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大家好:我叫韩斌,来自国网哈密供电公司。
很荣幸,今天由我代表公司输电运检三班QC活动小组对本次QC活动进行成果发布。
我们小组活动的课题是:《新型带电取异物工具的研制》。
小组成立于2013年1月,课题类型创新型,组长李依伦。
本次活动日期为2014年2月-2014年8月,小组成员共9人。
选择课题:一、问题提出:1、国网哈密供电公司要求,大力开展带电取异物作业,消除隐患进而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2、作业人员使用绝缘操作杆在摘取缠绕在导线上的塑料布、风筝线及滴灌带等异物时,使用现有工具工作时间过长;3、工器具长时间接触带电体会降低绝缘耐受性,无形之中对作业人员产生潜在人身安全威胁。
二、现场调查分析:我们对本次活动课题选定以后,对2月-5月期间输电运检室带电取异物工作进行了调查分析。
1、作业人员组成,4次作业时地电位取异物人员均为范志超师傅;工具传递人为艾克莱姆师傅;工作负责人由李依伦和杨文智师傅各担任两次;其中工作负责人不负责具体操作,主要负责工作的许可、监护,因此对作业时间无影响。
2、作业用时由两部分用时组成,4次作业中传递工具用时分别为3.6、4.1、3.4、3.7分钟;取异物用时分别为8.3、4.9、9.8、13.2分钟。
我们针对用时统计表制作了折线图,通过折线图,我们可以清晰看到:(1)传递工具用时折线波动很小,说明每次传递工具用时接近;(2)摘取异物用时折线波动很大,说明使用现有工具,摘取异物用时相差很大,有待提高;三、确定课题:根据以上调查和分析,为减少输电线路带电摘取异物用时,使用现有工具不能解决问题,研制一种新型异物摘取工具势在必行,我们小组确定此次活动的课题为:新型带电取异物工具的研制。
设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我们确定的目标值:带电取异物总用时缩短为9分钟以内。
可行性分析:通过上述统计表格我们知道,近4次带电取异物最短总用时为9分钟。
如果研制出新型工具,就能达到目标。
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一、首先确定出工具的材料1.我小组在图书馆、网上查询和市场调查,试图搜集相关新型带电摘取异物工具可借鉴的资料。
2.小组运用“头脑风暴法”,设想出木材、硬质塑料、不锈钢材、硬铝4种材料,为研制新型带电摘取异物工具的材料。
3.经对以上4种材料的实验分析(硬度、锋利程度、防腐耐用)初步选定研制带电摘取异物工具的材料为不锈钢材、硬铝合金。
新型带电取异物工具材料的对比分析:方案一硬铝合金材质优点:1.可冲压焊接成型;2.不生锈;3.重量轻,工具使用省力;缺点:1.相同尺寸成本较不锈钢高;2.不够锋利;3.硬度不够,易变形。
方案二不锈钢材质优点:1.可冲压焊接成型;2.不生锈;3.锋利;4.不变形;5. 成本。
缺点:1.重量略大;结论:经过两种材料的实验对比,我们决定采用不锈钢材质来制作。
二、材料确定后,接下来我们开始确定工具的结构。
我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尝试想出3种结构方案,分别是单钩状、双沟状、刀钩结合状。
针对上述3中结构方案,我们一一进行了实验。
工具分几个部件组成,首先需说明一点:为和绝缘操作杆紧密组装,中柱及连接座尺寸经分析已经固定。
部件的尺寸如表格所记,单钩状分两种尺寸方案,实验分析结果见表格。
双沟状也分两种尺寸方案,实验分析结果见表格。
刀钩结合状同样分两种尺寸方案,实验结果见表格。
三、虽然我们确定了最终的结构方案,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工具使用3次后,刀刃变钝,打磨不方便。
继续延伸思考,刀片一旦破损,无法修复更换,工具就将无法使用。
集体思考讨论后,我们决定改变刀片与中柱焊接的加工方式,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连接。
针对这个方案,我们进行了实验,实验分析结果见表格。
四、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我们确定了工具的最佳方案。
刀钩结合状,尺寸见表格。
采用冲压焊接结合螺丝固定方式加工制作工具。
制定对策根据最佳方案,我们小组制订了对策表:首先按尺寸加工刀、双钩、中柱、连接座、连接垫片;然后将工具各部件连接组装成整体;最有进行现场模拟试验。
对策实施依据对策表安排,我们逐一实施。
实施一效果:制作规范,按照设计尺寸加工出刀、双钩、中柱、连接座、连接垫片。
结构草图及各部件如照片所示。
实施二效果:实施效果:工具部件连接组装完成,新型工具整体结实紧固。
工具成品如照片所示。
实施三效果:依然由李依伦、范志超、艾克来木进行模拟实验,在停电线路上进行模拟带电摘取异物试验3次,总用时分别为8.1分钟、7.6分钟、8.4分钟,均小于目标设定值,模拟实验达到了预期效果。
效果检查效果检查一:新工具制作完成后,小组采用新工具于7.9日和7.28日对110千伏莲巴线、巴黑线进行了带电取异物作业,作业用时记录如下:通过本次QC活动,带电取异物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两次带电操作用时已经由原来的平均12.75分钟缩短为现在的8.05分钟,且两次用时均小于9分钟的目标值。
效果检查二:成本核算发现,单个工具只需130元,刀片备份1个需40元,共170元可保证一套工具持续使用,经济适用性很高。
效果检查三:1、作业时间缩短后,直接提高了操作杆绝缘耐受强度,无形中增强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性;2、快速消除电网威胁,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这是本次活动获得的无形效果,安全永远是第一位,作业人员安全性提高比任何有形效果都重要。
标准化我们将这次活动进行了标准化整理1、把新型带电取异物工具的设计资料整理归档纳入公司标准化管理2、编制《新型带电取异物工具操作手册》3、上报运维检修部审核并批准公司内部推广试行4、本工具已经申报国家专利总结及下一步打算通过本次QC活动,小组实现了目标值,提高了带电取异物的工作效率及工作人员安全系数。
我们将把本次活动经验加以总结,在日后工作中,学会运用质量管理理论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下一课题:新型防鸟刺的研制。
非常期待能够带着这个课题成果再次与大家见面。
谢谢大家。
欢迎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再次谢谢大家,谢谢!呼供收费网点的现状:呼供城区15000名用电客户只能在5个农行网点、1个供电公司收费大厅交电费。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制定了对策:选择在呼图壁城区网点最多的金融单位农信与供电公司联网代收电费我们的目标是:有更多的网点代收电费,减少每个网点的交费人数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1、分析人员能力,安排人员有效搭配;2、安排工作进度;3、制定技术方案;4、现场实施;5、测试网络通道;6、培训信息员。
7、措施实施的地点:呼图壁供电公司,时间:05.9.6,工作负责人:朱永明B.针对软件功能不完善这一要因我们制定了对策目前收费软件预收电费的现状:1、不能对单个预缴客户的电费冲减。
2、预缴余额不足以缴纳当月电费时,不能使用预缴金额;。
3、现金收费窗口没有预收电费功能。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制定了对策:补充、完善预交电费功能我们的目标是:使电费预交模块满足收费人员和预交客户的需求。
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1.分析人员能力,安排人员有效搭配;2、安排工作进度;3、编写代码补充不完善功能;4、测试新增功能;5、培训收费人员。
6、措施实施的地点:信通公司信息部,时间:05.9.14,工作负责人:徐文虎对策实施:董)实施一、针对呼供银电联网收费网点少的问题进行呼图壁农村信用社与呼供联网实现农信代收呼供电费的项目。
1、对小组人员网络工作技能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表所示2、对小组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搭配3、制定了呼供与农信联网的工作进度4、董)小组成员讨论呼供与农信联网的2种技术方案,具体如下表:××小组组长朱永明从两种方案所需要的成本考虑,选用方案二作为呼供与农信联网的技术方案,这是我们制定后的网络拓扑图纸。
如下图:从图中分析来看,我们小组成员仔细考虑后,认为是简单,易行的一种方法。
5、董)现场实施呼供与农信联网方案。
2005年9月3日至9月4日,由朱永明负责,徐文虎、董国华完成实施工作:1)在前置机上安装2块网卡作为内网卡和外网卡,并配置IP地址,分别连接供电公司内网和农信2)使用微软操作系统中自带的路由和远程访问功能,添加4条静态Ip路由:3)在农信、呼供两侧信息机房用光收发器分别连接各自局域网。
6、工程实施完成后,我们对农信与呼供局域网的连接的网速,丢包率,包转发大小质量进行了测试,完全满足日常收费工作需要。
呼供和农信网络连通了!7、9月6日完成了对呼供信息员进行了win2000路由和远程访问中静态Ip路由设置方法和链路通断测试方法的培训董)实施二、针对采用预交形式支付电费用户少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对策实施2来补充和完善软件的预存电费功能1、对小组人员编程工作能力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所示2、对小组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搭配3、制定了软件升级工作进度4、董)根据工作进度的安排,与9。
7日至12日,由徐文虎完成了预交电费功能的修改工作。
5、董)在9月7日至9月13日与编程同步对新增功能测试,对测试出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编程人员,做进一步代码修改,总共反馈8个问题,已得到修改,至9月13日,测试工作全部完成,新增程序功能已具备实用性6、董)我们9月14日在呼供现场安装升级后的程序,并在现场完善后的预交电费的新增功能,新功能稳定,能够满足预交电费的业务需求。
7、董)在收费现场对升级后的收费软件后,由在朱永明对收费员进行了预收电费的使用,经现场抽问2名收费员均达到合格要求。
效果检查:实施工作完成以后,我们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了检查,我们的效果检查分为三个方面,1、对策实施后对呼供当月日平均缴费人数进行了抽查统计2、三个月的效果跟踪3、无形效益分析。
效果检查一、我们对呼供当月日平均缴费人数进行的抽查统计,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对策的实施呼供日平均缴费人数下降到小于50人。
效果检查二、为了检查我们的活动效果,我们进行了三个月的效果跟踪:1)用电管理系统中的预交电费功能进行改善后,我们统计了每月预交电费户数(对呼供收费大厅和呼农信总社抽样检查),预交电费户数比例从从活动前0.1%上升到活动实施后的10%。
由于采用预交方式支付电费的用户数量多了,在收费大厅排队缴纳当月电费的人数少了,间接减少了营业厅交费的人数。
2)我们对呼供和农信的联网,增加了呼供的电费收费网点,从原来的6个收费点增加到的11个,大大方便了客户交电费。
3)从柱状图看出,活动前平均缴费人数为101人,我们制定的目标为50人,活动后收费网点的平均交费人数下降低至45人,再次证明了我们此次QC活动的成功。
效果检查三、无形效益分析,此次活动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呼供的客户服务质量,同时也提升了昌吉电业局优质服务的社会形象。
(小董,到这儿,我们的活动就结束了吗?)巩固措施为了使活动成果有效保持,2005年12月10日,本小组针对对策实施后的效果,制定了巩固措施:继续跟踪用户交费需求,及时发现在今后预交电费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继续完善,力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