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蜗牛》教案
合什镇小:胡曼教学内容:
《小蜗牛》这是一篇童话,以一只可爱的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
小蜗牛在妈妈的提示下去树林玩,由于爬得慢,总是错过原来的季节,看到了下一个季节的风景。
课文借助蜗牛先后3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课文以小蜗牛的视角,生动鲜活展现了一年四季自然变化。
课本最大的特点是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同,小蜗牛的动作和蜗牛妈妈语言不断反复。
这种不断复现的情节,有利于学生习得语言,发展思维。
这是本套教材首次出现的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有部分难字注了拼音,配有四幅色彩艳丽、季节特征明显的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旨在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一个偏旁;会写“对、妈”等四个字。
2.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一个偏旁。
2.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出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图片)你们认识它吗?
2.是的这就是小蜗牛和它的妈妈,今天我们就要和小蜗牛一起去树林里玩耍,你们想去吗?准备好了吗?所有的小朋友把手放好了我们就出发。
(板书课题:14、小蜗牛)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
1.学生先说说本篇课文与以往的课文有什么区别。
2.自主阅读课文,遇到有注音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读不出的地方看图猜想。
3.自由读课文,力求做到正确、流利。
三、随文识字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生齐读。
(1)这个自然段你认识了哪些新词?生齐读蜗牛。
(2)我们通过插图可以认识新的汉字,这里还有几个词语请同学们猜一猜。
四、借助插图、认识四季
(一)春天的景物
1.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叫小蜗牛去树林里玩,蜗牛妈妈告诉它春天小树林是什么样的呀?(小树发芽了)
2.认识玩字,玩是王字旁,王字旁和王字有什么区别呢?(王的最后一横变成了提,所以我们也叫它斜王旁)
3.小蜗牛听了妈妈的话,满心期待的往树林爬去……
(二)夏天的景物
1.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爬到了小树林,可是它没看到妈妈所说的发芽的小树,它看到了:小树长满了叶子,树叶碧绿碧绿的。
地上长着许多草莓。
2.师范读,生跟读。
3.小蜗牛看到的是什么季节?(夏天)
4.我知道树叶发芽是(春天),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是(夏天)
5.小蜗牛又要去小树林摘草莓了,它爬呀,爬呀,爬了好久,它
爬得真(慢)呀!
6.它终于又来到了小树林,可是草莓不见了。
(三)秋天的景物
1.小蜗牛看到: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2.于是小蜗牛又爬呀,爬呀,爬了好久终于回到了家,它把看到的都告诉了妈妈,妈妈告诉它已经是秋天了,叫小蜗牛采些蘑菇回来。
3.小蜗牛又爬呀,爬呀……
(四)冬天的景物
1.小蜗牛又来到了小树林它看到: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
2.小蜗牛又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家,妈妈告诉它已经是冬天啦!于是小蜗牛只能呆在家里过冬啦!
3.我知道了:树叶全变黄了,地上长着蘑菇是(秋天);树叶全掉光了。
地上盖着雪是(冬天)
五、复习巩固
1.师范读,生跟读课文。
2.同桌交流赛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生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写“对、妈”等四个字。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词卡片生抢读。
2.生齐读课文,师相机正音。
二、一年四季
1.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四季)
2.这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
3.出示图片生说说是什么季节。
4.那同学们能区分一年四季吗?(出示图片和文字描述联线)
春天草莓(图片)春天树叶黄了
夏天蘑菇(图片)夏天树叶发芽
秋天雪(图片)秋天树叶碧绿碧绿
冬天小树发芽(图片)冬天树叶全掉了
三、写字教学
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点击链接进网页展示汉字书写笔顺动画,生跟着书空。
2.生在书上描红。
3.指名组词。
4.生齐读字、词。
5.生抄写生字。
四、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我会写的生字各一排并组词。
2.朗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14、小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