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研究
关于研究对象的三个派 别
弄清基本假设、研究的 基本问题和准则、基本 范式和逻辑主线等。
一、经济学说史的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 经济学说史是研究经济学 说产生、发展和演变的 历史的一门学问。 2、经济学说史的基本线 索 关于经济学说史的研究 对象,理论和学术界的 看法不尽一致,具有代 表性的观点可以概括为 宽、中、窄三个派别。 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 ---边际主义---新古典经 济学---凯恩斯主义
(三)经济思想的主 要特点
1、反映了奴隶主的经 济思想。 2、重视农业、轻视手 工业,反对商人和高利 贷。 3、对商品货币关系作 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 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4、有了“经济学”的 概念和范畴。 1、散乱、零星、不成 系统,没有形成特定的 经济学范式。 2、不成熟的理论反映 了经济实践的不成熟。
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马尔萨斯(Malthus)、西尼 尔(Senior)、约翰· 穆勒(John Stuart Mill)和法国的萨 伊(J.B.Say)、巴师夏(Frederic Bastiat)也都对经济学 说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并成为“边际革命”以前最 重要的经济学家。同时,德国出现了与英法经济学在 理论和方法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历史学派,美国早期的 经济思想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实际上,在这个 时期,西欧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 级之间斗争的日益显露,已使经济学领域中出现越来 越多的对立和斗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 产生和发展,以及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发展和社会主 义运动的广泛开展,使各种经济学说表现出越来越明 显的阶级属性和政治倾向。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经 济学说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边际效 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获得广泛发展,并 逐渐融人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另 一方面,德国历史学派又获新发展,在其影 响下,美国又出现了制度学派。以马歇尔为 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和德、美的历史学派经 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是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在经历了战后经济恢复和快速增长后,出现 了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凯恩斯主义 的宏观政策出现“失灵”。作为凯恩斯主义 批评者的经济学思潮逐渐抬头,表现为先后 出现的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 的理论。在此时期,以新古典分析方法与理 论原则为基础的新制度经济学也产生并发展 起来,对经济学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到90年代,继承凯恩斯传统的新凯恩斯主义 和继承自由主义传统的新古典主义获得发展。
5、对经济制度的质的 分析越来越少,越来越 注重经济运行过程的数 量分析。 6、综合、折衷、调和 在演变中起着巨大的作 用。 7、演变中经历了许多 大论战。
思考题
1、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经济学说史? 2、西方经济学说的基本假设有哪些? 3、西方主流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启示。 4、为什么说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性的科学?
共同准则: 劳动者追求收入的最大化 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 政府追求公平、福利、稳定 和外部经济最大化
(三)要把握西方经济学研究的 基本范式与逻辑主线
范式是指一门科学内被人 西方经济学的逻辑主线: 们共同接受、使用并作 经济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为交流思想的共同的一 不过是以研究方法、价 套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 值源泉、分配原则、政 策主张的不同为标志。 它对一门科学的历史发 展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讲重商主义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经济思想 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三、重商主义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 经济思想
(一)时代特征
(二)经济思想的代表人 物和代表作
产生了西方最早的反映 奴隶主家庭经济的经济 思想。 古希腊:色诺芬著有 《经济论》等、柏拉图 著有《理想国》等、亚 里斯多德著有《政治论》 等。古罗马:贾图、瓦 罗等著有《论农业》。
学习和研究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全面掌握经济学说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
2、系统把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3、树立用发展观点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去研究经济理论。 4、注重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激发学习者在完成本 课程学习任务之后,自觉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实践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的热情和不断地反思 的积极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见解、新方法。
《经济学说史》主要参考书目
出版社 作者 《经济学说史教程》 人民大学 陈孟熙 《西方经济学说史》 立信会计 胡寄窗 《经济思想史教程》 复旦大学 马 涛 《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 北京大学 胡代光 《三次革命与三次综合》上海人民 蒋自强 张旭昆 《经济学中的边际主义》北京大学 晏智杰
《古典经济学》
实际上,当我们在了解过去的经济 学说的发展时,总是有可能从过去人们 的研究中,从以往的学说中获得一些启 示。经济学说不过是对社会经济现实或 历史关系认识的结果,作为意识形态, 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客观经济现实的 规律性也自然会在经济学说的发展中表 现为某种规律性。因此,学习经济学说 史不仅有助于从前人那里获得已有的经 验及其有益的东西,而且有可能帮助我 们认识经济学说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而 经济学说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又是人类思 维演进规律和特点的具体表现。
二、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经济学 说史
一是经济学的地位决定 政治经济学不仅是马克 了学习和研究经济学说 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 史的必要性。 一,而且处于其中的基 础地位。 二是个人职业发展和综 合素质提高的需要。 三是服务于我国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经济学说史的学习是难以满足急功近利的目的的。 试图在学习某种学说,或者某种理论、方法之后,马 上可以直接运用于实际生活,这在经济学说史的学习 中是难以实现的。 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是帮助我们了解各个历史 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如何提出以及提出了什么 样的经济或经济思想有着某种继承关系, 每一时代的经济学家都是以先前的研究成果为前提的。 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各种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可以 使我们在研究当前经济问题时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 地重复以前经济学家所走过的老路。有时候,当我们 观察某种事物时,向后退几步,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事 物的整体,从而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观察的对象。 回顾一下经济学说的发展历程,不论对于学习还是对 于研究的具体目的来说都会是有益的 。
在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前,经济学说 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 会的经济学说。 早在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由于社会分工以及商品 和货币经济的发展,已出现对农业生产、商品交换、 国际贸易问题等的研究和论述,其中对商品、价值、 货币、资本进行了最初的探讨或猜测。西欧进入中世 纪以后,虽然宗教在意识形态中占据统治地位,但有 关货币、利息、“公平价格”等的论述也反映了经济 学说的不断发展。在封建社会晚期,西欧各国先后不 同程度地实行了各种重商主义的政策,并出现了有关 重商主义的各种论述,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 欧社会经济中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最初的理论探讨。
经济学说史
经济学教研部 赵羽翔
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经济学说史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 是经济学的理论历史科学,是经济学专业本科及研究 生的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本课程为现代经济理论学习 提供理论来源及其发展方面的理论基础,同时可使学 习者对现行经济理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它是高等学 校经济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应系统掌握经济学说、经 济范畴和规律产生发展的历史。揭示经济学说在社会 经济发展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经济理论的实质 及其发展规律,使学习者能针对中国经济的具体实践 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自觉参与我国经济理论 研究和实践,同时为学习其他分支经济学科理论奠定 坚实基础。
三、学习和研究经济学说史的基 本方法
(一)弄清西方经济学说 的基本假设
经济理性人的假设 资源稀缺的假设 保护个人产权的假设 完全信息假设 资源和要素自由流动 的假设 经济均衡的假设 制度既定假设
(二)要明确西方经济学说研究 的共同问题和共同准则
共同问题: 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政府的功能与作用 失业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价格问题 对外贸易与开放型经济问题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作 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经济学开始产生。 从17世纪中叶以后,以配第(W.Petty)、 布阿吉尔贝尔(Pierre Boisguilbert)为标 志,出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 经济学主要在英国和法国获得先期发展, 18世纪法国的重农学派和英国的斯密 (Adam Smith),19世纪初英国的李嘉图 (David Ricardo)和法国的西斯蒙第 (J.C.Sismondi)成为最著名的代表。
(四)评价
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一)时代特征
(二)主要经济思想
1、封建的自然经济占据统 治地位。 2、反映的是封建主阶级的 经济思想。 3、服务于经院哲学。 1、论述了封建制度的合理 性。 2、认为货币不应该成为社 会财富的代表。 3、对商业和高利贷有双重 解释。 4、提出了公平价格思想。
(四)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一是必须坚持和发展马 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二是要科学全面地分析 对待西方经济学说。 三是要正确处理价值判 断与学术评估的关系。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四、西方主流经济学说演变的特点
1、演变中经历了三次危机、 三次革命、三次综合。 2、演变的过程也就是西方 经济思想与实践的发展过程。 3、主流经济学地位的交替 一般地反映了一国经济发展 的实力与水平。 4、演变的主线是研究方法 的界定、价值源泉的探寻、 财富分配的决定、经济政策 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