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秋粥

秋粥

秋季养生粥大全
秋季饮食,切勿贪食各种油腻辛辣食品,因为肠胃一下子无法从夏日清淡中适应过来。

这个时候来些滋补养颜的粥品,以温养温,以味养胃,绝对是秋季养生的绝佳选择。

粥养生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各个季节有不同的养生粥,尤其是秋季养生,不如寻找适合自己的粥品,以温养温,以味养胃!以下是秋季养生粥大全:
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米100克、白糖少许。

赤小豆和米同放锅中,大火煮开,改用文火熬煮,食用时,放入白糖即可。

有清热利尿、止渴之功效。

沙参粥:沙参50克、麦冬克、粳米100克、梨汁、藕汁、冰糖适量。

沙参、麦冬煎水去渣取汁,与粳米、梨汁、藕汁、冰糖煮粥食用。

主治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每日剂。

桑仁粥:桑椹子50克、糯米100克、冰糖适量。

桑椹子浸泡洗净,与糯米、冰糖煮粥。

主治肝肾血虚、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肠燥便秘。

每日~剂。

白果粥:白果适量、豆腐皮50克、粳米100 克。

白果去心、壳。

与豆腐皮、粳米煮粥。

主治肺虚咳喘、神疲力乏、痰白而稀。

每日剂。

田鸡粥:田鸡只、乳鸽只、猪脚骨条、鸡爪只、糯米0克、姜丝适量。

田鸡、乳鸽洗净切小块,与猪脚骨、鸡爪、糯米、姜丝煮粥。

主治软骨症、发育不良、双足无力、气血不足、最适宜少年儿童食用。

每日~剂。

首乌粥:首乌0克、红枣0个、粳米00克、红糖适量。

首乌、粳米、红枣去核洗净,煮成粥放入红糖煲沸食用。

主治肾气亏损,脾虚体弱,面色无华、皮肤干燥、面容憔悴、发早白、劳累过度、精神疲乏、饮食欠佳。

每日剂。

山芋粥:山芋与粳米同煮,常食可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过度肥胖等症。

芝麻粥:捣碎芝麻与大米同煮,可治眩晕、记忆力衰退、须发早白等。

芝麻50克、米100克。

先将芝麻炒熟,最好研成细末,待米煮熟后,拌入芝麻同食。

秋季常食,可益寿延年,
还可润肺,是秋季保健粥的佼佼者。

对便秘、肺燥咳嗽者有一定疗效。

牛肉粥:切碎牛肉与粥同煮,可补脾胃、强筋骨。

乌鸡肉粥:乌鸡同粳米同煮,加调味,用于高血压、贫血、营养不良等。

木耳粥:取木耳、粳米加冰糖同煮,润肺生津,滋阴养胃,补脑强心。

胡桃粥:取胡桃仁捣碎同粳米同煮,有补肾、益肺、润肠的功用。

胡桃肉0克、米00克。

核桃肉洗净,放入锅中,同米煮粥,大火煮沸,转用文火熬煮至熟即成。

常食核桃粥,不仅能补肾,还可以预防阳萎、遗精,有延衰抗老作用。

枸杞粥:枸杞同粳米共煮,有补肾益血、养阴益目功用。

胡萝卜粥:取新鲜胡萝卜切碎,同粳米共煮,能健胃、补脾,助消化。

将胡萝卜用素油煸炒,加100克米和水煮粥。

因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人体摄入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适于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栗子粥:栗子肉与粳米共煮,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之功用。

栗子50克、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

因栗子具有良好的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腰腿酸痛、关节痛等。

百合杏仁粥:鲜百合、杏仁与粳米同煮,加白糖适量温服,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病后虚热,干咳劳咳。

红枣糯米粥:山药、苡仁、荸荠、大枣、糯米同煮,放入适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气血、利湿止泻、生津止渴之功效,适用于病后体弱及贫血、营养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肠炎等
患者食用。

莲米粥:将莲米发涨后,在水中用刷子将表皮擦去,抽出莲心放清水煮烂,再与粳米同煮食用,具有健脾止泻、益肾固涩、养心安神之功,适用于脾虚食少,腹虚带下、遗精尿频、心烦失眠、健忘多梦。

菊花粥:菊花50克、米100克。

先将菊花煎汤,再同米煮成粥。

因其具有散风热、清时火、明目等功效,对秋季风热型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较好的治疗功效。

同时对心血管疾病也有较好防治作用。

梨子粥:梨子只,洗净后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

因梨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可作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百合粥:百合50克、糯米100克、白糖适量。

百合、糯米洗净,煮成粥加糖煲沸。

主治脾胃虚弱,心气不足、急躁梦多、神经衰弱、燥热咳嗽。

每日剂。

贝母粥:贝母5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贝母去心研成末,粳米煮粥,粥稠时将贝母粉、冰糖加入再煮片刻食用。

主治肺虚久咳、痰少咽燥、肺热咳嗽、咯痰稠黄、咽候肿痛。

每日剂。

莲子粥:莲子肉30克莲须30克、百合50克、鸡蛋1个、红糖适量。

莲子、红枣去心去核、百合、莲须洗净,加清水适量煮沸,鸡蛋去壳入粥,蛋熟即可,加糖调味。

主治心中烦闷,心悸心慌,多梦易醒。

每日剂。

黄精粥:黄精5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黄精切片煎取浓汁去渣,同粳米煮粥,加白糖即可食用。

主治肺阴不足、干咳无痰、痰中带血。

每日剂。

胡桃仁粥:胡桃仁50克、粳米100克。

粳米煮成稀粥,胡桃仁去皮捣烂加入粥中,用文火煮致稠粥,以表面见油为度。

主治肾亏腰痛、慢性便秘、小便淋沥。

日~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