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附答案(1)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附答案(1)


16.如图,将周长为 8 的△ABC 沿 BC 方向向右平移 1 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 ABFD 的
周长为

17.已知在一个样本中, 50 个数据分别在 5 个组内,第一、二、三、五组数据的个数分别 为 2,8,15,5 ,则第四组的频数为__________.
18.结合下面图形列出关于未知数 x,y 的方程组为_____.
本题考查了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与坐标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得出|2-a|=|2a+5|,注意 不要漏解.
15.18;4n+2【解析】【分析】根据所给的图案发现:第一个图案中有 6 块白
设该函数的解析式为 h=kn+b,
将 n=2,h=2.6 以及 n=4,h=3.2 代入后可得
2k 4k
b b
2.6 3.2

解得
k 0.3
b
2

∴h=0.3n+2,
验证:将 n=6,h=3.8 代入所求的函数式中,符合解析式;将 n=8,h=4.4 代入所求的函
数式中,符合解析式;
因此 h(m)与 n(年)之间的关系式为 h=0.3n+2. 故答案为:h=0.3n+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关系式的方法.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等式叫做函数
解析式,也称为函数关系式.
14.a=-1 或 a=-7【解析】【分析】由点 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出|2-
a|=|2a+5|求出 a 的值即可【详解】解:∵点 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2-
a|=|2a+5|∴2-a=2a+52-a=-(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用到的知识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m 的 取值范围是本题的关键.
9.A
解析:A 【解析】
分析:由 S△ABC=9、S△A′EF=4 且 AD 为 BC 边的中线知 S△A′DE= 1 S△A′EF=2, 2
1
S△ABD=
2
S△ABC=
9 2
解析:B 【解析】
【分析】
本题只需根据在反证法的步骤中,第一步是假设结论不成立,可据此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
根据反证法的步骤,则可假设为三角形中有两个或三个角是直角.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证法,解此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反证法的步骤是:1.
假设结论不成立;2.从假设出发推出矛盾;3.假设不成立,则结论成立.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三角板的特点,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D=45°,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由题意可得:∠EDF=45°,∠ABC=30°, ∵AB∥CF, ∴∠ABD=∠EDF=45°, ∴∠DBC=45°﹣30°=15°.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这一点是解题的关键.
∴这两个连续整数是 3 和 4, 故选 C.
二、填空题
13.h=03n+2【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 析式可先设出通式然后将已知的条件代入式子中求出未知数的值进而求出函数 的解析式【详解】设该函数的解析式为h=kn+b将n=2h=2
解析:h=0.3n+2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可先设出通式,然后将已知的条件代 入式子中求出未知数的值,进而求出函数的解析式. 【详解】
2
2
∴∠BFD=360°﹣∠FBE﹣∠FDE﹣∠BED=360°﹣135°﹣90°=135°.
故选 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 旁内角互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平行线.
12.C
解析:C 【解析】
试题解析:∵4< 19 <5, ∴3< 19 -1<4,
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为 4.若 AA'=1,则 A'D 等于( )
A.2
B.3
C. 2 3
D. 3 2
10.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三角形中,至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时,应先假设( )
A.至少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B.至少有两个内角是直角
C.至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D.至多有两个内角是直角
11.如图,AB∥CD,DE⊥BE,BF、DF 分别为∠ABE、∠CDE 的角平分线,则∠BFD=
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x 1
2ax by 3 2a b 3

y
1
代入方程组
ax
by
1
得:
a
b
1

解得:
a b
4 3
1 3

所以 a−2b= 4 −2×( 1 )=2.
3
3
故选 B.
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平方根的概念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4)2=16,∴16 的平方根是±4. 故选 A. 【点睛】
解析:a=-1 或 a=-7. 【解析】
【分析】
由点 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出|2-a|=|2a+5|,求出 a 的值即可. 【详解】
解:∵点 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 ∴|2-a|=|2a+5|, ∴2-a=2a+5,2-a=-(2a+5) ∴a=-1 或 a=-7. 故答案是:a=-1 或 a=-7. 【点睛】
如何选择运送、付费方式,使其所花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元?
24.计算: 12009 ( 1)1 3tan30 1 . 3
5(x 1) 2x 1
25.解不等式组:
1 3
x
1
1 2
(x
3)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角的平分线的定义求得∠BON,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得∠MOC,然后根据 ∠AOM=90°﹣∠COM 即可求解. 【详解】 ∵OE 平分∠BON, ∴∠BON=2∠EON=40°, ∴∠COM=∠BON=40°, ∵AO⊥BC, ∴∠AOC=90°, ∴∠AOM=90°﹣∠COM=90°﹣40°=50°.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对顶角的性质,正确求得∠MOC 的度数是关 键.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相反数的性质可得结果. 【详解】 因为-2+2=0,所以﹣2 的相反数是 2,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求相反数,熟记相反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5.D
解析:D 【解析】
∵方程 2x+a﹣9=0 的解是 x=2,∴2×2+a﹣9=0, 解得 a=5.故选 D.
示:
体积(立方米/件)
质量(吨/件)
A 型商品
0.8
0.5
B 型商品
2
1
(1)已知一批商品有 A 、 B 两种型号,体积一共是 20 立方米,质量一共是 10.5 吨,求 A 、 B 两种型号商品各有几件?
(2)物资公司现有可供使用的货车每辆额定载重 3.5 吨,容积为 6 立方米,其收费方式 有以下两种: ①按车收费:每辆车运输货物到目的地收费 600 元; ②按吨收费:每吨货物运输到目的地收费 200 元. 现要将(1)中商品一次或分批运输到目的地,如果两种收费方式可混合使用,商贸公司应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由解集中有 3 个整数解,确定出 m 的范围即可. 【详解】 不等式组解集为 1<x<m, 由不等式组有 3 个整数解,且为 2,3,4,得到 4<m≤5, 故选 C.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
A.110°
B.120°
C.125°
D.135°
12.已知 a,b 为两个连续整数,且 a< 19 1 <b,则这两个整数是(

A.1 和 2
B.2 和 3
C.3 和 4
D.4 和 5
二、填空题
13.一棵树高 h(m)与生长时间 n(年)之间有一定关系,请你根据下表中数据,写出 h (m)与 n(年)之间的关系式:_____.
∴A′E∥AB,
∴△DA′E∽△DAB,
则( AD )2 AD
S S
A DE ABD

,即
AD AD
)2 1
2 9 2

解得 A′D=2 或 A′D=- 2 (舍), 5
故选 A. 点睛:本题主要平移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变换的性质与三角形中线的性
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
10.B
,根据△DA′E∽△DAB
知(
AD AD
)2
S S
A DE ABD
,据此求解可得.
详解:如图,
∵S△ABC=9、S△A′EF=4,且 AD 为 BC 边的中线,
∴S△A′DE= 1 S△A′EF=2,S△ABD= 1 S△ABC= 9 ,
2
2
2
∵将△ABC 沿 BC 边上的中线 AD 平移得到△A'B'C',
,则
a﹣2b
的值是
()
A.﹣2
B.2
7.16 的平方根为( )
C.3
D.﹣3
A.±4
B.±2
C.+4
D.2
8.已知
4<m<5,则关于
x
的不等式组
x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