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用SPE标准划分石油储量级别

运用SPE标准划分石油储量级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至少90%可能性(P90):实际可采量等于或大于低估值。
至少50%可能性(P50):实际可采量将等于或大于最佳估值。 至少10%可能性(P10):实际可采量将等于或大于高估值。
当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时,应该也存在低估值、最佳估值和高估值,这些估值是基于相同 的解释方法对不确定性做出的定性评估。 描述不确定性的这些方法同样也可以用于储量、潜在资源量和远景资源量。 虽然对无商 业价值和未发现的油气藏将有不能获得商业性生产的重大风险,但是在这一风险下独立考虑潜 在可采量的范围是有用的,可以对具体地分类资源。
划分原则-类别
储量:已发现的可开采部分(潜在资源量) 具有商业开采价值时,就称之为储量。如果一个 项目已满足商业性开发要求,要进入开发实施阶 段,必须满足以下所有标准: • • 有合理的开发时间表。 开发项目具有合理的未来经济评估,且 经过钻一口或几口探井, 进行地层测试、取样、测井证 实的一个或多个聚集体中,具 有足够的数量和潜力的可动烃 类,被称为发现。
能性低,但是又比可能储量开采的确定性高。实际剩余的可采量可能高于或低于证实储
量与概算储量之和(2P)。 可能储量是通过地质和工程数据分析指出比概算储量的开采可能性低的那部分附加 储量。从项目中最终可采的总量具有低的可能性超过证实储量、概算储量和可能储量之 和(3P) 。

划分原则
对于已知含油边界,钻井数较多的油气藏而言,井控为储量分级的主要控制标准。
划分原则-级别
对于储量,一般的概率累积术语—低/最佳/高估值分别表示为1P/2P/3P,相应的储量 增量表示为证实储量,概算储量,可能储量。既然对储量的分类标准被明确提出来,在 大多数情况下,当有条件地满足已发现和开发的标准时,同样也可以应用于潜在资源量 和远景资源量。 对于潜在资源量,常用术语是低/最佳/高估值分别表示为1C/2C/3C。对于远景资源 量,这个术语同样适用。在潜在资源量和远景资源量中的增量没有特殊的术语。
联合开发了一个针对所有石油资源的分类系统,简称为“ SPE-PRMS”储量
体系。 这些定义和相关的分类系统现已在全球范围内的石油工业领域得到广泛
的应用。他们提供了一种可以比较的计算方法,降低了资源评价的主观性。
目录
序言 概念介绍 划分原则 划分实例
概念介绍
“石油资源”是指地壳表层和内部自然生成的所有石油数量,包括已发现和 未发现(可开采和不可开采)部分,再加上已经采出的石油产量。 “储量”是指在指定评估日给定的条件下,未来通过对已知石油聚集体实施
哈萨克斯某油田含油 面积圈定图 P1
如图,此小层油流井较多 ,以油流井控制的范围为 P1级别,P2级别的界限中 下部由四口测井解释油井 和油水同层井(4、2、15 、 3 号井)进行控制,中 上部无井控制,故由 P1 界 限外延一个井距来作为 P2 的界限,含油边界内剩余 的级别为P3,原始图P1界 限。
目录
序言 概念介绍 划分原则 划分实例
序言
全球致力于在规范石油资源的定义和怎样预测其储量方面的工作始于 30 年代,早期的定义集中于证实储量。石油评价工程师学会 (SPEE)最早发起的 这项工作,在此基础上,SPE学会于1987年出版了对所有储量类别的定义。 同年,世界石油理事会 (WPC ,后以世界石油大会著名 )出版了储量的定义, 二者出人意料的相似。1997年,两个组织联合发布了唯一一套可以在全球范 围内使用的储量定义。 2000年,美国石油地质家(AAPG)协会,SPE和WPC
已 发 现 的 石 油 石 资 油 源 资 量 源 量
未发 现的 石油 资源 量
图1-2:基于项目成熟度的分类
目录
序言 概念介绍 划分原则 划分实例
划分原则-类别
潜在资源量:在确定的时间内,通过采用开发方案从已知的储集体中可能产出 的石油,但由于一种或多种不可预见性费用,还不能进行商业化开采性。 潜在资源指项目当前没有可行的销售环境,或者商业性开发依赖于开发技术水 平、或对储集体的评价尚不足以做出清晰的商业性评价。根据储量评估的确定性水 平,可以将潜在资源进一步分类,并按照实施方案的成熟程度将储量分成不同级别 ,或根据开发和生产状况对储量进行描述。
划分原则
含油边界
P2 P3
P1
测井或其他解释油井
工业油流井
划分原则
对于未能钻遇油水界面的油藏而言,可以用推测油边界来确定储量计算的范围 及相应的储量级别。 (1)一个油藏含油边界未被钻井及其他资料证实,从钻遇的油层顶界至油层底 界的区域可确定为证储量( P1);从钻井揭示的油层底界向下推一个砂层度的区域 作为概算储量(P2),继续向下推一个砂层度的区域可作为可能储量(P3)。
(2)对于断块油气藏,钻井证实的含油断块的区域可确定为证实储量(P1)
,其下降盘可作为可能储量(P3),推测的储量估算范围以钻遇的油底深度为界;上 升盘可作概算储量(P2),推测的储量估算范围在一个开发井距以内。 (3)以上两种阐述中,当油藏含油面积较大时,即其面积超过1.5倍开发井距
范围,储量级别仍按井控确定。
(1)证实储量(P1)以工业油流井控制的一个井距范围内的区域。
(2)概算储量(P2)为以测井及其他资料解释油气井控制的一个井距的区域。如 果P1区域外,无井控制,则将P1区域外推一个井距,划分为P2。 (3)可能储量(P3)为含油边界内的除了P1和P2以外的其他区域。 (4)在以上3种储量级别划分和确定的基础上,如果该油藏内有两口油流井,并 且资料证明这两口井具有较好的连通性,即具有近似统一的油水界面,那么这两口井之 间原来可以划分为概算(可能)的区域也可以确定为证实储量的区域。

划分原则-级别
证实储量是指在指定评估日,通过地质和工程数据分析,在确定的经济条件、操作 方式和政府规章制度下,具有合理的确定性、将来可以从已知油气藏中经济采出的石油 的数量。如果采用确定性方法,合理的确定性术语意味着具有高置信度可采量。如果采 用概率方法,至少有90%的概率实际可采量等于或大于估计值。 概算储量是通过地质和工程数据分析指出的那部分附加储量,比证实储量的开采可
划分原则 井1 井2
概算(气)
证实气 可能油 概算油 证实油
划分原则
C1
C2
目录
序言 概念介绍 划分原则 划分实例
P1 哈萨克斯某油田含油 面积圈定图 P2 如图,本区块,属于商业 开发阶段 ,已有 4 口工业 油流井(黑色的井),根 据前面的讲的规则,以这 四口井控制的一个井距区 域 为 P1( 图 示 红 色 ) , 在 含有边界内,其它地区, 均有其他测井解释油井进 行控制,圈定为 P2 级别, 无P3。
P2
P3
小结
意义:SPE储量体系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强调在目前的条件下可以从地下 经济开采出的石油量,相对于国内的储量体系,对于投资活动可以给予更好 的指导作用。 特点:国内的储量是地质概念,而SPE储量更注重的是经济效益。 简单一点说: 国内储量,强调的是“有”。
SPE储量,强调的是“值”。
这就是两者在划分方向上的最大区别。
的石油地质储量或未发现石油地质储量。不可采量的一部分可能由于将来经济环 境的改变或技术的发展而变为可采。
石 油 资 源 量
已 发 现 的 石 油 资 源 量
未发 现的 石油 资源 量
图1-1:资源分类框架
根据项目成 熟程度可将项目 推进到商业开发
(商业决策)的
要求,对开发项 目 (即可采量)进 行细分类。
符合规定的投资和运营标准。

• •
证明已对产量有合理的市场销售预期。
证明已具备生产和运输能力,或能够及 证明法律、合同、环境和其它社会经济 为了将其包含于储量级别中,项目必须充分
时准备到位。 因素允许实施所评估的开发项目。 论证说明其可商业开发的能力。
划分原则-级别
级别划分: 可采量和潜在可采量的不确定性范围可以用确定性或概率分布来表示。 当用概率方法来表示不确定性范围时,可以给出低估值、最佳估值和高估值:
开发项目能够被经济采出的石油估算数量。
“潜在资源量”是指在指定评估日,从已知石油聚集体中可能被开采的石油 估算量,由于存在一个或多个偶然因素而使可供实施的项目还没有达到经济开采
的程度。
“远景资源量”是指在指定评估日,通过将来对未发现的石油聚集体实施开 发方案可能采出的石油估算量。
“不可采量 ”是指在指定评估日,已发现通过未来开发项目不能被采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