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精彩课堂导入法集锦
一、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4.1“压强”:上课,师生问好后,再让全体学生起立。
“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个游戏”。
让学生们伸展双手放在课桌上,身体前倾,用双手支撑起全身的重量。
然后,再让学生将双掌握成双拳,用拳面支撑起全身。
让他们回答两次活动中,手的感觉,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并顺势引出“压强”课题。
反思:学生体重一样,对桌面的压力相同,但两次活动中,受力面积例外,造成手的痛觉是例外的,从而体会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着十分严重的关系:在无限的受力面上,分配到的压力例外,就会造成例外的压力强度--压强--化抽象为实际体会,使学生找到了学习“压强”概念的的触觉与逻辑的切入点。
二、14.3“大气压强”:准备一个大水槽,一个盛有高浓度品红水的烧杯,一个大试管和一个橡胶管。
上课后,将烧杯中的高浓度品红水倒入大水槽的清水中,一水槽的清水倾刻时变成了通红(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然后开场白:我们知道水面总是水平的,风起浪涌,那是需要外力作用的,今天,我不用风吹人搅就能让水自己竖起一个水柱,而且还能控制它的上升与下降。
将试管没入品红水中,使其排尽空气,然后试管口朝下提起试管,便会看到一个竖立的水柱。
平水起水柱就完成了。
接着,将一个橡胶管一端封闭,开口一端伸入到试管的底部(可请学生帮忙),松开封闭端稍许,就会看到试管内的水柱下降了,下面通过向橡胶管内吹气、放气就会实现对水柱高度变化的控制。
反思:这个实验引入法,可激发起学生剧烈的好奇心,并通过橡胶管吹、放气预知到大气压的作用,可谓一石双鸟。
激发和保护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物理教学的一个严重内容,切不可小觑。
三、九年级物理15、1“功”:上课前故意将黑板擦,放到讲桌边缘,然后作不小心状将其碰掉在地。
然后发问:呀,板擦掉地上了--留心处处皆学问。
我先不捡它,让我们想想,它为什么会掉到地上,而不会掉到天花板上(呵呵)?这是谁的功劳。
(重力的功劳)那谁能帮老师把它捡起来哪?谢谢这位同学,请问同学们,板擦从地上再次回到桌子上,又是谁的功劳?(这位同学)--板擦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到地上,这就是重力做功的结果;它从地上被那位同
学用手拿起回到桌子上,便是那位同学对它做了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功”的知识!
四、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6、2“内能”:有四种方法参考:1、欢迎各位领导老师到我们班听课,大家鼓掌欢迎,为了表达我们的热闹程度,我不说停就一直不准停--(30秒过后),停,现在大家的手有什么感觉呀?(痛)除了痛之外,还有什么感觉?(热)为什么我们的手会热乎乎的?因为我们对手做了功,手的内能增加了。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内能。
2、内能概念虽然抽象,但却十分多见:我这里有一壶开水,将它直接倒入一个矿泉水瓶内,我们可以看到发生了什么?(矿泉水瓶被烫瘪了)这是怎么会事儿?这就是开水的内能使然。
3、如果水温不够而没有将瓶子烫瘪则应变为:这样的水我们能直接来招待来宾,让他们马上喝下去吗?(不可以)因为我们知道,它会烫伤人的,我们知道它有能量,这个能量就是内能。
4、烧杯打气演示实验也可以。
反思:第二种方法有失败的可能性,所以最佳要有应对预案。
这几个方法效果都很可以,大家可以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