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疾病(肿瘤) ppt
-
18
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随分化程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别。高分化型 多呈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界清,质地中等。低 分化型生长速度快,质地硬,界限不清,活动度差, 与周围组织粘连甚至固定,可有疼痛,有面神经麻 痹症状。
• 良性肿瘤:多形性腺瘤、Wathin瘤、嗜 酸性细胞腺瘤等9类。在非上皮性良性 肿瘤中,如血管瘤、脂肪瘤、神经源 性肿瘤等间叶性肿瘤。
• 涎腺癌分为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 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瘤等17种类型。
-
3
涎腺肿瘤部位特点
• 不同肿瘤在大、小涎腺中的发病率不同, 良、恶性发生比例亦不同。
• – 腮腺良性占2/3;颌下腺及小涎腺良恶 性占1/2;舌下腺90%为恶性。
• 瘤体再大也不影响面神经功能。 • 腮腺深叶混合瘤,软腭膨隆,软腭偏斜,
不影响张口。 • 小涎腺混合瘤最常见部位在一侧硬、软
腭交界处。
-
7
鉴别诊断
• 涎腺部的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 • 腺淋巴瘤 • 颈椎横突肥大: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 • 慢性腮腺炎、腮腺区血管瘤
-
8
治疗
• 施行肿瘤及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解 剖并保留面神经是近20多年来治疗腮腺 多形性腺瘤的经典手术方法。
• 提出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功能性手术治疗 方法。此手术方法的要点在于只进行包 括肿瘤的腮腺局部切除、保留面神经、 腮腺导管、部分浅叶及深叶腺体。
-
9
预后
• 对绝大多数肿瘤,手术彻底切除后能治愈。 • 术后复发:具有侵袭性的良性肿瘤 • 恶变:应注意手术彻底性。 • 味觉出汗综合征,又称耳颞神经综合征或Frey综
肿瘤。占腮腺良性肿瘤的20.6%。 • 好发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6:1,与吸烟有
关。不同种族的Warthin瘤的发病率也有差 异。黑种人罹患此病者很少。而白种人和黄 种人较多。
-
13
临床表现
• 常见部位是在腮腺下极,表现为缓慢生长的 无自觉症状的肿块。不引起面神经功能障碍。
• 临床特点:Warthin瘤可呈多发中心。在一侧 腮腺出现多个肿瘤,也可同时或先后发生在 双侧腮腺。资料表明两者的发生率均占该瘤 的10%以上。
• 彻底切除后一般不会复发,也极少恶变,预后良 好。
-
17
粘液表皮样癌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在涎腺恶性肿瘤中发 病率最高,占第一位。
• 发生于大涎腺者以腮腺居多,发生于小 涎腺者以腭部最多见,其次是颌下腺和 舌下腺,其他小涎腺也可发生,特别是 磨牙后腺。女性发病率较高于男性。
-
5
多形性腺瘤
(pleomorphic adenoma)
• 混合瘤,属于上皮源性肿瘤。出现粘液、 软骨样组织为特征,组织病理形态学上多 样性表现。
• 涎腺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腮腺, 其次为腭部的小涎腺和颌下腺。
• 是具有侵袭性的良性肿瘤。
-
6
临床表现
• 无痛、缓慢渐进性生长,无意中发现, 以耳垂为中心,质韧、活动、表面结节。
涎腺肿瘤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 张芳真
-
1
涎腺肿瘤特点
• 组织来源广泛,95%来自于腺上皮,属上 皮源性。
• 肿瘤类型多样,生物学行为复杂而特异。 • 临床治疗主要依据其病理和生物学特点而
制定。同时又符合口腔颌面部肿瘤处理原 则。
-
2
涎腺病理分型
• 1991年WHO,病理分类复杂,病种不 断出现,临床主要根据其生物特性, 两大类:腺瘤、腺癌,指导治疗。
• Warthin瘤无论其上皮成分或淋巴成分发生恶 变者极少见。
-
14
诊断
•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性别、年龄、肿瘤部位 等因素及仔细的临床检查,一般不难做出诊 断。可采用以下检测方法作为辅助诊断及鉴 别诊断手段。
– 99mTc核素显像 – 腮腺造影:应与良性侵袭性肿瘤(如腮腺多形
性腺瘤)相鉴别 – B超检查:针吸细胞学诊断只要取材部位准确,
– 早期认为涎腺多形性腺瘤为多中心来源,但以后用 连续切片检查表明,从切片观察到的孤立小团肿瘤 组织是和主瘤体相连的。
–手术过于保守,如沿包膜剥离剜出术。此外,在手 术过程中的挤压,可造成瘤细胞外溢,所以,精细 的手术操作是避免复发的重要措施之一。
• 处理
•
-
11
涎腺多形性腺瘤的恶变
• 就多形性腺瘤的性质而言,绝大多数属良性病 变,即使术后复发,大多保持其原有的组织病 理形态,但具有潜在恶性行为。在长期生长后 其中少数可发生恶变。
-
4
涎腺肿瘤临床表现
• 良恶性症状差别不大。如良性腺瘤与粘 表高分化表现相似。
• 注意恶性、恶变征象:早期神经症状, 瞬目、不一致眨眼、麻木等恶性表现。 由于涎腺肿瘤这些特点,如何确诊。
• 活检问题:由于涎腺的位置、比邻、组
织学特点,一般不手术活检;首先通过
非创伤、微创伤检查方法:造影、CT、
B超、细针、冰冻活检。
• Warthin瘤的治疗为手术切除,以往有采用剜出术 者,易复发,后主张采用腮腺浅叶连同肿瘤切除 术。目前多认为最合理的是作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此手术方法即能达到彻底切除肿瘤的目的,又能 简化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面神经损伤的机 会,避免面部凹陷畸形,有效预防味觉出汗综合 征以及能保留腮腺功能等优点。
合征。其症状是在耳前下区皮肤,当咀嚼食物或 刺激唾液分泌时,出现该区发红并伴有出汗现象。 一般认为是手术切断了的副交感分泌神经支与皮 肤汗腺及表浅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错位再生连结, 导致刺激唾液分泌后表现出汗与发红。处理。
-
10
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复发
• 多形性腺瘤易复发原因的几种观点:
– 肿瘤包膜常不完整
• 在临床上如肿瘤长期缓慢生长后突然加快生长, 伴自发性疼痛,出现皮肤或粘膜溃疡、面瘫等 症状,应考虑有恶变的可能。即使无明显临床 症状,病程长者也可能发生恶变。有文献报道 多形性腺瘤总的恶2
Warthin瘤
• 又名腺淋巴瘤(adenolymphoma)。 • 主要发生于腮腺。仅次于多形性腺瘤的良性
诊断符合率达90%以上。
-
15
鉴别诊断
• 多形性腺瘤 • 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炎一般均有面部、口腔或
口咽部炎症病灶史,有时大时小或急性炎症发作 史,对常用抗感染药物均有一定疗效。 • 舍格伦综合征:好发于女性,腮腺呈弥漫性肿大, 常伴有口干、眼干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 等结缔组织疾病。
-
16
治疗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