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连墙钢筋笼吊装技术交底(终稿)

地连墙钢筋笼吊装技术交底(终稿)

页号:1
技术交底记录通--6
交底内容
一、地墙施工主要内容
本工程基坑主体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共199幅,墙厚800mm,主体基坑中间共设有三道临时封堵墙,将车站基坑分为A、B、C、D区四部分,首先进行D区地连墙施工,然后依次进行A、B、C区主体基坑地连墙施工。

本标段沪南公路站南端头井12幅地墙、标准段86幅地墙及9幅临时封堵墙接头形式采用圆弧型锁口管柔性接头,北端头井12幅与标准段80幅地墙接头形式采用十字钢板接头。

地下连续墙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水下C35,抗渗等级为P8。

沪南公路站地下连续墙数量汇总表
页号:4技术交底记录通--6
用一级钢筋。

交底内容
2.4.1 “L”型钢筋笼吊点布置
按照设计图纸,有“一”“T”“L”和“Z”型。

其中“T”和“一”字型采用相同的起吊方法。

针对“Z”字槽段的施工方法,与设计协商槽段一次成槽,钢筋笼分两“L”段施工,接头形式采用插嵌法,保证接头刚度(该施工方案在地铁相关工程有先例,故设计交底时施工方已向设计单位提出,设计单位已同意)。

由于“L”钢筋笼在起吊的过程中横向会产生一定量的翻转,到钢筋笼重心的力距L1、L2和钢丝绳的受力F1、F2都在动态变化。

因此,在设置钢筋笼横向吊点时要根据钢筋笼受力平衡(即:F1=F2)时的状态及与起吊索具的夹角来确定。

“L”钢筋笼横向设置2个吊点,纵向设5个吊点共计10个,纵向吊点与“一”幅相同,分别布置在笼顶下自笼顶往下1m处、10m处、17m处、25m处、33m处位置,横向吊点则在“L”幅每个边分别设置1个吊点,长边设在1/3位置,短边设置在1/2位置,见下图:
“L”钢筋笼横向吊点设置图
2.4.2 “L”型钢筋笼加固
“L”钢筋笼受起吊因不能采用横担,在起吊及翻转过程中两个边会因受力向重心方向变形。

因此,除设置纵、横向起吊桁架外,起吊前另需根据钢筋笼长、短边的比例设置Φ32@2000作斜撑,以加强钢筋笼整体抗变形的能力,斜撑在下放入槽时割除。

内侧斜拉杆和外侧斜拉杆进行加强,以防钢筋笼在空中翻转角度时发生变形,见下图:
交底内容
“L”钢筋笼起吊加强示意图
三、钢筋笼吊装方法
3.1起吊方法
(1)、钢筋笼起吊用1台180T和1台100T履带式起重机和采用双机抬吊法起吊。

吊装钢筋笼两台吊车互相配合吊装钢筋笼入槽。

用两台履带吊双机抬吊,将钢筋笼水平吊起,然后升180T主吊钩、放100T 副吊钩,最终由180T主吊吊车将钢筋笼凌空吊直。

钢筋笼起吊入槽时必须缓慢放下,切忌急速抛放,以防钢筋笼变形或造成槽段坍方。

(2)、“L”型、“Z”型和“T”转角幅钢筋笼起吊
为了确保吊装安全,对于拐角幅钢筋笼除设置纵、横向起吊桁架和吊点之外,另要增设“人字”桁架和斜拉杆进行加强,以防钢筋笼在空中翻转角度时变形。

(3)、180吨履带吊在吊运钢筋笼过程中必须使钢筋笼呈竖直悬吊状态。

年 月 日
工程名称
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土建工程7标 (沪南公路站、周浦站~沪南公路站盾构区间)
工程部位名称
基坑围护
工程工序名称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
交底内容
(8)、危险物品未采取安全措施的不吊; (9)、重物上有人或浮动物品的不吊;
(10)、指挥信号不清或物体状态重量不明的不吊。

六、吊装作业应急预案
根据基础工程事故发生的特点,以及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置,特制定本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预防为主、高效有序、整合资源的原则,预先建立和准备基础工程事故需要的抢险队伍、设备、物质、技术专家决策咨询系统等应急处置资源,建立统一指挥、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常备不懈、运转协调的应急处置保障体系。

6.1应急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应急响应指挥部,负责应急抢救指挥。

由项目负责人任项目指挥部总指挥。

图11.1-1 应急组织机构图
外协组
现场 组
医疗 组
警戒组
调 查 组
善后组
物资组
专家 组
后勤组
总指挥:单锦良
副总指挥:杨兴海
指挥:岳
后勤保障:高阿平
技术保障:李欢
现场指挥:翟家骏 外部救援单位。

相关主题