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生态学应用

景观生态学应用


有关廊道和连接度的原理
• 廊道和物种运动 • 踏脚石 • 道路和防风林带 • 河流廊道
廊道和物种运动
• 廊道功能的控制原理 • 廊道空隙影响原理 • 结构与区系相似性原理
踏脚石
• 踏脚石连接度原理 • 踏脚石间距原理 • 踏脚石消失原理 • 踏脚石群原理
道路和防风林带
• 道路及另外的槽形廊道原理 • 风蚀及其控制原理
河流廊道
• 河流廊道和溶解物原理 • 河流主干道廊道宽度原理 • 河流廊道宽度原理 • 河流廊道连接度原理
有关镶嵌体的原理
• 网络 • 破碎化和格局 • 尺度粗细
网络
• 网络连接度和环通度原理 • 环路和多选择路线原理 • 廊道密度和网孔大小原理 • 连接点效应原理 • 相连小斑块原理 • 生物传播和相连小斑块原理
景观生态学 对策
气候
自然 流行病
干扰
人类影响 社会学
政治学 经济学 土地利用
环境问题 保护生物学 资源经济学 景观生态学 环境伦理学 决策机构
对策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 确立景观生态学的科学地位,发展和检验 一系列能够应用于实际的概念、理论和方 法
• 在解决实际环境问题时,景观生态学只是 多种途径之一,而不是囊括一切的答案。
• 生态系统的恢复不但要重视恢复那些能看得见的对 象(如种群、群落),而且特别要求人们认识到那 些看不到、摸不着的生态学过程的重要性,生态系 统中各组织层次的相互联系,以及所恢复生态学单 元与其景观基质和相邻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自然保护和恢复生态学
•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为保护生物学和恢复生 态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而保护生物学 和恢复生态学为检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 方法提供了场所,而且为其发展不断提出 新的目标。
土地利用规划
• 土地利用规划(包括景观和城市规划与设计)强调 人类与自然的协调性,自然保护思想在该领域日趋 重要。
• 景观生态学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并可以帮助评价和预测规划和设计可能带来的生态 学后果。
• 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实践可以检验景观生态学中的理 论和假说。
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特点
利用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地理学等学科 的知识,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协调人与环 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生物与非生物环 境,生物与非生物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使景 观空间格局和生态特性及其内部的社会文化活动 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达到景观优化利用。
– 镶嵌体
• 景观抵抗性原理 • 粒度粗细原理 • 景观变化原理 • 镶嵌体序列原理
– 应用
• 聚集-零散格局原理 • 关键性格局原理
景观生态学应用原理
• Dramstad等(1996)
– 有关斑块的原理 – 有关边界的原理 – 有关廊道和连接度的原理 – 有关镶嵌体的原理
有关斑块的原理
• 斑块的大小 • 斑块的数目 • 斑块的位置
破碎化和格局
• 总生境和内部生境损失原理 • 分形斑块原理 • 市郊化、外来种和保护区原理
度粗细
• 镶嵌体粒度粗细原理 • 动物对破碎化尺度的感观原理 • 确限种与广布种原理 • 多生境种的镶嵌格局原理
一些重要的应用领域
• 自然保护和恢复生态学 • 生态系统管理 • 土地利用规划
自然保护和恢复生态学
生态系统管理
• 目的:保护异质景观中的物种和自然生态系统,维 持正常的生态学和进化过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从而保证生态系统的永续性。
• 区域景观尺度是考虑自然资源的宏观永续利用和对 付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学后果的最合理尺度: 区域景观是能够翻译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种 类、变异和空间格局特征的最小空间单位。
景观生态学应用的特点
• 强调空间异质性的重要性 • 强调尺度的重要性 • 强调空间格局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 • 强调生态学系统的等级特征 • 强调斑块动态观点,明确将干扰作为系统的一个组
成成分来考虑 • 强调社会、经济等人为因素与生态过程的密切联系
景观生态学应用原理
• Forman & Gorden (1986)
景观生态学应用
内容
• 景观生态学应用的两种指导思想 • 景观生态学应用原理 • 景观生态学应用的一些重要领域
两种指导思想
• 欧洲景观生态学:应用性 • 北美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
和尺度的相互关系
气候
自然 流行病
干扰
人类影响 社会学
政治学 经济学 土地利用
环境问题 保护生物学 资源经济学 环境伦理学 决策机构
有关边界的原理
• 边缘结构 • 边界形状
边缘结构
• 边缘结构多样性原理 • 边缘宽度原理 • 行政边界和自然生态边界原理 • 边缘过滤原理 • 边缘陡度原理
边界形状
• 自然和人工边缘原理 • 平直边界和弯曲边界原理 • 和缓与僵硬边界原理 • 边缘曲折度和宽度原理 • 凹陷和凸出原理 • 边缘种和内部种原理 • 斑块与基质相互作用原理 • 最佳斑块形状原理 • 斑块形状和方位原理
• 保护生物学:一门既针对目前危机又着眼于长远 生态前景的,以研究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综合学 科。
•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具有等级、时空尺度和格局 特征的复杂系统概念。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bottom-up ; top-down(自 然保护的物种范式;自然保护的景观范式)
自然保护和恢复生态学
• 恢复生态学:为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以及可行的技术实施方案。
– 景观结构与功能原理 – 生物多样性原理 – 物种流原理 – 营养再分配原理 – 能量流动原理 – 景观变化原理 – 景观稳定性原理
景观生态学应用原理
• Forman (1995)
– 景观和区域
• 景观和区域性原理 • 斑块、廊道和基质原理
– 斑块和廊道
• 大面积自然植被斑块原理 • 斑块形状原理 • 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原理 • 复合种群动态原理
斑块的大小
• 边缘生境和边缘种原理/内部生境和内部种原 理
• 大斑块-物种绝灭率原理/小斑块-物种绝灭率 原理
• 生境多样性原理 • 干扰障碍原理 • 大斑块效益原理/小斑块效益原理
斑块的数目
• 生境损失原理 • 复合种群动态原理 • 大斑块数量原理 • 斑块群生境原理
斑块的位置
• 斑块位置-物种绝灭率原理 • 物种再定居原理 • 斑块选择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