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2020-2021学年 春季 部编版(统编)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一学期七年级集体备课教案
学科: 道德与法治 教研组长审批: 周次:7
课 题:和朋友在一起 课 型:新课 1 课时 累计课时数:14
主备人: 使用人: 授课时间:
1、 知识目标:了解交友的好处,认识友谊的力量。
2、能力目标:认识到交友的好处,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他人、珍视友谊的情感,在交友过程中不断

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重点:友谊的力量

教学难点 难点: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教学方法 讨论法、指导自学法、体验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集体备课教案 个性修改
一、复习提问:做更好的自己,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情景导入
师: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人都曾给予我们关爱之情。
不仅有父母、老师的关爱,更有同学朋友的关爱。哪位同学能讲一下朋友
对自己关爱的事例。
学生讲朋友关爱自己的事例。
师:是呀,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步入初中,我们会想念小
学的朋友,也会迎来新的友谊,今天,我们探讨有关朋友的话题——和朋
友在一起。
三、新课
(一)小组协作,自主学习
1.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2.对友谊的渴望,让我们相互靠近。
3.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
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4.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
友。
5.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二)合作探究,反思交流
知识模块一:我的朋友圈。探究与分享:教材P38-39。
(1)把你的选择涂在P38上面的星号☆里(可以多选)。
(2)在成长的岁月里,哪些朋友曾与我们相伴?请把他们的名字写在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P39图的相应位置。
(3)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
答案提示:前2问据实回答,填写即可。(3)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
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
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
系更加密切。
 知识模块二 友谊的力量。
探究与分享一:教材P41。
 请完成自己的“朋友影响力”图。并谈谈你有什么发现?
 答案提示: 发现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
甚至性格等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探究与分享二:教材P42探究与分享
 这些是真正的友谊吗?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答案提示:场景一、四是真正的友谊,场景二、三不是真正的友谊;学
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三)、拓展训练,学思并进 (多媒体)
学校心理辅导站来了下面三位同学,他们的共同苦恼都是没有朋友,不
受同学的欢迎。
张超:十分健谈,他一进入交往圈,就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而对
方说话时他要么时常插嘴,要么干脆不听。
刘力:从来不说别人的好话,只夸自己的优点,而且一说就没完没了,
直到大家各自散去,才无趣地走开。
 小明:思维敏捷,喜欢抢答问题,往往是别人还没有答完问题,他就急
于发表看法,而且言辞激烈,这使班上许多同学都很反感他。
 (1)请你分析这三位同学不受欢迎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请分别给他们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帮助他们找到朋友。
 (3)日常交往中,我们应该如何营造和谐的同伴关系?
 答案提示:
(1)①在交往过程中,不懂得尊重他人;②贬低别人,抬高自己;③缺
乏基本的社交礼仪;等等。
 (2)张超应学会倾听,少说,即使要说也要等别人说完;刘力要学会赞美
别人,这是一种最容易引起对方好感的人际交往形式;小明不应急于发表
看法,要等适当的机会,语气要随和;等等。
 (3)①尊重朋友,平等相待;②坦诚、积极交流;③关爱朋友,尽自己所
能帮助朋友;④真诚的赞扬朋友,给予对方激励;⑤对朋友的不同意见持
宽容态度,相互取长补短;等等。
四、小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 (多媒体)
1.培根有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名言:“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
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
愁。”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C)
 A.友情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
 B.友情能够使人分享更多的欢乐和幸福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C.拥有了友情我们就将拥有一切
 D.友情有助于我们排解烦恼和忧愁
2.在一次“你有知心朋友吗?”的调查中,72%的同学非常肯定地回答自
己有知心朋友。这表明(D)
 A.中学生缺乏友情
 B.中学生交友不讲原则
 C.中学生出现滥交朋友现象
 D.友情是我们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