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提要] 我国目前仍作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
重要因素。本文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为使我国经济保持长期持续的增长,应
进一步完善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制度,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
关键词:内生增长理论;启示
一、内生增长理论的演变过程
20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哈罗德和多马分别根据凯恩斯的思想提出了经济增
长模型,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标志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这一
模型假定,一个经济只生产一种产品,而资本-产出比保持不变,同时,储蓄率、
人口增长率保持不变,并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折旧。基本形式为G=s/v。式
中,v为资本-产出比;s为储蓄率。模型表示,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与
资本-产出成反比。哈罗德-多马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当实际经济增长等于资本家
愿意的经济增长率并且等于人口增长率时,经济才能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但同时
认为,这一增长路径是一“刀锋”。新古典增长理论假设各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
模报酬不变,认为经济是稳定增长的,而且这种稳态增长率是外生的,独立于储
蓄率。索洛模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改变资本-产出比率为常数的假定,发展了
哈罗德-多马模型,但索洛仍然没将技术进步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模型,这是一个
重大缺陷,因为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是现实中一个明显的事
实。1960年,索洛和米德对该模型进行补充,在原有模型中引入了技术进步和
时间因素。修正后的模型被称为“索洛-米德模型”,其基本公式为:
G=a△K/K+(1-a)△L/L+△T/T
上式中△T/T代表技术进步。索洛模型和之后的索洛-米德模型不仅体现了凯
恩斯主义,而且体现了新古典学派的经济思想,常被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该模
型所阐述的增长理论被称为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技术进步率外生
的假定不符合现实,储蓄率外生化且与稳态增长率无关结论受到质疑,这些与人
们对经济增长问题的实证研究经验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
上,产生内生增长理论,弥补上述的三个缺陷。
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形成的新经济学认为,长期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解释
的。在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正规教育、培训等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物质资
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与开发、发明、创新等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从而
把技术进步等要素内生化,得到因技术进步的存在要素收益会递增而长期增长率
是正的结论。以罗默、卢卡斯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
础上,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弥补了新增长理论的缺陷。
二、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内生增长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一个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分
支,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
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在解释经济的持续增长时
导入了外生的技术进步,但是外生的技术进步率并没有能够从理论上说明持续经
济增长的问题。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的长期增长率是正的,这种正的经济增长
率能够解释为什么收益是递增的。内生增长理论的观点是把知识和人力资本引入
到经济增长模型中,认为是由于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引起收益递增,强调了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罗默在阿罗的“干中学”基础上,提出了知识
溢出模型,这种模型以知识生产和知识溢出为基础的。罗默假定代表性厂商的产
出是该厂商的知识水平、其他有形投入(物质资本和原始劳动等)和总知识存量
K的函数,而对于个别厂商的投入该生产函数表现出规模收益不变。但如果考虑
K,这一生产函数对于代表性厂商和整个经济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对于代表性厂
商,它将总知识水平K看作给定的变量,所以生产函数才表现为规模收益不变,
但对于整个经济,假定整个经济是由N个同质的厂商组成的,生产函数表现为
规模收益递增。在此,把总知识水平K作为外部性的来源。除此之外,罗默还
假定了k的增长率取决于k水平和投资数额。因此,罗默模型和“干中学”模型都
是通过知识积累产生收益的性质和知识存量产生的外部性得到了内生的经济增
长。卢卡斯认为,技术变化是由于教育部门引起的,如果社会能向教育部门配置
一定的资源,就能形成新知识或人力资本,形成的新知识能够提高生产率,并且
能够被其他部门免费获得,从而提高了产出。所以,根本不需要外在的增长发动
机,仅仅依靠人力资本的积累就能够带来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新古典增长理论是把技术看成是外生的,而内生增长理论把知识或技术看作
是一种生产要素,是与传统的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是一样的,而且还是内生的,
是由厂商的知识积累推动产生的。一国的经济要实现长期增长,主要是靠内生化
的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水平来决定的。此外,知识和人力资本还具有外部效应,
可以把投资与资本收益率作为知识存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函数。由此得出这样的结
论:如果一个国家当前的知识存量越大,那么其投资与资本收益率越高,这个国
家的经济增长率也就越高。
三、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知识经济的兴起,各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
很大变化,一国经济能否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主要取决于知识的发展。内生增长
理论把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强调了知识在经济
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逐步完善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政策措施。
(一)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措施。现在中国一般劳动力并不缺乏,特别
是在农村还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但缺乏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只有通过发展教育
来加快人力资本的形成,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教育
投入不断增长,但总体投入水平仍然不足。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教育财政支
持政策,加快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积累。首先,政府应直接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使
财政在教育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其次,政府应该提供税收刺激或财政补贴鼓励
企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最后,要优化教育资金的分配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
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