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检验与临床ppt课件

微生物检验与临床ppt课件


精品课件
24
药敏试验(体外)耐药,临床(体内)有效
1. 病人相关原因: 免疫防御(白细胞、补体、抗体、细胞因子); 感染部位(尿液,胆汁) 2.药物相关原因:增加剂量,延长静滴时间 3.微生物相关原因: 病原确立错误(定植耐药菌); 致病力(全耐药肺克vs全耐药鲍曼) 药敏折点本身原因 实验室药敏试验操作错误
29
精品课件
30
精品课件
31
精品课件
32
精品课件
33
精品课件34Fra bibliotek 精品课件35
精品课件
36
精品课件
37
精品课件
38
精品课件
39
精品课件
40
精品课件
41
精品课件
42
精品课件
43
精品课件
44
精品课件
45
精品课件
46
精品课件
47
精品课件
48
精品课件
49
精品课件
50
精品课件
微生物检验与临床
烟台海港医院
王功军
精品课件
1
主要内容
1.微生物检验的方法、特点 2.标本的正确采集 3.报告单内容解释 4.相关知识:
(1)区分感染、定植与污染 (2)药敏试验药物选用原则及结果解释 (3)常见多重耐药菌的特点及用药原则 (4)常见菌药敏情况
精品课件
2
一、微生物检验的 方法与特点
感染部位药物浓度低(盆腔、前列腺、脑脊液)
2.药物原因:
给药剂量与方式不当
3.微生物相关原因:
病原确立错误(定植敏感菌);
接种效应;5×105/ml vitro vs 109 /ml vivo
毒力(猩红热、吸入性炭疽、EHEC);
治疗中出现耐药(葡萄球菌-喹诺酮、铜绿、诱导耐药突变);
产生生物膜(铜绿)
药敏报告结果中若有敏感的药物,不要选择耐药的药物!
精品课件
25
二、标本正确采集
精品课件
26
精品课件
27
送检标本种类与临床意义
1.临床意义低的标本 • 痰、咽拭子 • 粪便、肛拭子
2.临床意义中等的标本 •尿 • 脓、伤口分泌物
3.临床意义大的标本 • 血、脑脊液、胸腹水、无菌体液
精品课件
28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57
精品课件
58
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采集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抗生素治疗前1-2小时,分别从三个不同部位采 集3套血培养标本。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1.间隔>=15分钟,采集3套血培养标本。 2.如果这些血培养24小时内均为阴性,需再采 集2套血培养标本。
精品课件
59
血管内导管尖端培养
2.同次血液标本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结果是同种 细菌,解释该导管是患者菌血症的源头。
摘自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精品第课三件 版
61
精品课件
62
精品课件
63
精品课件
64
精品课件
65
精品课件
66
精品课件
67
精品课件
68
补充内容
脓液组成物是坏死的白细胞和溶解的细菌、组 织碎片,自然没有活细菌生长。建议除抽吸脓 液送检外,再送检坏死和新鲜交界处的组织取 基底部或边缘部采样送检. 这里有血供,细菌 营养好,有活力,培养阳性率高。
中介(intermediate) : 指药物在体内生理浓集的 部位或允许加大药物剂量治疗时有效;该范围 还作为一缓冲区,避免由于微小技术误差导致 的结果错误解释。
耐药(resistant):表示测试菌不能被在体内感 染部位所能达到的抗菌药物浓度所抑制,治疗 无效。
精品课件
21
培养结果的局限性
(1)可能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原因—— 未能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标本 采集和运输标本不理想(可能控制的) 延误了培养时间; 培养环境错误,如温度和气体 培养基营养不支持微生物的生长 病原菌数量很少,或标本量不够检出(敏感度) 身体免疫因子抑制生长 在当时所有培养方法不能培养的微生物(局限性)
精品课件
3
精品课件
4
精品课件
5
精品课件
6
细菌染色分类
革兰染色:丹麦Christain Gram(1884)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精品课件
7
精品课件
8
涂片检菌项目
真菌涂片检查 抗酸杆菌涂片检查 G-双球菌涂片检查 新型隐球菌涂片检查 一般细菌涂片检查
精品课件
9
精品课件
10
曲霉菌(KOH法)
精品课件
22
(2)可能造成假阳性结果的原因—— 不同患者标本混淆 报告了污染菌(从实验室或标本采集过程中) (3)没有分离到病原菌—— 也不表明实验室不能检测,其他的疾病有可
能象感染性疾病的症状(复杂性)
精品课件
23
药敏试验(体外)敏感,临床(体内)无效
1.病人相关原因:
免疫抑制,基础疾病严重
标本留取 1.用酒精清洁导管周围皮肤。 2.无菌手续移动导管,剪取尖端末端5cm,直
接置入无菌容器中。 3.立即运送到细菌室,防止干燥,常规培养
不超过15min,4℃保存不超过2h。
摘自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精品第课三件 版
60
血管内导管尖端培养
结果解释
1.只有当做血液培养同时,做血管内导管尖端培 养,确定患者菌血症的来源。或是抽取新鲜脓 性标本培养,确定软组织相关感染,并做在附 近有插入导管的尖端段培养。
51
精品课件
52
精品课件
53
精品课件
54
精品课件
55
皮肤不是无菌的;
定植细菌“污染”血培养
精品课件
56
由污染菌引起的假阳性问题
血培养的关键是防止皮肤寄生菌或环境引起的污染, 由污染菌引起的假阳性增加了患者抗生素的使用量, 延长了住院日,延误病情诊断并增加了经济负担等。
在理想的消毒条件下,仍有3%~5%血培养中混有污 染菌,它们来源于皮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痤疮 丙酸杆菌,梭杆菌属,类白喉群,草绿色链球菌,微 球菌)或来源于环境(革兰阳性芽孢杆菌属,不动杆 菌属),这些微生物有时有致病作用.
对两次不同部位血培养生长同一种微生物;不同类无菌 部位标本培养中生长同一种微生物;微生物快速生长 (48h内),上述情况应考虑是真正的感染。临床实验 室工作人员和医生之间应经常讨论血培养结果,建立 良好的交流关系对各方面都有益处。血培养中凝固酶 阴性葡萄球菌污染率较高。因此,采血前严格执行皮 肤消毒程序非常重要。
精品课件
11
眼分泌物中的镰刀菌
精品课件
12
精品课件
13
精品课件
14
精品课件
15
细胞内吞噬的G-双球菌
精品课件
16
肺炎链球菌
精品课件
17
细胞内吞噬的G-杆菌
精品课件
18
精品课件
19
精品课件
20
药敏结果解释
敏感(susceptible):表示测试菌能被测定药 物常规剂量给药后在感染部位达到的药物浓度 所抑制或杀灭,感染被治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