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协单位管理制度

外协单位管理制度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外协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部对外协单位管理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事故发生,保
障从业人员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障项目部工作的安全、稳定发展,特制定外协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应于本项目部的外协单位与劳务人员。

第二章外协单位资质审查
第三条项目部对外协单位与劳务人员的工作负有监督和指导的任务、对分包工作范围内的危险源交底的义务,必须将外协单位与劳务人员的安全工作列入项目部统一管理范畴,严禁以“包”代“管”。

第四条项目部对外协单位的员工、劳务人员应按正式职工一样实施管理。

第五条外协单位进场工作前,必须由项目部综合管理部、安全生产部严格审查协作单位的工作资质及安全生产许可证,未经资质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外协单位,严禁与项目部签订工作合同及进场工作。

资质审查的相关资料复印件存档安全生产部。

第六条资质审查不得自行降低标准,不得简化程序,不得逾期不办。

对于管理混乱或出过重大伤亡事故的外协单位,不得(继续)使用。

第七条对安全工作资质不合格的协作单位,安全生产部具有一票否决权。

第八条外协单位资质审查内容:
1、有关部门颁发的、有效的营业执照和工作资质证书。

2、经过公证的法人代表资格证书或法人授权委托书。

3、由当地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工作简历和近三年安全工作记录。

4、安全工作的技术素质(包括负责人、质检员、安全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及特种作业人员证件。

5、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外协单位必须配备专职质检员、安全员。

6、保证质量、安全工作的机械、工器具及安全防护设施、用具的配备。

7、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等相关资料。

第三章协作单位生产监督管理
第九条项目部必须监督外协单位定期组织员工体检,体检不合格或患有职业禁忌症者,以及老、弱、病、残、童工,应坚决辞退,严禁录用。

凡已注册的人员不得随意更换,不得冒名顶替。

第十条单项工程开工前,外协单位必须组织全体人员分工种进行安全教育和考试,受教育人员名单和考试成绩必须报项目部安全生产部备案,经考试合格后,方
可进入工作现场工作。

凡增补或调整人员,更换工种,在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考试,并报项目部安全生产部备案。

第十一条外协单位进入工作现场的全部手续审查合格后,项目部应给外协单位员工办理标识卡或带有本人照片的“工作证”,供员工上岗时佩带。

标识卡和工作证严禁转借他人。

第十二条外协单位对所承担的工作项目必须编制安全工作措施,大型独立工作项目还应编制工作组织设计,经项目部安全生产部审查后执行,并作为分包合同附件。

第十三条外协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规定,遵守项目部相关管理制度及规定,服从项目部在质量、安全方面的管理、监督和指导。

第十四条对不服从项目部管理或严重违章作业、野蛮工作、管理混乱、事故不断的外协单位,必须立即终止合同,并严禁参与其他项目工作。

第十五条外协单位的行政主管是该单位质量、安全第一责任者,对本单位的质量、安全工作负全责。

外协单位的专(兼)职质检员、安全员应有明显标志。

外协单位按工作需要划分的班(组),其班(组)名单应报安全生产部备案。

第十六条项目部安全生产部应组织外协单位参加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安全检查活动和质量、安全工作例会,及时向外协单位传达上级有关质量、安全工作的文件及通报等,并监督学习与贯彻执行。

第十七条对特殊作业、危险作业的工作项目,项目部安全生产部应监督外协单位编制安全工作措施,并监督其实施。

第十八条与外协单位签定合同时,同时要求签定相关安全生产责任协议书(见附件),必须明确各自的安全工作责任。

凡由外协单位责任造成的伤亡事故,应由外协单位与劳务人员承担全部责任。

第十九条与外协单位签定合同时,必须明确规定外协单位对自己的人员、设备及第三者进行保险。

第二十条对外协单位可实行质量、安全与经济挂钩管理办法。

由项目部根据工程量,预留部分合同价款作为质量、安全工作保证金。

根据事故等级及性质相应扣除保证金。

第二十一条对外协单位可实行质量、安全投入带管,由项目部根据工作量、工作危险程度,预留部分合同价款作为质量、安全工作投入,并实行专款专用。

第二十二条外协单位必须按国家规定为施工人员配备劳动保护用品、用具,必须根据项目部规定统一穿着工作服装。

项目部安全生产部应对其进行监督。

第二十三条外协单位宿舍及食堂应纳入项目部统一管理,由项目部安全生产部及综合管理部定期组织安全检查,督促隐患整改落实。

第二十四条严禁外协单位对所承担工作项目进行转包。

第二十五条各单位招收的劳务人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签订正式用工合同;
2、体检合格、进行三级教育,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签订《劳务人员安全协议书》纳入本单位员工范围进行安全管理。

第三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定义:协作单位系指:以合同方式承接(分包)工程任务或劳务分包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劳务人员系指:由协作单位雇佣的能独立
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

第二十七条本制度由安全生产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本页为著作的封面,下载以后可以删除本页!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员工录用管理制度
为规范试用期员工的管理和辅导工作,创造良好的试用期工作环境,加速试用员工的成长和进步,特制定目标责任制制度。

一、员工试用期规定
1、自员工报到之日起至人力资源部确认转正之日起。

2、员工试用期限为3个月,公司根据试用期员工具体表现提前或推迟转正。

(一)、福利待遇
1、试用期员工工资根据所聘的岗位确定,核算时间从到岗工作之日起计算,日工资为:月工资÷(本月天数-休假天数)
2、过节费按正式员工的1/2发放。

3、按正式员工标准发放劳动保护用品。

(二)、休假
1、试用期内累计事假不能超过3天,如果特殊情况超过3天需报董事长批准。

2、可持相关证明请病假,请病假程序和天数与正式员工要样。

3、可请丧假,请假程序和天数与正式员工要样。

4、不享受探亲假、婚假。

二、员工入职准备
1、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原件待查。

2、学历证明复印件一份,原件待查。

3、县级以上人民医院的体检报告。

4、4张一寸照片
5、部分职位(如出纳、收银员、司机、仓管)试用期员工还须须准备房产证明、户口本、直系亲属身份证复印件等。

三、行政手续
1、试用人员手续办理完毕后,由行政部向试用期人员发放办公相关用品。

2、发放工作牌,办理考勤卡。

3、试用期人员需要食宿的、由行政部安排住宿和就餐。

4、将试用期人员带入用人部门。

四、用人部门指引
1、试用员工的直接上级是“入职指引人”。

2、带领试用期员工熟悉本部门及其他部门,向其介绍今后工作中要紧密配合的部门及员工,同时介绍公司内公共场所的位置,包括会议室、停车场、洗手间等。

3、与试用期员工进入面谈,商讨入职后的工作安排,并向试用期员工描述其工作的部门架构,岗位名称,职务,岗位职责等。

简单介绍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前工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

4、教会试用期员工使用生产工具或办公用具。

5、公司有活动要及时告知试用期限人员。

6、与试用期人员进行正面沟通,引导其工作,及时了解试用期
员工在工作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其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