城镇的建设步伐,改善本地区农民的居住环境,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形成新型农村小城镇。
由于庞各庄镇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因此庞各庄镇将采取从点到面,由试点村到全镇的渐进方式实施“新农村,新民居”计划。
为此庞各庄镇制定了“一个社区、三个中心村”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决定将幸福村和小庄子村合并成为一个小区式中心村--幸福新村。
该项目的建设是庞各庄镇旧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试点项目。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1。
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难点在农村。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对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这是在科学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准确判断。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而要减少农民,出路只有一个,就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北京实现农村城镇化有两条可选择的途径,一条是依靠城区的外延扩大,逐步把郊区纳入城市;另一条是在中心区外围,发展一批卫星城和小城镇,形成分散组团式的城市体系。
显然,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即城市中心区-卫星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的四级城镇体系建设要求,北京应该选择后者。
庞各庄镇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是国家命名的中国瓜果之乡,1996年被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的试点镇。
九十年代以来,庞各庄镇在大力发展瓜果、花卉、肉鸽、奶牛等特色农业的同时,也加紧了对工业的投入,并努力由农业主导型小城镇向工业型小城镇迈进,目前全镇有近200家工业企业,涉及日用品、医药、电子、化工等行业。
庞各庄镇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增强,这为庞各庄镇继续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使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和扩大,即使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日益接近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
本项目的建设将帮助庞各庄镇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在生产生活各方面逐步与城市区域接轨,直接加快庞各庄镇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并在此过程中,逐步解决农业、农村与农民的发展问题。
2。
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保障农民的长远利益。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尤其是耕地资源更为稀少,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都依赖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最终实现全国几亿农民的小康目标,需要通过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民来富裕农民。
在这种背景下,城镇如何发展,怎样加快城市化进程,以及在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如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好稀缺的土地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都是需要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由于小城镇具有集聚功能,从总体及长远看将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
从全国各地小城镇建设经验来看,村庄占地比小城镇高出约1/3,通过发展小城镇,吸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并村定点,可以大量节约住宅用地。
大兴区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北京市委、市政府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新农村、新民居”建设工程。
通过“新农村、新民居”的建设将有助于探索农村非农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新途径,把腾退节余下来的农民住宅用地,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进行整合,按照城镇建设规划和项目建设需要进行开发利用。
对农村建设用地实行市场化运作,按照市场供需来调节和确定土地价格,使土地价值与市场价格相衔接,以保障农村集体和农民的最大受益。
本项目所涉及的幸福村和小庄村原先占地480亩,而重新规划建设的幸福新村占地210亩,将腾退出270亩宅基地用于其它建设。
由此可见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并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最终实现保障农民长远利益的目的。
3。
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农业增长从数量型增长转为全面实现数量、质量、安全、生态的目标,因此要求政府投入必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农民、农业增收创造条件,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发挥积极的作用。
近几年,庞各庄镇积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依托京开高速公路的建设,规划建设了与交通干线的连接线,加快了电力、电信、供水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
但是由于农村传统的分散居住的布局,给庞各庄镇农村地区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一定困难,庞各庄镇所属的自然村仍然面临着基础设施缺乏的情况,而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不利于农村整体面貌的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项目是庞各庄镇“一个社区、三个中心村”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将通过“旧村改造”整体规划,完成村内与区内支干线的连接道路及村内道路的改造,供水、供电、卫生设施的建设与改造,以及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建设规划,用统一规划、宽敞明亮、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完善的城市化新居代替公共服务设施十分缺乏的自然村落。
由此可见,本项目将直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为长期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当地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