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
6、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1.实验考:占总分30%。
(PPT形式,多为实物图,40张图片,满分100分,成绩≥60才能参加理论考试)
2.平时作业及考勤情况:占总分10%。
3.理论考:占总分60%,期末笔试考试题型:选择,填空,判断
二、教学内容纲要
本大纲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为5个局部:颈部、胸部、腹部、上肢和下肢。
第一局部颈部
(一)掌握:甲状腺的位置和毗邻;甲状腺的血管来源和喉神经的位置关系;迷走神经及其颈部各分支的名称和行程;膈神经的行程;颈动脉鞘的位置、内容及毗邻;颈部各三角的围成及内容;气管颈段前方的毗邻;颈深筋膜的分部,各部所形成的重要结构,筋膜间隙及其内容。
(二)熟悉:颈袢的组成及支配对象;颈丛组成及各皮支名称和行程;舌下神经和副神经行程;臂丛根的组成、位置、及根部主要分支;颈交感干的位置;斜角肌间隙的组成和内容。
(三)了解:表面解剖
第二局部胸部
(一)掌握:乳房淋巴回流;胸壁层次结构;锁胸筋膜的位置及其穿行结构;肺根的毗邻;肺根内部结构的排列关系;胸膜隐窝的位置及临床意义;纵隔的定义和划分;上纵隔内容的结构排列;动脉导管三角;食管上三角;心包窦;后纵隔的内容;胸导管主要行程。
(二)熟悉:胸肌三角肌三角;胸膜下界和肺下界;肺段的定义和肺段划分;肺的血供、淋马巴回流和神经支配;胸膜的神经支配;食管的分段、血供、淋巴回流和神经支配。
(三)了解:表面解剖
第三局部腹部
(一)掌握:腹壁层次(9层);腹股沟管的位置、组成、内容及临床意义;腹股沟三角的位置、组成、内容及临床意义;肝、胃的位置、毗邻、韧带、血供、淋巴回流、神经支配;第一肝门、第二肝门;肝外胆道、胆总管分段及各段毗邻;胆囊三角;胰腺的毗邻;肝门静脉的组成、位置、主要属支及肝门静脉与腔静脉的吻合途径;腹腔干分支;网膜囊组成;网膜孔境界;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
(二)熟悉:膈下间隙的划分;左、右肠系膜窦;十二指肠分部及各部毗邻;Treitz 韧带;Mcburney点;腹后壁神经、血管;肾的位置和毗邻;腹膜后隙的概念。
(三)了解:表面解剖;肝Gllison系统,肝段划分。
第四局部上肢
(一)掌握:上肢所有肌肉的名称、位置及其神经支配;腋窝的组成;腋窝后壁结构特点;臂丛的组成、三个束与腋动脉的相对位置、分支名称、行程;腋动脉的分段及各段分支名称和行程;肘窝的组成及内容;腕管的组成及内容;手掌的层次;手掌的神经支配。
(二)熟悉:上肢浅层结构;腋窝淋巴结分群;手掌筋膜间隙;
(三)了解:表面解剖;肩关节动脉网;肘关节动脉网;手指解剖
第五局部下肢
(一)掌握:下肢所有肌肉的名称、位置及其神经支配;肌腔隙;血管腔隙;股三角;收肌管;股鞘;股环的组成;腘窝的组成及内容;踝管的内容;犁状肌上孔;犁状肌下孔;坐骨小孔;下肢重要神经的行程(坐骨神经及分支、股神经、闭孔神经、臀上神经、臀下神经、阴部神经)
(二)熟悉:下肢浅层结构;腹股沟淋巴结。
(三)了解:表面解剖;髋关节动脉网;膝关节动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