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图甲是某型号的抽水马桶水箱进水控制装置的示意图,浮子是有上底无下底的圆柱形容器,中间有圆柱形的孔(图乙是浮子的放大示意图),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浮子通过圆孔套在直杆上,并与调节螺母紧密相连,手动上下移动调节螺母,可以使浮子的位置随之上下移动,轻质细杆AB可绕O点旋转,A端与直杆底端相连,B端装有塞子当水箱的进水孔进水,水面接触到浮子下端后,浮子内的空⽓开始被封闭压缩,随着水位继续上升,浮子上升带动直杆向上运动,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AB杆处于水平位置时,塞子压住进水孔,进水孔停止进水。

(1)为测出浮子上底面的面积,现有刻度尺、量筒和水,请完成实验:

①将浮子倒置后,用刻度尺测出浮子内的深度h;

②将浮子装满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浮子上底面的面积表达式:S上=_________(用所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若浮子上升的过程中内部被封闭的空气不泄露,用上述方法测得的浮子上底面的面积为

10cm2,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浮子、直杆、细杆AB、塞子的重力及所受浮力均不计,

忽略所有摩擦,当进水孔停⽓进水时,浮子内的⽓体压强为外界大气压强的1.2倍,OA=6cm,OB=4cm,塞子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_____N。

(3)科学研究表明,⽓定质量的⽓体,在温度不变时,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当进水孔的水

压过大时,塞子被冲开,水箱内的水位超过⽓定⽓度,会使水溢出,若通过移动调节螺母的方法保证⽓桶正常使用,应如何移动调节螺母:__________。

【答案】量筒测出浮子里面水的体积V Vh 30 适当向下移动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将浮子装满水,利用量筒测出浮子里面水的体积V。

[2]根据体积计算公式,可知浮子上底面的面积表达式为

VSh上

(2)[3]已知浮子内的气体压强为

01.2pp

则浮子内外气体压强差为 000.2pppp 浮子上底面所受内外气体压力差方向向上,为 00.2FpSpS

浮子对直杆A端向上的作用力为 AFF

以细杆为研究对象,处于水平位置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ABFOAFOB

则塞子受到水的压力为 54200.06m0.20.210Pa1010m30N0.04mBAOAOAFFpSOBOB

(3)[4]当进水孔的水压过大时,应适当向下移动螺母,减小浮子内部气体的体积,使浮子内

部的压强变大,则A端受到的向上的拉力就变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塞子对水的压力就变大,则塞子就不容易冲开。

2.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发现手中的弹簧测力计损坏了,聪明的小强同学利用刻度均匀的杠杆和钩码(每只重0.5N)替代弹簧测力计顺利地完成了该实验。以下是小强同学的实验操作,请你帮他完善该实验探究。 (1)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静止时如图1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

“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2甲所示,将重2N的物体G挂在A点,两只钩码挂在B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 (3)将物体G部分浸入水中(如图2乙所示),两只钩码移到C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 (4)将物体G浸没于水中(如图2丙所示),两只钩码移到D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5)将物体G浸没于盐水中(如图2丁所示),两只钩码移到E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 分析与论证:分析比较(2)、(3)、(4)可得:物体G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分析比较(2)、(4)、(5)可得:物体G所受浮力大小与有______关;由题中信息计算物体G的体积

V=______m3,盐水的密度盐水______kg/m3。(331.010kg/m水,g=10N/kg)

【答案】右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1.0×10-4 1.125×103 【解析】 【分析】 【详解】 [1]杠杆在如图1位置平衡后,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步骤(2)、(3)、(4)是让物体未浸入、部分浸入和浸没于水中,而钩码逐渐靠近支点,说明

物体G所受的浮力逐渐变大,所以可得物体G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步骤(4)(5)是让物体G分别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所以比较的是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

系。 [4]由步骤(4)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G物-F浮)⋅4L=1N⋅4L,(2N-F浮)⋅4L=1N⋅4L 所以 F浮=1N 由阿基米德原理有,物体的体积

43331N10m1.010kg/m10N/kgFVVg

浮

物排水

[5]由步骤(5)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2N-F浮')⋅4L=1N⋅3.5L 所以 F浮'=1.125N 由阿基米德原理有,盐水的密度

33431.125N1.12510kg/m10N/kg10mFgV

浮

盐水物

3.小明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钩码提升的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1.0 0.1 0.8 0.4 31.25% 2 1.0 0.2 0.8 0.8 31.25% 3 2.0 0.1 1.2 0.4 41.67% 4 3.0 0.1 1.5 (1)试验中应沿着竖直方向______(选填“加速”或“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弹簧

测力计______时读数;(选填“匀速运动”或“静止”) (2)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第4次实验时绳端移动的距离s=_______m,机械效率

η=_______;

(3)通过比较1、3和4三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_____;

(4)在忽略摩擦力和绳重的前提下,通过第1次数据可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N;

(5)以下选项中不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______ A.动滑轮的重力 B.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C.物体上升的高度

【答案】缓慢 匀速运动 0.4 50% 越大 2.2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为了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等于绳端的拉力大小,试验中应沿着竖直方向缓慢拉动

弹簧测力计。 [2]假设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测力计没有测出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测得的拉力偏小,

即没有考虑到摩擦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所以需要弹簧测力计匀速运动时读数。 (2)[3]从图中可以看到,四条绳子托着动滑轮,第4次实验时,钩码提升的高度是0.1m,

绳端移动的距离是0.4m。 [4]第4次实验时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3N0.1m0.3JWGh有用功

滑轮组做的总功 1.5N0.4m0.6JWFs总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0.3J100%100%50%0.6JWW有用功

总功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50%。 (3)[5]通过比较1、3和4三次实验数据可知,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4)[6]忽略摩擦力和绳重,四条绳子托着动滑轮,那么

4GGF动 代入数据可得 1N40.8NG动

解得2.2NG动。 (5)[7]根据

GhGhGFsnFhGG动

可知动滑轮的重力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物体上升高度不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将增加额外功的比例,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 故选C。

4.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几个实验情景:

(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_______(填“是”或“不是”)

平衡状态; (2)如图乙所示,在A处挂三个钩码,在B处挂2个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

杠杆A、B处的钩码同时向外移动一格,杠杆将__________(选填“保持不变”、“左端下降”或“右端下降”); (3)如图丙,取下B处钩码,改在C处用细绳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则

拉力F为____N(每个钩码重0.5N);若将细绳转到虚线位置时,仍使杠杆水平平衡,此时拉力F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原因是_______; (4)杠杆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图丁是脚踩式垃圾桶的结构简图,则杠杆DEF是_______(选填“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此种杠杆的好处是_____。 【答案】是 左端下降 0.75 变大 拉力F的力臂变短 费力杠杆 省距离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如图甲所示,杠杆保持静止状态,是平衡状态。

(2)[2]假设一个钩码重力为G,杠杆上一格为L,在A处挂三个钩码,在B处挂2个钩码可

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杠杆A、B处的钩码同时向外移动一格,则杠杆左端有 339GLGL 右端有 248GLGL 则 98GLG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