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综合交通研究专题汇报版(7月18日)
综合交通研究专题汇报版(7月18日)
贯彻用地规划与交通协调发展的理念,利用便 捷高效的交通系统支撑土地的高强度开发,通过土 地的开发带来的效益,进行交通系统的升级改造。
交通变阵,狮山突围
承 接 高 铁、 交 通 配 套
外 联 内 畅、 路 网 升 级
交 通 与 土 地、 协 调 发 展
交通发展三大策略
三、规划检讨交通专题重点解决问题
自身特点
城市发展要求
总体发展目标
分解目标
改善策略
一、交通发展目标
2、分解目标
(1)强化佛山西站辐射能力,完善交通接驳设施
处理好佛山西站与其他轨道及道路交通的衔接关系, 充分发挥佛山西站的集散作用。
(2)构筑与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相协调的道路系统和轨道 网络
依据狮山的城市规模和空间结构的变化,合理确定道 路网络的规模与建设标准,强化路网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协 调关系,建成外联内畅的道路交通系统。
根据狮山新的城市布局和用地,调整长途客运场站和货运场站的 布置,使之与用地布局相协调。
PART 4
城市道路系统优化
一、高快速路系统分析及优化 二、主干道路网分析及优化
城市道路网络规划 一、高快速路优化调整
桂丹路
《佛山市狮山组团分区规划(2005~2020)》桂丹路连接桂城、丹灶,接珠二环、虹岭路。现状已修建。
2005版规划:提出建立高、快速路体系以及城市主干道路体系,提升区域交通地位。 2010年现状:“ 高速路+快速路+城市主干道”的城市主骨架道路网基本建立,但道路网络化较差,且镇域 范围内联系各功能组团及组团内部的低等级路网尚待完善。且由于城市定位和空间结构的转变,现状道路 已不适合新的城市布局规划。
桂
松 岗
和 路
大
道
桂
松 岗
和 路
大
道
禅 炭 路
原规划方案
禅 炭 路
建议调整方案
城市道路网络规划
三、主干道系统优化调整
(3)工业大道-信息大道对接
狮山路网规划中工业大道接至广三高速终止,信息大 道为佛一环与桃园路之间南北向的道路,工业大道与 信息大道未接通。
信 佛息 一大 环道
工 业 大 道
广三高速
二、交通发展策略
1、承接枢纽,使区域与内部交通有效衔接 围绕佛山西站枢纽,形成高效便捷的配套交通系
统,强化佛山西站与其他轨道及道路的交通衔接,承 接枢纽站的催化作用,转化为真正的发展动力。
2、外联内畅、路网升级
扩展对外辐射力:拓展路网规模,完善路网骨架, 增加对外联系通道;
增强内部凝聚力:调整内部路网和轨道线路,构筑 与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相协调的道路和轨道网络系统。 3、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
规划检讨与评估 三、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
分区规划检讨提出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调整:
➢ 将主要工业用地集中布局在狮山西北部,同时减少小塘、佛山西站枢纽地区的工业用地。
➢ 围绕狮山博爱湖中心组团、西站枢纽地区、东风水库生活组团等几个城市中心进行高强度 土地开发。
2005版规划用地布局(至2020年)
狮山组团分区规划检讨-土地利用图
区域性交通干道基本建成,城市主骨架路网基本建立,但是路 网没有形成网络化,道路断头处较多,道路连续性差。
➢ 局部区域缺乏对外联系的交通干线
佛一环北线 虹岭路
禅
炭
桂
路
和
路
兴
狮山北半部分的中部、西部现状仅有少量村道、乡道对外联系。
业
小塘南部工业区仅靠一条纵向干道连通,缺乏其他出入口。
广三高速 路
桃园西路
调整优化重点
1、加强西站枢纽的快速疏解
加强枢纽与主要高快速路、干道的联系,并增加佛山西站与狮山 中心区和狮山其他组团之间的联系通道
2、加强内部路网与对外高快速路的顺畅连接
构建内联外畅的路网体系,加强内部路网与对外高快速路网的对 接,梳理主干道系统,主动融入高快速路网中,形成狮山内部与 广佛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
兴 业 路
兴业路 红 岭 大 道
城市道路网络规划
(2)桃园路
狮山路网规划中桃园路接至松岗大道,并继续向东北 延伸,接入南国桃园区域内部。
三、主干道系统优化调整
建议将桃园路继续向东延伸,接至快速路桂和路,并 用南国桃园内部衔接道路接入松岗大道和桃园路。将 主干道桃园路接入对外联系快速路桂和路,可完善道 路网体系。
佛山西站 狮山镇
项目概述基本情况
二、研究范围
1、研究范围
狮山镇域面积约256平方公里,规划区域内包括软件园片区、狮山中心区、小塘片区、 松岗片区、南国桃园片区、官窑片区等组团。
项目概述基本情况
三、工作目标
工作目标:结合佛山西站的引入,检讨前期规划面临的新问题,梳理狮山分区道路、轨道交通系统及
交通场站布置,为分区规划调整提供支撑。
一、研究背景
1、佛山西站的引入
佛山西站选址于狮山镇,并与广佛肇城际轨道、 贵广高铁等衔接,狮山镇的通达性大大提高,区 位价值被重塑,成为“广佛都市区核心区”的重 要组成部分。
2、城市发展定位的转变
在珠江三角洲、广佛同城、佛山市城镇体系、 南海“三大片区”战略背景下,狮山定位从“先 进制造业专业镇”向“广佛都市圈核心区”的转 型。
狮山分区规划检讨-综合交通研究专题(方案汇报)
2011. 07
汇报内容
一、项目概述 二、规划检讨与评估 三、交通发展目标与策略 四、城市道路系统优化 五、佛山西站集疏运系统优化 六、轨道线站位优化 七、场站布局优化
PART 1
项目概述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范围 三、工作目标 四、技术路线
项目概述基本情况
➢ 存在问题二:
➢ 佛山西站引入后,枢纽地区土地利用性质和开 发强度改变,其相应的路网布局应进行调整。
➢ 存在问题三:
➢ 北方工业园区扩大整合,用地性质调整后,应加 大路网密度,加强区域与外部路网的连通性。
佛山市狮山组团分区规划(2005-2020) 道路系统规划图
原分区规划
佛山西站
博爱湖
新用地方案
规划检讨与评估 四、佛山市狮山组团分区规划(2005-2020) 道路系统规划分析
(1)高快速路网系统分析 ➢ 狮山境内建有佛一环、珠二环、广三高速、
桂丹路等高快速路,其高快速路网体系比较 完善。 ➢ 在高快速路体系完善且调整不大的前提下, 狮山需要重点加强内部路网与对外高快速路 网的顺畅连接。 ➢ 考虑到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和佛山西站的引 入,应增加中心区和佛山西站枢纽对外联系 的通道。
博爱路
桂丹公路
现状立交 规划立交
城市道路网络规划 三、主干道系统优化调整
(1)兴业路
狮山路网规划中兴业路接至红岭大道,与其他东西向 道路未接通。 根据2010年版《佛山综合交通规划》中道路网规划方 案,兴业路远期规划接入广佛新干线。 考虑到路网连通性,建议将兴业路与广佛新干线衔接。
兴 业 路
2010版佛山综合交通规划--道路网 规划方案图(2020年)
调整轨道线网,使轨道线路走向与客运交通走廊相吻 合,以多层次轨道网络引导空间结构重构。
(3)打造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
构建内联 外畅的路 网系统
优化城市客运系统,加强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的合理 衔接,构筑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 综合交通系统。
枢纽站区交 通整体优化
总体 目标
打造一体 化的综合 交通系统
既有规划分析
四、佛山市狮山组团分区规划(2005-2020)➢ 存在问题一:
道路系统规划分析
➢ 博爱湖上规划道路将湖分割严重,不利于博爱
(3)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分析
湖水系的完整。
➢ 产业城规划道路为网格状布置,路网 方正实用,与工业区的用地性质和地 形条件相符合。博爱水城和智慧城规 划为自由式路网模式,强调对水城和 山区地形的适应。
2005年道路现状图
佛一环北线 禅 炭
虹岭路
路
兴
桂 和 路
业
广三高速 路
桃园西路
三 环
321国道
珠
路
二
环
佛 一
桂丹路
环
2005版道路网规划图(2020年)
2010年道路现状图
规划检讨与评估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
主要调整:
➢ 2005版规划:确定狮山镇城市功能布局结构为“六个城市片区,三级城市服务中心体系”。
佛山市狮山组团分区规划(2005-2020) 道路系统规划图
既有规划分析 四、佛山市狮山组团分区规划(2005-2020) 道路系统规划分析
(2)干道网体系分析
主路网结构规划以网格状与环形放射状为主; 分区规划干道路网体系基本形成,考虑到城 市空间结构和用地规划的变化,需要对路网 进行调整优化。
➢ 根据狮山双轴拓展的空间结构,分区规划路 网缺乏沿城市发展双轴布局的主干道。
《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2010~2020)》桂丹路连接桂城、西南组团,接珠二环、广贺高速。
《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2010~2020)》时间较分区规划之后,但考虑到桂丹路西段改线后,线形曲折,与区域路网形态不协 调,且沿着河道布置,切割地块后不利于土地开发利用,顾暂不推荐桂丹路东段连接广三高速方案。
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2010~2020)
桂丹路
桂丹路
城市道路网络规划 二、城市路网与高快速路之间节点
佛一环沿线立交节点
现状立交节点: 东西二线、虹岭路 桃园路、321国道 博爱路、桂丹公路 官华路、禅炭路
珠二环沿线立交节点
现状立交节点: 东西二线、桃园路、广三高速
桂丹路沿线立交节点
现状立交节点: 三环路、佛一环
东西二线
桃园路 兴 业 路
➢ 分区规划检讨提出狮山双轴拓展、环状聚拢的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