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PPT课件
分娩动因
机制复杂,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 1. 炎性反应学说 2. 内分泌控制理论 3. 机械性理论 4. 神经介质理论 综合作用促使子宫下段、宫颈成熟,子 宫由稳态转变为兴奋状态发动分娩。
影响分娩的因素※
影响分娩 的因素
产力
产道
胎儿
精神心理因素
影响分娩的因素※
1. 2.
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
A
R
L
P
The transverse diameter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ischial tuberosities
骨盆轴
骨盆倾斜度
影响分娩的因素※
软产道
子宫下段:非孕时峡部1cm, 孕末期长7—10cm。 宫颈:宫颈管消失、子宫颈口 扩大。 阴道:展平,会阴变薄,阴道 盆底结缔组织增生肥大。
宫口开全 胎膜破裂:自然 宫缩增强
人工
胎头压迫骨盆底,排便感,加腹压。 会阴膨隆,变薄,肛门松驰。
胎头拔露: 胎头着冠 :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仰伸-复位-外 旋转 -胎头胎体娩出。
处理:
(1) 监测胎心:5-10分钟 (2) 指导屏气 (3) 接产准备(消毒顺序):
时机: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开4cm。
剖宫产的切口
临产后宫颈的变化
颈管消失,颈口扩张,初产妇、经产妇的区别
软产道
影响分娩的因素※
胎儿:取决于胎儿大小、胎位、有无胎儿畸形
1.胎儿大小:(胎头大小) 骨缝和囟门: 可塑性,变形,重叠,头体缩小,易于分娩。 矢状缝、前后囟是确定胎方位的标志。 胎头径线:双顶径—— 枕下前囟径—— 枕颏径—— 枕额径—— 2.胎位:枕前位易,枕后位、臀位、横位难产 3.胎儿畸形:脑积水,联体儿,大腹儿。
分娩全过程,是指从开始出现规 律性子宫收缩至胎儿胎盘娩出。
产程分期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宫颈扩张期
胎儿娩出期
胎盘娩出期
规律宫缩开始 宫口开全 胎儿娩出 ——宫口开全 ——胎儿娩出 ——胎盘娩出 初产妇:11-12小时 经产妇:6-8小时 初产妇:1-2小时 经产妇:数分钟-1小时 5-15分钟(<30分钟)
2 见红(show):
可靠征象——24~48小时内分娩
3 胎儿下降感(lightening):尿频
临产(in labor)诊断
临产的主要标志是:
1、有规律性并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约 30秒间隔时间5-6分钟。 2、伴宫颈管的消失、宫颈口扩张 3、胎先露下降 4、强镇痛药不能抑制宫缩。
总产程
节律性 对称性 极性 缩复作用:收缩后肌纤维不能恢复原来长度。
进行期
极期
退行期
进行期
极期
退行期
宫缩期
间歇期
宫缩期
间歇期
节律性 对称性和极性
影响分娩的因素※
产道:胎儿娩出的通道。
骨产道:三个平面、骨盆轴、骨盆倾斜度 软产道:子宫下段、宫颈管、阴道、盆底
软组织
骨盆入口平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R
L
中骨盆平面
骨盆出口平面
额骨 冠状缝 矢状缝 双顶径(9.3cm) 顶骨 后囟 枕骨 前囟
人字缝
顶骨
额骨 冠状缝 枕骨 枕额径(11.3cm) 枕下前囟径(9.3cm) 枕颏径(13.3cm)
人字缝
脑积水之胎儿 bart’s 胎儿 连体双胎
The waterfall sing, "I find my song, when I find my freedom. " ——Tagore
(4) 接产:体位、要领
会阴切开
指征:
合并症的阴道分娩(臀位、肩 难产、产钳、吸引器)。 会阴过紧、弹力差,胎儿过大 的初产妇。女性生殖道瘢痕或 愈合不良的III度裂伤。 缩短第二产程者:如胎儿窘迫、 早产、妊娠高血压疾病、心脏 病、高度近视
方法:
正中切开术 后斜切开术
接产的要领
开始时间:胎头拨露致会阴后联合紧张时 目的:使分娩时会阴体不会撕裂 位置:张开手,拇指和其余四指分放在大阴唇的两侧,
影响分娩的因素※
心理应激
紧 张
焦 虑
不 安
恐 惧
心率加快
呼吸急促
气体交换
宫缩乏力
宫口扩张
先露下降
产程延长
胎儿窘迫
分娩机制※
定 义 : 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
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的一 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 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以枕左前位为例(LOA)
衔接: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颅骨最低点接近或
分娩临床经过及处理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第一产程临床经过及处理
规律宫缩 宫口扩张:规律宫缩结果,不能如期扩 张可能存在异常。
第一产程分期 规律宫缩——宫口3 cm 宫口开3cm——宫口开全 1cm/2-3h 1-2cm/h <16h <8h
潜伏期 活跃期
先露下降:
以坐骨棘平面为标志,S+0
胎膜破裂:近开全时
观察与处理:
宫缩 胎心 宫口扩张及先露下降: 活跃期 : 3—4cm 1.5 小时 加速期 4—9cm 2 小时 最大加速期 9—10cm 0.5 小时 减速期 破膜:羊水性状 胎心 胎头 抗炎 催产 其他:血压 饮食 排便 活动 休息
第二产程临床经过及处理
正正 常 分 娩 常分娩
定义
分娩:指妊娠满28周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自临产 开始到由母体娩出全过程。
足月产(term delivery) 满37周至不满42周 早产(premature delivery) 满28周至不满37周 过期产(postterm delivery) 满42周及以上分娩
子宫收缩力 腹肌及膈肌的收缩力:第二产程娩出胎儿的重要 辅助力量,第三产程使胎盘娩出。 (指导产 妇适时正确使用腹压)
3.
肛提肌的收缩力:协助先露完成内旋转、仰伸,
第三产程协助胎盘娩出。
影响分娩的因素※
子宫收缩力:
主要产力,贯穿整个产程 使宫颈展平,颈口扩张,先露下降,胎儿娩出。
1. 2. 3. 4.
达到坐骨棘水平。 枕额径——斜径
下降:间断贯穿分娩全过程。 俯屈:枕额径——枕下前囟径 内旋转:矢状缝——中骨盆,出口平面前后径 仰伸: 复位及外旋转: 胎肩、胎体娩出:
先兆临产(threatened labor)
1 假临产(false labor)(不规则宫缩):
特点:宫缩持续时间短,不恒定,宫缩强度不增加,夜间 出现,可被镇静剂抑制,不伴有宫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