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产科-正常分娩机制PPT课件
产科-正常分娩机制PPT课件
2021
胎儿—取决于胎儿大小、胎位、有无胎儿畸形
➢ 胎儿大小—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2)胎头径线
1.双顶径(BPD):为两侧顶
骨隆突间的距离,是胎头最大横
径,足月时平均约9.3cm。
2.枕额径:为鼻根上方至枕骨
隆突间的距离,胎头以此径线衔
接,足月时平均约11.3cm。
3.枕下前囟径:又称小斜径,为前囟中央至枕骨隆突下方相连
➢ 节律性:是临产的重要标志。
每次阵缩由弱渐强(进行期),维持一定时间(极期),一般持 续约30秒左右,随后由强渐弱(退行期),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 一般5-6分钟,此时子宫肌肉松弛。
当宫口开全后,间歇期仅1-2分钟,宫缩持续时间长达约60秒, 阵缩如此反复出现,直至分娩全程结束。
宫缩强度也随产程进展逐渐增加,宫腔压力由临产初期2530mmHg,至第一产程末增至40-60mmHg,第二产程宫缩极期时可 高达100-150mmHg,而宫缩间歇期宫腔压力仅为6-12mmHg。
2、分娩期宫颈扩张主要依靠下列哪项
A. 子宫收缩及缩复向上牵拉 B. 腹压 C. 宫腔内压 D. 通过羊水压力传导的压力 E. 宫缩时前羊水的回流,以利胎先露直接压迫
2021
软产道
3、关于生理性缩复环,下列正确的是
A. 宫缩使子宫上、下段肌壁厚度不同,在子宫外面有一环状隆起 B. 是先兆子宫破裂征象之一 C. 系因宫体缩复作用及子宫下段牵拉扩张所致 D. 常伴有胎儿窘迫 E. 常提示胎儿有胎儿先露部下降受阻
➢ 缩复作用:宫体部平滑肌为收缩段。子宫收缩时肌纤维缩短变宽,
间歇期肌纤维不能恢复到原长度,经反复收缩,肌纤 维越来越短,使宫腔内容积逐渐缩小,迫使胎先露部下 降及宫颈管逐渐缩短直至消失。
2021
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
骨 产 道
产 道
软 产 道
骨盆入口平面 中骨盆平面 骨盆出口平面
出口平面(菱形)。
出口横径:又称坐骨结节间径。指两坐骨结节末端 内缘的距离,正常平均值为9cm,此径线与分娩关系 密切。
2021
骨产道
骨盆轴
连接骨盆各平面终点的假想曲线,称为骨盆轴。此 轴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
骨盆倾斜度
指妇女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一 般为60°。
子宫下段 子宫颈 骨盆底组织、阴道及会阴
2021
骨产道
入口平面(横椭圆形)
入口前后径:又称真结合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 至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cm,其长 短与胎先露衔接关系密切。
中骨盆平面(纵椭圆形)
为骨盆最小片面。
中骨盆横径:又称坐骨棘间径。指两坐骨棘间的 距离,正常值平均10cm,其长短与胎先露内旋转 关系密切。
处之间的距离,胎头俯屈后以此径通过产道,足月时平均9.5cm
4.枕额径:又称大斜径,为额骨下方至后囟顶部间的距离,足
月时平均约13.3cm。
2021
胎儿—取决于胎儿大小、胎位、有无胎儿畸形
➢ 胎位
产道为一纵行管道,纵产式(头先露或臀先露),胎体纵 轴与骨盆轴相一致,容易通过产道。
头先露较易通过产道 臀先露,产道不能充分扩张,且胎头娩出时无变形机会致 娩出困难 肩先露,足月活胎不能通过产道
正常分娩
妇产科住培医师 陈菲
2021
分娩(delivery)
妊娠满28周(196日)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 自临产开始到由母体娩出的全过程,称为分娩。
分娩
流产
受孕
早产 足月产 过期产
满28周 满37周 满42周
2021
第一节 分娩动因
& 炎症反应学说 & 内分泌控制理论
—前列腺素PG
—雌激素E、孕激素P、内皮素ET —缩宫素与缩宫素受体 —皮质醇激素
2021
软产道
子宫下段的形成:由非妊娠时长约1cm的子宫峡部伸展形 成。临
产时长达7-10cm。 生理性缩复环
宫颈的变化:宫颈管消失(初产妇与经产妇不同)
宫口扩张
骨盆底组织、阴道及会阴的变化:5cm变成2-4mm
2021
软产道
1、分娩时子宫颈口扩张的机制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
A. 是前羊水囊扩张的作用 B. 是子宫体肌肉缩复作用向上牵拉的结果 C. 破膜后胎先露直接压迫子宫颈 D.子宫颈扩张的快慢是决定产程长短的因素之一 E. 初产妇的子宫颈消失与子宫颈扩张同时进行
神经介质
硫酸软骨素↓ 透明质酸↑ 胶原分解↑
宫颈软化
羊膜产生PGE2(促进宫颈成熟) 蜕膜产生PGF2α(促进子宫收缩)
宫内压↑
子宫肌细胞间隙链接形成 细胞内Ca2+ ↑ 缩宫素受体↑
宫颈成熟
分20娩21发动
子宫肌收缩
第一节 分娩动因
& 分娩发动是炎症细胞因子、机械性刺激等 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宫颈成熟是分娩发动的必备条件。 & 缩宫素与前列腺素时促进宫缩的最直接因
素。
2021
第二节 影响分娩的因素
产力
影
响
分
产道
娩
的
若各因素均正常并能 相互适应,胎儿能顺 利经阴道自然娩出,
四 个
胎儿
则为正常分娩。
因
素
精神心理因素
2021
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
2021
子宫收缩力—节律性
宫缩的节律性对胎儿血流灌注有利。
2021
子宫收缩力
➢ 对称性:正点常控宫制缩)源,于以两微侧波宫形角式部向(宫受底起中搏线
集中, 左右对称,再以2cm/s的速度向子 宫下段扩散,约需15s均匀协调地 扩展至整个子宫。
➢ 极性: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依次减弱,宫底部收缩力的
强度几乎是子宫下段的2倍。
2021
胎儿—取决于胎儿大小、胎位、有无胎儿畸形
➢ 胎儿大小—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1)胎头颅骨 由两块顶骨、额骨、颞骨 及一块枕骨构成。两顶骨之 间为矢状缝,顶骨与额骨之 间为冠状缝,顶骨与枕骨之 间为人字缝,两额骨之间为 额缝,颞骨与顶骨之间为颞 缝。 两颅缝交界处较大空隙为囟门,胎头前方菱形为前囟(大囟 门),位于胎头后方三角形为后囟(小囟门)。
& 机械性理论
—子宫增大、胎儿成熟
& 神经介质理论
—交感神经 乙酰胆碱
2021
第一节 分娩动因
胎儿
胎儿成熟 胎先露部下降
胎盘
神经垂体
母体
子宫增大
催产素
胎儿下丘脑-垂 体-肾上腺轴
催产素分泌↑
子宫肌伸展 宫内压↑
C19甾体激素↑ 皮质醇↑
E2 ↑ P ↓ E2/P ↑
硫酸酯酶释放 胶原酶激活
蜕膜激活释放细胞因子 IL-18.IL-6.IL-8.T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