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规范的学习理论及应接受的社会规范和应形成的规范行为
(一)名词解释:
1、自我意识
2、规范行为:
3、他律:
4、自律:
(二)填空题
1、要求幼儿接受的社会规范,应依据()以及教育的()和()的要求来制定。
2、()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调节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3、()是个体认识社会、接纳社会的起点。
4、自我意识主要是指()、()。
5、()曾经说过:“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学生应该首先尊重自身,没有这种尊重,没有对自身美的热爱,人的文明就不可思议。
”
6、儿童自我意识是从()逐渐发展到()的,在行为上相应的表现为逐渐从()、()、()转变为()、()、()。
7、与()的关系是幼儿最早体验到的社会关系。
8、()是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的高尚道德情感的基本出发点。
9、()是培养、发展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场所。
10、习惯是个体由不经常行为转化为稳定的()的关键环节,是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是否形成的客观指标。
11、培养幼儿的规范行为,应从()做起,在()中进行;以()为主,以()为辅。
12、培养幼儿的规范行为,首先要使他学会()。
13、与自我相关的规范行为主要有()、()、()、()、()、()。
14、幼儿是逐步接受社会规范的,从()逐步发展到
()。
15、幼儿社会规范学习理论的代表有()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
()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6、儿童的()直接制约着社会规范的掌握程度。
17、促进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应遵循两大原则:()原则和()原则。
18、柯尔伯格提出了()原则。
19、柯尔伯格应用()故事来研究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20、皮亚杰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到()的发展过程。
21、柯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
()加以培养的。
22、柯尔伯格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三水平即()水平、()水平和()水平,六阶段即()取向、()取向、()取向、()取向、()取向、
()取向。
23、一般来讲,幼儿的道德判断处于()阶段。
24、一般来讲,幼儿的道德发展处于()水平。
(三)问答题:
2、幼儿应该掌握哪些规范行为?
1、教师应帮助幼儿接受哪些方面的社会规范?
(四)表格题
幼儿社会规范学习的有关理论:
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幼儿社会规范的学习理论及应接受的社会规范和应形成的规范行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