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商业银行压力测试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本行”)风险管理
能力,及时识别和计量在极端不利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根据
银监会《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压力测试是一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通过
测算银行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情况下可能发生的
损失,分析这些损失对银行盈利能力和资本金带来的负面影响,
进而对银行的脆弱性做出评估和判断,并采取必要措施。
第三条压力测试能够帮助本行充分了解潜在风险因素与本行
财务状况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本行的风险状况和抵御风险的能
力,形成供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讨论并决定实施的应对措施,预
防极端事件可能对本行带来的冲击。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四条本行风险管理部牵头负责管理和协调本行的压力测试
工作。并负责本行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压力测试组织实施工作。
包括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压力测试方法选择、压力测试情景设定、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压力测试程序实施等。
第五条本行财务会计部负责本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组织实
施工作。包括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方法选择、压力测试情景设定、
压力测试程序实施等。
第三章压力测试方法
第六条压力测试包括敏感性测试和情景测试等具体方法。敏感
性测试旨在测量单个重要风险因素或少数几项关系密切的因素,
由于假设变动对银行风险暴露和银行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情景
测试是假设分析多个风险因素同时发生变化以及某些极端不利事
件发生对银行风险暴露和银行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
第七条根据本行业务发展、风险状况和某项压力测试具体内容
的复杂程度,确定不同的测试方法,包括选择复杂模型、根据经
验做出合理的判断。本行应采取措施,不断改善压力测试技术手
段,提高压力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第四章压力测试情景
第八条压力测试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面
内容。压力测试中,应考虑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共同影响。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第九条针对信用风险采取的压力情景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
容:
(一)国内及国际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出现衰退;
(二)房地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向下波动;
(三)贷款质量恶化;
(四)授信较为集中的企业和同业交易对手出现支付困
难;
(五)其他对本行信用风险带来重大影响的情况。
第十条针对市场风险采取的压力测试情景包括但不局限于以
下内容:
(一)市场上资产价格出现不利变动;
(二)主要货币汇率出现大的变化;
(三)利率重新定价缺口突然加大;
(四)基准利率出现不利于本行的情况;
(五)收益率曲线出现不利于本行的移动以及附带期权
工具的资产负债其期权集中行使可能为本行带来损失
等。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第十一条针对流动性风险采取的压力测试情景包括但不局限
于以下内容:
(一)流动性资产价值的侵蚀;
(二)零售存款的大量流失;
(三)批发性融资来源的可获得性下降;
(四)融资期限缩短和融资成本提高;
(五)交易对手要求追加保证金或担保;
(六)交易对手的可交易额减少或总交易对手减少;
(七)主要交易对手违约或破产;
(八)表外业务、复杂产品和交易、超出合约义务的隐
性支持对流动性的损耗;
(九)信用评级下调或声誉风险上升;
(十)母行或子行出现流动性危机的影响;
(十一)多个市场突然出现流动性枯竭;
(十二)外汇可兑换性以及进入外汇市场融资的限制;
(十三)中央银行融资渠道的变化;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十四)银行支付结算系统突然崩溃。
第十二条压力测试情景根据假设程度的不同,一般包括轻度压
力、中度压力以及严重压力。三种压力情景按照顺序不断增强,
其中轻度压力也比目前实际情况更为严峻。
第五章压力测试步骤和程序
第十三条根据本行业务发展、风险状况和风险管理能力,风险
管理部协调相关部门制定本行的压力测试方案,并定期进行修订
和完善。有关压力测试方案应得到本行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批
准和认可。
第十四条压力测试方案应包括本行压力测试的目标、程序、方
法、频度、报告线路以及相关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应在本行压
力测试方案的框架下开展各项具体的压力测试工作。
第十G五条本行压力测试应包括以下步骤和程序:
(一)确定风险因素;
(二)设计压力情景;
(三)选择假设条件;
(四)确定测试程序;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五)定期进行测试;
(六)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七)通过压力测试确定潜在风险点和脆弱环节,将结
果按照内部流程进行报告;
(八)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和其他相关改进措施,向监管
当局报告等。
第十六条本行进行压力测试的频度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监管
部门要求,不定期开展压力测试。
第十七条本行对压力测试进行评估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
面:
(一)压力测试方案是否有效;
(二)风险因素的确定是否合理;
(三)压力情景的选择是否充分;
(四)压力测试所用的假设是否合理;
(五)压力测试的程序与方法与其风险程度是否相适应;
(六)应急处理措施是否可行;
(七)董事会及高层管理人员对压力测试的结果是否进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行跟踪研究;
(八)本行是否对压力测试方案进行定期修订等。
第十八条对压力测试结果要进行认真分析,按照预先确定的原
则、方法和触发条件,决定是否就压力测试结果采取应急处理措
施。不论是否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都应对压力测试所揭示的风险
点和脆弱环节予以特别关注。
第六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商业银行风险合规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