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也称金融衍生商品,其“衍生”两字,说明它源于原生性金融商品或称基础性金融工具(Underlying Instruments)。

由于是派生物,金融衍生工具不能独立存在,其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基础性金融工具。

根据目前发展,基础性金融工具主要有四大类:(1)外汇或者称货币;(2)利率工具,如债券、商业票据、存单等;(3)股票和股价指数;(4)贷款。

虽然基础工具种类不多,但是借助各种技术,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出品种繁多、特性不一的衍生工具。

所以,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金融工具未来市场行情走势,以支付少量保证金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的派生交易合约。

期货(Futures)、期权(Options)、远期合约(Forwards)、掉期(Swap)等均属此类。

一般来说,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分为契约型与证券型两大类。

契约型的衍生工具是指订约双方以某种金融工具(股票、外汇等)或金融指数(利率、股指等)为准,决定合约交易的价格,人们比较熟悉的期权、期货就是此类衍生工具。

证券型金融衍生工具以证券形式出现,如抵押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y,即以抵押贷款为基础所发行的有价证券)、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s,相当于附有股票买进选择权的债券) 等均属此类。

契约型的金融衍生工具在课本上已经讲述过了,现在主要就证券型的金融衍生工具来做一个介绍。

证券型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有公司认证股权、可转换公司债(可转换债券)和抵押证券等。

一、认证股权认股权证,又称“认股证”或“权证”,其英文名称为Warrant,故在香港又俗译“窝轮”。

是一种约定该证券的持有人可以在规定的某段期间内,有权利(而非义务)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购买标的股票的权利凭证。

按照发行主体,认股权证分为股本认股权证和备兑权证两种。

股本认股权证属于狭义的认股权证,是由上市公司发行的。

备兑权证则属于广义认股权证,是由上市公司以外的第三方(一般为证券公司、银行等)发行的,不增加股份公司的股本。

广义上,认股权证通常是指由发行人所发行的附有特定条件的一种有价证券。

从法律角度分析,认股权证本质上为一权利契约,投资人于支付权利金购得权证后,有权于某一特定期间或到期日,按约定的价格(行使价),认购或沽出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如股票、股指、黄金、外汇或商品等)。

权证的交易实属一种期权的买卖。

与所有期权一样,权证持有人在支付权利金后获得的是一种权利,而非义务,行使与否由权证持有人自主决定;而权证的发行人在权证持有人按规定提出履约要求之时,负有提供履约的义务,不得拒绝。

简言之,权证是一项权利:投资人可于约定的期间或到期日,以约定的价格(而不论该标的资产市价如何)认购或沽出权证的标的资产。

从权证的设计来看,包括9个要素:(1)发行人。

股本权证的发行人为标的上市公司,而衍生权证的发行人为标的公司以外的第三方,一般为大股东或券商。

在后一种情况下,发行人往往需要将标的证券存放于独立保管人处,作为其履行责任的担保。

(2)看涨和看跌权证。

当权证持有人拥有从发行人处购买标的证券的权利时,该权证为看涨权证。

反之,当权证持有人拥有向发行人出售标的证券的权利时,该权证为看跌权证。

认股权证一般指看涨权证。

(3)到期日。

到期日是权证持有人可行使认购(或出售)权利的最后日期。

该期限过后,权证持有人便不能行使相关权利,权证的价值也变为零。

(4)执行方式。

在美式执行方式下,持有人在到期日以前的任何时间内均可行使认购权;而在欧式执行方式下,持有人只有在到期日当天才可行使认购权。

(5)交割方式。

交割方式包括实物交割和现金交割两种形式,其中,实物交割指投资者行使认股权利时从发行人处购入标的证券,而现金交割指投资者在行使权利时,由发行人向投资者支付市价高于执行价的差额。

(6)认股价(执行价)。

认股价是发行人在发行权证时所订下的价格,持证人在行使权利时以此价格向发行人认购标的股票。

(7)权证价格。

权证价格由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两部分组成。

当正股股价(指标的证券市场价格)高于认股价时,内在价值为两者之差;而当正股股价低于认股价时,内在价值为零。

但如果权证尚没有到期,正股股价还有机会高于认股价,因此权证仍具有市场价值,这种价值就是时间价值。

(8)认购比率。

认购比率是每张权证可认购正股的股数,如认购比率为0.1,就表示每十张权证可认购一股标的股票。

(9)杠杆比率(Leverage ratio)。

杠杆比率是正股市价与购入一股正股所需权证的市价之比,即:杠杆比率=正股股价/(权证价格÷认购比率)。

杠杆比率可用来衡量“以小博大”的放大倍数,杠杆比率越高,投资者盈利率也越高,当然,其可能承担的亏损风险也越大。

认股权证是金融市场中公司法人融通资金的一项重要商品,已经有九十年以上的历史。

随着时代的演进、管理法规与交易制度的日趋完备,认股权证交易目前在一些成熟资本市场已非常活跃。

买卖认股权证的好处很多,其中包括:投资者只需付出买卖相关资产成本的一个百分比,即可从升市或跌市中取得获利机会;认股权证可提供杠杆式回报,与直接投资相关资产相比,认股权证提供的杠杆效应,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让投资者有机会以较低成本争取较高回报;投资者可根据本身愿意承担的风险水平,选择价内权证、平价权证或价外权证;投资者可将潜在亏损限制于某一固定金额,也可随时在认股权证到期前将权证出售,以将亏损降至最低或获利回吐。

市场上有两种认股证,一般称为股本认股证及衍生认股证。

2003年下半年到2004年上半年,香港市场推出了大批的H股认股权证。

考虑到认股权证的杠杆作用,投资人每天在认股权证所下的赌注已接近股票的成交额。

衍生认股权证是一些有一定资金实力的专门投资银行发行的金融衍生产品。

目前,香港市场主要有两类认股权证:若看好市场,可以买备兑认购证;若看淡市场,则可买备兑认沽证。

专业上讲,备兑认购证是一种认购期权。

投资人购买备兑认购证,实际上是买进一种权利——拥有这种权利的投资人,可以以一个预先设定的价格,在未来的某一日,买进某一股票(或某一组股票)。

二、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是指其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按一定比例或价格将之转换成一定可转换债券数量的另一种证券的证券。

可转换债券英语为:convertible bond(或convertible debenture、convertible note)。

公司发行的含有转换特征的债券。

在招募说明中发行人承诺根据转换价格在一定时间内可将债券转换为公司普通股。

转换特征为公司所发行债券的一项义务。

可转换债券的优点为普通股所不具备的固定收益和一般债券不具备的升值潜力。

可转换证券可转换债券兼有债券和股票的特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债权性。

与其他债券一样,可转换债券也有规定的利率和期限,投资者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收取本息。

(2)股权性。

可转换债券在转换成股票之前是纯粹的债券,但在转换成股票之后,原债券持有人就由债券人变成了公司的股东,可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红利分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司的股本结构。

(3)可转换性。

可转换性是可转换债券的重要标志,债券持有人可以按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成股票。

转股权是投资者享有的、一般债券所没有的选择权。

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时就明确约定,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

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

如果持有人看好发债公司股票增值潜力,在宽限期之后可以行使转换权,按照预定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为股票,发债公司不得拒绝。

正因为具有可转换性,可转换债券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债券利率,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降低筹资成本。

可转换债券兼有债券和股票双重特点,对企业和投资者都具有吸引力。

1996年我国政府决定选择有条件的公司进行可转换债券的试点,1997年颁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极大地规范、促进了可转换债券的发展。

可转换债券具有双重选择权的特征。

一方面,投资者可自行选择是否转股,并为此承担转债利率较低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转债发行人拥有是否实施赎回条款的选择权,并为此要支付比没有赎回条款的转债更高的利率。

双重选择权是可转换公司债券最主要的金融特征,它的存在使投资者和发行人的风险、收益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以内,并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对股票进行套期保值,获得更加确定的收益。

可转换债券有若干要素,这些要素基本上决定了可转换债券的转换条件、转换价格、市场价格等总体特征。

要素如下:(1)有效期限和转换期限。

就可转换债券而言,其有效期限与一般债券相同,指债券从发行之日起至偿清本息之日止的存续期间。

转换期限是指可转换债券转换为普通股票的起始日至结束日的期间。

大多数情况下,发行人都规定一个特定的转换期限,在该期限内,允许可转换债券的持有人按转换比例或转换价格转换成发行人的股票。

我国《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期限最短为1年,最长为6年,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方可转换为公司股票。

(2)股票利率或股息率。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或可转换优先股票的股息率)是指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债券是的票面利率(或优先股股息率),发行人根据当前市场利率水平、公司债券资信等级和发行条款确定,一般低于相同条件的不可转换债券(或不可转换优先股票)。

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半年或1年付息1次,到期后5个工作日内应偿还未转股债券的本金及最后1期利息。

(3)转换比例或转换价格。

转换比例是指一定面额可转换债券可转换成普通股票的股数。

用公式表示为:转换比例=可转换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转换价格是指可转换债券转换为每股普通股份所支付的价格。

用公式表示为:转换价格=可转换债券面值╱转换比例(4)赎回条款与回售条款。

赎回是指发行人在发行一段时间后,可以提前赎回未到期的发行在外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赎回条件一般是当公司股票在一段时间内连续高于转换价格达到一定幅度时,公司可按照事先约定的赎回价格买回发行在外尚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回售是指公司股票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低于转换价格达到某一幅度时,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按事先约定的价格将所持可转换债券卖给发行人的行为。

赎回条款和回售条款是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时规定的赎回行为和回售行为发生的具体市场条件。

(5)转换价格修正条款。

转换价格修正是指发行公司在发行可转换债券后,由于公司尚未送股、配股、增发股票、分立、合并、拆细及其他原因导致发行人股份发生变动,引起公司股票名义价格下降时而对转换价格所做的必要调整。

由于可转换债券可转换成股票,它可弥补利率低的不足。

如果股票的市价在转券的可转换期内超过其转换价格,债券的持有者可将债券转换成股票而获得较大的收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