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

1、金融衍生工具:是指由某种更为基本的标的资产派生出来的金融交易合约,该合约的价值取决于一项或多项标的资产或指数价值。

该类型分为:期货与远期,互换,期权等三大类。

2、场外交易:又称柜台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直接成为交易对手的交易方式。

3、远期交易:是指合约双方同意在未来日期按照固定价格交换金融资产的合约。

4、期货合约:是由交易所设计,规定缔结合约的双方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合约规定的价格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物商品或金融产品,并经国家监管机构审批后可以上市交易的一种标准化合约。

5、卖空交易:是指投资者出售自己并不拥有的证券的行为,或者投资者用自己的账户以借来的证券完成交割的任何出售行为。

6、套期保值:又称“对冲”,是一种以规避现货价格风险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通过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尽享反向操作来实现。

7、价格发现:远期和期货市场时发现价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远期和期货市场上的价格实际上是反映了人们对标的物商品未来供给和需求的一种预期。

8、风险管理:因为衍生品的价格与现货市场上的价格相关,他们能被用来降低或者规避持有现货的风险。

9、基差:是指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现货价格与该商品在期货市场的期货价格之差,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

10、零息利率:是指在今天投入资金被连续保持N年后所对应的收益率,所有的利息以及本金都在N年未支付给投资者,在N年未支付给投资者,在N年期满之前没有现金流量,不支付任何利息。

11、收益率:债券收益率是指债券贴现的现金流总和等于市场价格的贴现率。

12、平价收益率:使债券价格等于面值的券息利率。

13、远期利率:是以某时点起算的一段时间的利率。

例如在1年后起算半年期或两年期利率。

14、久期:久期实际是指收益率变化1%所引起的债券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久期可用来衡量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

15、利率平价理论:两个国家利率的差额等于两国外汇远期兑换率及现货兑换率之间的差额。

16、金融互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之间,或直接,或通过中介机构签订协议,在约定的时间内交换一定的现金流的合约。

17、利率互换:只交换利息的金融互换,即协议双方当事人之间以共同的名义本金为基础,各自依据不同的利率计算指标,一方支付固定利率,另一方支付浮动利率,计算并交换一组利息流量。

18、货币互换:即互换双方彼此不进行借贷,而是通过达成协议将货币卖给对方,并承诺在未来固定日期换回该货币;两种货币的互换金额由双方依据当时的即期汇率确定;低利率国家的互换以防向高利率国家的互换对手定期支付利息。

1、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类型及套期保值,投机,套利三者之间的比较。

交易类型:期货与远期、互换、期权等;
套期保值、投机、套利三者之间的比较:①套期保值、投机、套利作为期货市场交易的主要形式,具有相同的特点。

首先,三者都是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期货市场的作用相辅相成;其次,都必须依据对市场走势的判断来确定交易的方向;第三,三者选择买卖时机的方法及操作手法基本相同。

②但三者又有一定区别:第一,交易目的不同,套期保值的目的是回避现货市场价格风险;投机目的是赚取风险利润;套利则是获取较为稳定的价差收益。

第二,承担的风险不同,套期保值承担风险最小,套利次之,投机最大。

保值量超过正常产量或消费量就是投机,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如果伴随着现货交易,则也可以当做保值交易。

2.期货合约的特点。

①标准化合约:期货合约的商品品种、数量、质量、等级、交货时间、交货地
点等条款都是既定的,是标准化的。

②交易所交易:.期货合约是在期货交易所组织下成交的,具有法律效力。

③保证金交易: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交易。

④中央化结算:期货交易由交易所实行逐日结算。

3、期货合约的标准化条款。

①合约名称;②交易代码;③交易数量和交易单位;④质量和等级;⑤交割地点;
⑥最小变动价位;⑦涨跌停板制度;⑧最后交易日;⑨保证金;⑩交易手续费
4、期货交易与远期交易的比较。

①交易对象不同。

期货交易的对象是标准化合约,远期交易对象主要是实物商品。

②功能作用不同。

期货交易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发现价格,远期交易中的合同缺乏流
动性,所以不具备发现价格的功能。

③履约方式不同。

期货交易有实物交割和对冲平仓两种履约方式,远期交易最终的
履约方式是实物交收。

④信用风险不同。

期货交易信用风险很小,远期交易信用风险很大。

⑤保证金制度不同。

期货交易有特定的保证金制度,远期交易是否收取或收多少保
证金由交易双方私下商定。

5.基差的成因。

①拟将进行保值的现货资产与交易所的期货合约中的标的资产并不一定完全相同,
这样将降低套期保值的有效性。

②现货资产的到底日与期货合约的到期日难以精确配对。

6.金融衍生工具的经济功能。

风险管理,价格发现,存货管理工具,资产组合管理工具,改善资信状况。

风险管理:因为衍生品的价格与现货市场上的价格相关,它们能被用来降低或者规避持有现货的风险。

(套期保值)
价格发现:远期和期货市场时发现价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远期和期货市场上的价格实际上是反映了人们对标的物商品未来供给和需求的一种预期。

7.利率期限结构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基本观点是投资者意识到他们对资金的需求可能会比预期早。

因此,他们有可能在预期的期限前被迫出售债券。

另一方面,他们认识到,如果他们投资于长期债券,基于债券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他们要承担较高的价格风险。

因此,投资者在接受长期债券时就会要求对于较长偿还期相联系的风险给予补偿,这便导致了流动性溢价的存在。

8.持有成本理论中,外汇期货合约的价格如何确定。

持有成本理论是一种利用期货与现货的套利关系为基础所发展出来的定价模式,借由期货与现货间持有资本的概念,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间的关系可被明确界定,并可用于确定期货合理价位。

该理论认为基础资产或商品的远期价格等于即期价格加上储藏成本,就外汇市场而言,有形的储藏成本基本上为零,重要问题在于财务成本,指我们借入货币所付的利息与持有外币所得的利息抵扣后的余额。

9、试分析利率互换与外汇互换的异同。

不同:①利率互换是指互换双方同意以名义本金为基础交换的现金流,一方支付固定利率,另一方支付浮动利率。

而外汇互换的双方彼此不进行借贷,而是通过达成协议将外汇卖给对方,并承诺在未来固定日期换回该外汇;②利率互换双方不必进行实际本金互换,而外汇互换相反;③利率互换常用净额计算,外汇互换不常用,若采用净额计算,则必须将互换中的现金流折算为同一种外汇。

相同:①都是衍生工具市场的互换产品;②都是双方达成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交换现金流的一种协议;③利率互换中各项结构差异全部适用于外汇互换交易。

10、试分析互换交易中的“比较优势论”。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贸易中的各方应该生产并出口其占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贸易换各自不具有比较有事的产品,这样双方的福利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增加。

从根本意义上讲,互换交易使得各机构再国际资本市场中也可以达到类似的目的,即互换双方利用各自相对的比较优势去借款或投资,然后通过利率互换和外汇互换等手段来改变其借款或者投资的利率基础或外汇种类,以获得自己真正需要的投融资项目,并降低整体的成本。

11、期权的独特性。

(与期货合约的比较)
12、主要的期权合约。

股票期权、股票指数期权、外汇期权、期货期权、利率期权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