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第61、62课时《语言的连贯》导学案(教师版) 教学目标:1.了解考纲要求。 2.了解语言连贯题的命题形式。 3.掌握语言连贯题的基本解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1.讲授法:简单讲解考纲的要求和命题形式。 2.问答法: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解决重难点问题。 3.讲练结合法:通过做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 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七年湖南高考题有效导入 1、(07年湖南)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 ) 某校邀请著名学者刘教授来校讲学,在向全校师生作介绍时,校长的话中有这样一段:“刘教授是我校的校友,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成果丰富,贡献卓著,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A. 这既是他本人的荣耀,也是敝校的荣耀 B. 这既是他的光荣,也是我们学校的光荣 C. 这既是本校的自豪,也是他本人的自豪 D. 这既是他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 答案:B 解析:这里既考了“得体”也考了“连贯”。考虑是否符合语境,可以排除A,“他本人”“敝校”太过于书面化;考虑是否连贯,可以排除C 和D,C由“学校”到“本人”不合逻辑,D中由“他”个人到“全国人民”跳跃性太大,且与前面“校友”的交代无照应关系; 2、(08湖南)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 。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
A. B. C.“龙”是中华民 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3、(09年湖南)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翅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答案]A [解析] 可能有同学选了B,其实根据对联的最基本的平仄要求仄起平收就可以排除B,不选B还因为内容上“芙蓉”与“荷花”重复;同时“芙蓉”与“荷花”在结构上不同,一为联绵,一为偏正;而且在传统上也是“秋月”对“春风”,更合意境。 当然题目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芙蓉”对“杨柳”严格讲来不工整,因为“芙蓉”是联绵词,“杨柳”是联合式复合词。 附录:联绵词小知识 在汉语中,有一种词叫联绵词。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包括在单纯词中,它包含了双声的,如:“仿佛”、“伶俐”等,也有叠韵的。 连绵词有三种类型: 1、双声词。双声词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 2、叠韵词。叠韵词指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连绵词。如“骆驼”“徘徊”。 3、非双声叠韵词。非双声叠韵词指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连绵词。如:“芙蓉” 在对联中,联绵词必须对应联绵词,不能与其它词性的词相对。古代严式对更主张在联绵词中必须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3、(11年湖南)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答案【D】A项“拨冗”是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意思是说,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属敬辞用于对方,还有“特此通知”用在此处也不合适。B项“光临 ”用于对方,敬辞。C项“列席”指参加会议而无表决权。用于“庆典”不合适。D项符合人物身份,用语得体。 4、(10年湖南)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本题考查填写诗句的能力,应注意诗意的前后衔接。A项“落红满地乳鸭啼”中“落红满地”与诗中第一句中的“城雪初消”不吻合。B项“柳梢听得黄鹂语”与诗中最后一句搭配恰当,故正确。C项“春山一路鸟空啼”与“第一声”相矛盾。D项“楼阁新成花欲语”表明尚未发出声音,与“第一声”不符 5、(12年湖南)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 【答案】B【解析】先看内容照应,这首诗是《夏日西斋书事》,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那么“小院地偏”正是一种“心远地自偏”的意境,这种人迹罕至的偏僻小院更符合当时诗人的心境,且与下句“满庭鸟迹印苍苔”相照应。再看平仄押韵,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三句末字不押韵且为仄声,即可排除C、D;从平仄来讲,二三句中平仄相粘,三四句平仄相对,且主要看2、4、6三个字,第二句为“影、沉、势”,即仄平仄,那么所填这句所对应的三个字亦应为仄平仄,那么,A项是仄平平,B项是仄平仄,C项是仄平仄,D项是仄平仄,即排除A项;解答本题首先需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诗意理解准确的话,可以直选答案。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连贯,能力层级为E。通过诗句留白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同时还考查了一定的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题目新颖,但难度不大。 6、(13年湖南)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C 】 闲情,是 ,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 ,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②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 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回到连贯题的考查,“瞻前顾后看语境”,“闲情”是看与听,“只见”对应“不见”,选定 B 与 C,“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紧接“月儿挂上柳梢”,写出时间变化,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最后锁定C. 二、考纲解读(35页) 语言表达考查规律:湖南卷近六年来以考查“连贯”为主,兼顾“生动”“得体”“准确”“鲜明”。2007—2010考查的是“连贯”,特别考了对联和古诗中的前后衔接;20XX年考查了“得体”,主要涉及谦词、敬辞的运用问题,20XX年既考查了古诗的“连贯”,也考查了语言的“得体”,还考到了“高抬贵手”,这个成语的运用。 方法点拨:新课标高考着重加强对语言文字规范掌握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所以连贯题可谓热中之热,而且常考常新。解答连贯题概括来说,1、要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2、要弄清材料的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以及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3、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主要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 得体的考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生活化与时代化的色彩,这就要求考生:1、多注意生活中的对话,多看一些报刊杂志、广告新闻,体会它们用语得体的妙处;2、对有些谦敬词要强记,再与同学多练习几次,就可能掌握语言表达时如何运用敬词谦词,做到得体;⑶对一些外交声明、外交辞令可多加揣摩,仔细体味说这句话时的场合、背景、双方的身份等。 《考试大纲》的要求是: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D级,即表达运用。 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三、命题探究 1、题型稳定:选择题 2、主要题型:语序衔接 语句复位 四、 语言表达的连贯是近几年必考的题目,“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句序、和语言运用三个方面,还要注意语境和句式的协调一致。近几年考查虽有主观题,但客观题为主。主要的题型大致有以下三种: 1、 排列题,给出若干句子,按语意连贯的要求排列成一段话。 例1:(20XX年辽宁卷)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写序号即可)(3分) ① 科学家为了迎接“挑战”,根据超导材料的“完全抗磁性”原理,让轮子和钢轨“分离”,发明了高速磁悬浮列车 ② 磁悬浮列车在正式运行之前,还需要有一个依靠轮子行驶一段距离、时速达到100千米以产生足够大的磁场的启动阶段 ③ 磁悬浮列车由于不存在轨道对车轮的摩擦阻力,因而可突破传统列车时速300千米的极限。所以,这种新型列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④ 传统列车提速有一个极限——时速300千米,超过它,就会造成车轮和钢轨的剧烈摩擦,从而引发严重事故 ⑤ 它利用磁极相同产生的排斥力大于地球引力使车辆向上悬浮,并利用磁极相异产生的吸引力驱动车辆高速前进 答案 :④①⑤②③ 2、嵌入题,已经给出上下文,确定了语境,要求在其中嵌入一句话或一段话并使之上下衔接,语意贯通。 例2:(20XX年全国卷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 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 ②回到有人的地方, ③时而到岸旁嬉戏, 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 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 ⑥藏到灯芯草丛中, A.③①⑥⑤②④ B.①④⑤⑥③② C.①②③⑥⑤④ D.③②①④⑤⑥ 答案:A 3、承接题,只给定上句或上文,要求选择与之相连贯的下句或下文。 例:(1)王维新是中国水彩画坛的大师。在他的画中, ,无论是江南烟柳、塞外天气,还是威尼斯、孟加拉风情,都呈现出一种东方情调。 (2)巴金以自己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大家的崇敬。在文坛, 。这盏灯象征着良知和责任,象征着真诚和勇气。 ①中国画的线条和水墨气韵与西画的色彩变化和造型互相渗透 ②西画的色彩变化和造型与中国画的线条和水墨气韵互相渗透 ③作家们把他当作心中的一盏灯④他已成为作家们心中的一盏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方法指引一: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解题时一定要考虑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要一致。一段话,总要围绕一个中心,一个话题。同一话题,往往表现为主语的一致性,叙述角度的一致性及上下文的对应。针对以上三种题型应该训练以下几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五、做书本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