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B .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C .向H 2SO 4和CuS04混合液中滴加 NaOH 溶液D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12. 53gNa 2CO 3和42gNaHCO 3分别与过量的盐酸完全反应,则A . W2CO 3放出的CO 2多B . NaHCO 3放出的CO ?多C . Na 2CO 3和Na HCO 3放出的CO ? —样多、选择题 1.火碱的化学式是酸碱盐.3.26A . NaClB . NaOH 2.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酸式盐的是 A . NaCl B . NaHCO 3 3. 下列物质中,能跟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C . Mg(OH) 2 C . C U (OH )2D . Na 2SO 4 D . H 2SO 4A . FeB . Ba(NO 3)2C . Na z CO sD . NaOH 4. 某溶液的pH=9.6,则该溶液A .呈中性B .呈酸性C .呈碱性5. 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 .石灰水B .氯化钠溶液C .氢氧化钠溶液6. 下列物质中,能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是 A .稀硫酸 B .水 C .氢氧化钠溶液D .无法判断 D .盐酸 D .硫酸铜溶液 7.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石灰水反应,又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是 A . Na 2CO 3B . CuOC . FeCbD . KNO 3 8.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探究大理石性质时,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描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在大理石的板砖碎片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B .大理石与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可作灭火剂 C .实验室里可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 D .大理石雕像不易受酸雨侵蚀 9.下列各组物质均能溶于水,则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 .酸和碱 B .酸和盐 C .碱和盐 D .盐和盐 10.某同学不小心被黄蜂蛰了 (黄蜂毒液呈碱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A .浓硫酸 C .食盐水(pH=7)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B .食醋(pH=3) D .苏打或肥皂水(pH=9-10) A■T o 加水的D . W2CO3和Na HCO3放出的CO?无法比较13. 硫代硫酸钠晶体是一种恒温保温瓶的填充物,硫代硫酸钠(Na 2S2O3)属于A .氧化物B.酸 C .碱 D .盐14. 一次性就能将澄清石灰水、稀硫酸、食盐水三种溶液区分开的试剂是A.二氧化碳气体B.无色酚酞试液C.氯化钡溶液D.碳酸钠溶液15. 小刚同学在做有关NaOH溶液性质的实验时,向NaOH溶液中滴加过量的CuSO4溶液。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其变化过程的是Btlfl/t °时间“°时间丹°—间氏A B C D16. 家庭常用洗涤剂的pH如图4所示,其中最接近中性的是17. 有关氢氧化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18•下列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KCI溶液B. K 2CO溶液C. NaNO 3溶液D. 稀盐酸19. 各物质间有着一定的反应关系金额转化关系,下列各组物质间可以按下图所示各组直接转化的是沉淀质量水的质量/S硫酸的质量/E氢氧化钠质量/gA .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C •溶于水时放出热量B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 .能做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物质A 物质C —物质AA.Fe T Fe2O3^ FeSO4^ FeB.CO T CO Q T H2CO3T CO图勺C.NaOHT NaCI Na2CO3^ NaOH D.HCI f CuCL BaCLHCI20. 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二、填空题1. 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碳酸氢钠(NaHCO3)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达到鲜嫩爽滑的目的。
小于发现将拌了安多夫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I.小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02。
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装置a中盛放的试齐U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n.小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作了两种猜测:猜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测②: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针对以上猜测,小于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1。
实验2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猜想①、②都正确21.下表记录了物质化学式可能是X的溶液分别加入到另外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产生的现象。
则物质氢氧化钠碳酸钠石蕊物质X:无明显现象产生气泡溶液变红A . Ca(OH)2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铵态氮肥一定不能与碱同时施用C . PH > 7的溶液一定是碱性物质B.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D .酸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NaCIX的B. CuSO4C. HCI川•实验2中,小于发现充分反应后,试管中仍留有一些白色粉末,他猜测可能是氢氧化钠或碳酸钠,请用物理、化学方法各1种进行鉴别。
(1) 物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化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024********烧杯中溶液的pH 1.1 1.2 1.4 1.6 2.07.011.012.2mL(2) 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色;(3) 当烧杯中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雪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并定时对其进行酸碱性强弱的测定,发现其pH均小于7且逐渐减小,直至稳定在pH=5。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雨水酸性逐渐___________ (填写“增强”、“减弱”或"不变”)。
该地区的西瓜适宜在pH为6. 0〜7• 0的土壤环境中生长,此雨水对西瓜产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 。
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或消除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人们向煤炭中加入____________ 作为固硫剂制成型煤。
4.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大气污染物,且能形成硫酸型酸雨的气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在军事上常用于制作烟幕弹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在化学实验室,亮亮学习小组要对实验产生的废液进行研究。
已知废液中可能含有KNO3、KMnO 4、BaCI2、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
(1) 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①首先,观察废液为无色溶液,则废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后,测试废液的pH为13,则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接下来,向废液中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废液中一定还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同学从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此废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倒入下水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图14是稀释浓硫酸实验的示意图。
(1 )写出图14中a、b两种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 ) b 容器所盛的试剂是__________ (填“水”或“浓硫酸,(3 )稀释时,若两种试剂添加顺序颠倒,将会发生___________【联系与拓展】据媒体报道,2007年5月有一村民在家里误将装在酒瓶中的稀硫酸当成白酒喝下,造成食道和胃严重损伤,这是因为稀硫酸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一事件警示我们,家中存放或使用药物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小艾同学在妈妈买回的某食品包装内发现有一包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小艾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小艾同学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两种);(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3)取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内,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
就白色固体C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价,一起猜想。
小艾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小聪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