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真实有效的识字课——评王丹老师执教的《石榴笑了》城关回小马玉霞低年级的识字量非常大,而识字教学本身又是枯燥无味的。
上周听了我校王丹老师一节一年级《石榴笑了》第一课时的识字教学,下面是对这节课的评价:一、教学目标明确。
这是一节识字课,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识字。
二、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完整。
本课是一首儿童喜欢的文章,教师在第一环节中采用联系实际方式,从学生的喜好出发,带学生进入学习内容,激发兴趣,为识字教学打下情感铺垫。
第二个环节中,是整节课的重点。
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先让学生自学课文,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接着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图意,并从中引出生字。
让学生图文对照,自读词语。
这样,让学生通过图理解词语的意思突破难点,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了新知识。
在分析字形时,教者提出识字方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的去分析字形,教师给予适当总结。
这样能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自学能力。
在学习词语时,教者通过举例的方式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动作词,同时出示巩固练习,这样不仅能检测学生对动作词掌握情况,还让学生积累许多课外词语。
在第三个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教师采用了捉迷藏,扩词,认读词语卡片这三种方式进行教学,在捉迷藏的活动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游戏,这一活动,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除此以外,教师还用课文的词语偏了一首儿歌,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特别感兴趣,再一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生字。
三、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
王丹老师的整堂课始终用微笑和学生亲密接触,使学生在很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上完这节课。
四、朗读形式多样化。
在整节课中,不管是学习生字还是学习词语,教师都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如小组读、自由读、齐读、指名读等,让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掌握。
学生思悟教师思实评马小玲老师教学的《最佳路径》马玉霞我觉得,马老师的这节课是用她自己的方式创造着“最佳路径”,听后感受颇深。
第一,有本故实在1.以本为本。
在《最佳路径》这节课中,我们不难发现马老师提出的每一个要求、每一个问题都是紧紧围绕文本展开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么在潜心读书,要么在交流研讨,课堂上书声琅琅,许多真知灼见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流淌出来。
马老师引导学生提出讨论的问题恰好包含着课后的两个问题,我觉得这里有老师对待文本的一种理解和态度,是利用文本,发挥其最大作用的一种智慧。
“文本”是教学的核心,相信这正是陆老师寻找到的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最佳路径”。
2.以本展本。
我感到马老师对于“务本”的追求不单单局限于“只有本”,而是“以本展本、以本拓本”。
在课堂教学中,马老师一次又一次地让学生潜心读书,在读中思索文本的核心问题,交流自己的收获与感悟。
在课的最后,马老师设计了一个富有创意的练笔,这个练笔匠心独运,充分体现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教学理念,这样的训练设计不也是让学生对于“最佳路径”的理解又多了一条“途径”吗?第二,有思故求实1.学生思悟。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们不难看出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发展,把感悟、对话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之中。
而其中教者的启发、引导、点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与文本、与同学、与教师的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丰富和完善自己的阅读观点,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最佳教学路径。
2.教师思实。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生独自与文本对话时的潜心会文,还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活动,马老师总是坚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在与师生、生生对话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碰撞智慧,分享快乐。
整个教学过程真实而不虚伪,扎实而不做作。
j q x教学设计城关回小马玉霞教学目标:1、学会jqx三个声母的正确发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jqx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代调读拼音节,准确拼读三拼音节。
教学重难点:1、学会jqx三个声母的发音,认清形及正确书写2、准确拼读本课音节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计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1、师:小朋友们,今天喜羊羊带来了许多不同的苹果,想让大家帮忙了分一下,我们赶快去看看吧。
出示写着拼音字母的苹果课件声母果b p m f d t n l g k h y w 韵母果 a o e i u ü男女同学比赛摘苹果,复习巩固2、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大家都帮助喜羊羊把苹果分好了。
今天拼音乐园又加入了几位新朋友我们来看看是谁呢?出示课件j q x二、教学声母j q x(一)学习声母j1、出示j 的图片,问:图上画着什么?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1)学生试着读(图上画着一只母鸡正在捉蝴蝶,我认为这个字母读j)(2)对,它的名字和母鸡的“鸡”音相似,只要读的轻一些短一些。
教师范读(3)学生领读,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4)学生练习读(指名读——齐读)2、学习j 的字形(1)观察图,看看j像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j的字形吗?(2)引导学生编顺口溜(竖弯加点j j j ;母鸡捉虫j j j ;i字加弯j j j )(1)看看书中的拼音格,你认为j字该怎么样写?(先说占哪几格,再说笔顺)(2)师范写j(3)学生抄写字母j 1—2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小结师:对于新伙伴我们已经会读,会写,会认。
(二)小组合作学习声母q1、师:这里还有一位小伙伴,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赛一赛,用我们刚才学习j的方法,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声母q ,看看那个小组最能干,最先学会。
对于这个声母,也要做到会读。
2 、分小组学习声母q,教师巡视。
3 、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
(1)q 的读音学生能从图上“七只气球”的“气”判断出q的读音(出示图片)学生说—评议—学生试读—齐读。
(教师指导)(2)比较读j---q 发现有什么不同?(j 不送气,q是用力的,要送气)(3)学生借助图形编顺口溜,记形。
(气球脱线q q q ;左上半圆qqq ;像个9字q q q ….)(4)指导写法小q在四线格中占二楼和三楼,指导笔顺。
(三)自主探究,学习声母x。
1、师:这里有一位新的伙伴x,小朋友,看看谁最能干,最聪明,自己会2 、引导学生记住字形、自编儿歌。
(切西瓜xxx;像个叉叉xxx.....)3、学生交流学习情况。
(1)x的读音(2)学生从西瓜的“西”中得出x的读音。
开小火车练习读。
(3)指导书写及笔画顺序三、教学j q x与i的拼音喜羊羊想回到羊村,但是灰太狼给他出了三道难题,就是要跨过三条河,谁来帮喜羊羊建第一座字母桥?(出示课件喜羊羊要河)j īj íj ǐj ì小朋友真棒,喜羊羊顺利过了第一关,离羊村更近了一步,谁来帮他建第二座字母桥?q īqíq ǐq ì哈哈,喜羊羊已经看到羊村了,但是还有一座字母桥呢?谁再来帮帮他呢?xīxíx ǐx ì四、教学j q x 与ü 的相拼1、师:正当大家玩的开心的时候,“ü”来了(课件出示戴着帽子的ü)。
他也想和j q x玩,可是j q x和ü在一起就发生了奇怪的事情。
出示: j- ü--j u q-- ü--q u x-- ü-- xu2、提示:小ü发生了什么变化了?小ü和j q x 相拼要去掉两点3、小结:j q x 比较顽皮,而小u胆子小,从不敢和j q x 玩。
小ü 和我们的小朋友一样,非常有礼貌,只要一见到j q x,马上把自己的小帽子摘下来,向他们行个礼,和他们快乐的在一起。
因此小ü遇到j q x,去掉两点还读小ü4、练习ju qu xu 的四声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城关回小马玉霞《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因此,小学识字教学要善于发现挖掘学生身边“熟识”的语言物质材料,充分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来培养学生的识字习惯,采用多种教学措施指导学生识字,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
下面就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几种识字教学的方法:一、插图识字法在学习汉字的初级阶段,文本配有大量的插图。
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
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加上教师的引导,自然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它的作用不仅如此。
我们还可以利用它来搭建学生记忆汉字的桥梁,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把汉字放到有生命的环境中,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促进学生记忆。
接着让学生看清字形,拼对字音,再“回”到图上,这一过程能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汉字。
二、象形会意识字法课本中的“山、石、田、土、羊”这一类字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成,这些字与实物都有许多相似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实物图片后再识记,轻而易举。
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
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
如用手遮目“看”(见课本图),用竹毛制成“笔”;如教学“山”时(见课本图),“山”字突出形状起伏。
还比如“羊”字突出山羊的角,“林”字突出树木连片。
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
三、猜谜语识字法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在新字教学中,以猜谜的方法教学生字。
方法是先出现几个新字编上号码,老师念谜语,学生以手势表示猜得的结果,比比谁猜得字又准又快。
如,双木不成林——“相”,人在云上走——“会”,三个猪儿一个槽,一个猪儿吃,两个猪儿瞄——“心”。
还比如:一字十一笔,无横又无直,学生问孔子,孔子说无味——淡。
四、字配“画”识字法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如教学“休”时,可出示图片,告诉同学们,这个人累了,正靠着树干休息。
再如:闻,可出示图片,有个人听到门外有动静,他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一听。
等等……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
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
如教“法、丢”时,我先复习“去”字,再以旧字带新字,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